当代艺术与公众的拉锯战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450   最后更新:2014/12/20 17:36:56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4-12-20 17:36:56

来源:iArt 文:张慧


廖国核作品

何翔宇展览现场

张玥作品


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走进画廊,公众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距离看似越来越近,实际上却是越来越远。与美术馆和博物馆相比,画廊空间的出场从一开始便带有不可避免的商业性色彩,作为展示和交易的场所,画廊很少会与“学术”、“专业”这些词沾上边,这些往往是“无私”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才有的专属词汇。但事实是,随着当代艺术的不断自我完善和画廊空间与艺术家之间合作方式的日益规范化,对美术馆和画廊的这种约定俗成的认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种认识也逐渐成为一种偏见。不管是对美术馆还是画廊进行重新认识,空间展示的成果——展览成为各类看法最重要的承载。


张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年轻艺术家,近期由崔灿灿策划的张玥个展“不明真相”也成为圈内人最近议论最多的展览。之所以备受争议,一来是张玥的艺术家身份是否成立的问题,二则是这样的展示作为艺术展览是否成立的问题,而这两点争议的实质都是在疑问:这也能算艺术吗?这样的疑问并非杜撰,而是在展览现场时常能听到的声音,当然,这样的疑问声并不仅存在于这个展览之中。张玥并没有受过正规的艺术学院的训练,并且高中临毕业时开始在牢狱中度过了四年本该是美好的大学生活的时光。这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便是对于这段牢狱生活的一种记录和反映,或者说,是一种个人体验。艺术家在牢狱中手写的检讨书、使用过的手套等物件、在劳动闲暇之时所作的画,这些都成为那四年生活的承载,通过这些我们能够想象一个人被禁闭的生活是怎样的,但这种想象远不是艺术家所呈现的那种体验。有时候,体验只属于个人。在画廊空间外的四个大盒子成为体验“他人体验”的最好场所,观众可以坐进狭小的黑暗空间中体验被禁闭的感觉,但强烈的猎奇心理和盒子外嘈杂的声音都使得这样严肃的安排只能成为一个好玩儿的景观。可见,体验终究属于一个人,感同身受之难成为横跨在艺术与公众之间的一道屏障。


同样与“体验”相关的是何翔宇在空白空间的展览“虚线”。刚进入展厅就被白墙上几抹黄色的方块吸引,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走近之后才能辨识出黄色颜料在画布上的纹理变化和若隐若现的文字。与他之前的大型团队合作,机械化创作方式不同,这次展览的作品规格都很小,更像是何翔宇脱离了工厂式创作的一种个人体验的直接反映,这种体验在其重复创作的小幅绘画中得以彰显。画面中LemonFlavored以虚线的形式书写于作品纸上,重复书写和重复创作的各式柠檬黄带有了能够刺激舌头味蕾分泌口水的味觉体验,而这种味觉的呈现却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艺术家以巧妙而诚实的方式完成了味觉-感觉-视觉之间的转化。这样对于味觉体验的忠实记录将艺术家身体内的特殊异动拉近并放大给我们看,是对艺术家身体中不可见的、不可触碰的那部分感觉的聚焦和特写。但这样的形式在观众那里却是适得其反,这样的呈现形式反而使得观众对于自己所熟悉并了然于心的感觉产生了不可名状的陌生感。柠檬的味觉体验是每个人都熟悉的,但视觉化的味觉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艺术家将味觉以视觉的形式表现于画面上时,这种忠实记录自己味觉体验的期许与愿望却与公众的实际体验产生了疏离,每个人都对柠檬的味道有一种记忆,却绝不可能是在展厅中“看见”的味道。


同样的疏离感在廖国核的作品中也非常明显,仅仅从近期廖国核在南京四方美术馆的展览标题“中国好艺术家让你爽”中就可感受到强烈的无厘头,甚至荒诞感。这是廖国核的一贯风格,以无厘头甚至恶俗的语言使你对当代艺术“高大上”的形象产生怀疑,又或者,本着对当代艺术“高大上”属性的坚定,进而对廖国核的艺术家身份和那些儿童涂鸦般的绘画的价值产生怀疑。总之,面对在大多数人看来“三岁小孩子也能画得出”的作品时,公众脑中对艺术的既定认知常常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涂鸦、随意、荒诞,这是大多数人对廖国核作品的认知,但与艺术家深入接触之后就会发现,廖国核常常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和非常严格的绘画规范去实践一个看起来非常荒诞的故事和一个非常随意的造型,每一笔看似随意的线条却又是深思熟虑的,廖国核就是这样以“严肃的随意”去对抗艺术中墨守成规的教条,对抗急速膨胀和严重失真的商业化社会。但艺术终究首先是视觉的,仅仅从视觉形式语言,公众很难认识到艺术家的观念这一层面。假如公众还是抱以在美术馆或博物馆中接受经典艺术的熏陶和洗礼的心态来观看当代艺术,那么,挫败感甚至愤怒感是难免的,那种被欺骗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由当代艺术形式与观念的分离造成的。


这样,当代艺术与公众之间形成了暧昧不清的拉锯战。一方面,当代艺术不断摆脱高雅冷宫的束缚,试图走向公众、接近公众,很多作品不再关注宏大的题材和深刻的命题,而是忠实并真诚地记录和书写个体的感受,这样试图“接地气”的尝试却往往与公众之间产生了始料未及的距离。另一方面,公众试图理解并进入某件作品,却常常被艺术品形式与观念相脱节的现象拒之门外。有时候,公众所熟悉的某种场景或情感,经过艺术家的特殊处理,变得模糊和陌生;有时候,某些在公众看似亲切的艺术素材,艺术家却“别有用心”地“顾此言彼”,表达的是另一个仿佛与形式不相干的观念。


因此,公众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距离看似越来越近,实则是越来越远;随着当代艺术对现成品和日常材料的挪用越来越多,当代艺术在使用着公众最熟悉的日常之物,却常常表达着与公众所熟悉的事物不相干的观念,运用着公众最熟悉的艺术形式,却往往传达出陌生的内容,对公众来说,这样的当代艺术形式是一种最熟悉的陌生。与此相反,在一些鲜有涉及当代艺术生产,只是老老实实地承担着美术馆和博物馆在收藏、维护、保存艺术品方面职能的机构中,其展示的所谓写实性绘画和雕塑、写生创作小品,这些在形式上看似描摹公众眼中世界,却在观念和艺术思考上并未与当下艺术生态真正发生关联的作品,仍在很大程度上俘获着公众的芳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