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的非盈利空间:像野草一样生长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125   最后更新:2014/11/05 16:43:54 by 天花板
[楼主] 天花板 2014-11-05 16:43:54

作者:曹丝玉  来源:Hi艺术


和一线城市相比,坐落在二线城市的非盈利空间通常面积不大,资金匮乏,对艺术项目的选择也在主流视野之外,但同时它们也更纯粹、更前卫、更理想主义。这些空间不像北京、上海的机构(尤其是营利性机构),时常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但它们在艺术家和媒体人的谈论中,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生长并充满力量。我说它们像野草,一样很健康,一样在生长,这评价的背后,绝不是身处一线城市的优越感和伪关怀,相反,我欣赏这样的纯粹和理想主义,也欣赏它们在资源条件并不充沛的这些城市,以星星之火的顽强照亮了许多人在艺术上奋斗不倦的路。


能够成立非盈利空间的二线城市,通常拥有比其他二线城市更好的资源和基础,比如美院的学生、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有意投向艺术产业的财富资本。它们产生的个体原因各有不同,但集体面临的状况都是城市的艺术生态中缺少非盈利机构的支撑。
非盈利空间缺钱,这是普遍现象。在非赢利空间的样本里,除了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每年有500万的运营成本外,其他的空间均以项目的低成本和高品质来维持口碑和长久的发展。2006年成立的重庆器·Haus空间负责人倪昆觉得九年对一个机构的存在来说太正常不过,当一个机构的国际化成为常态时,它才拥有真正的价值。这些二线城市的空间大多直接建立与国外机构的交流,比如艺术家的驻地项目和国际展览的引进等,这样的定位自然也更方便与国外的资金有所挂接。

缺钱,但是成本也低,扬子江论坛就是因为没有房租的支出才选择了现在的地方。它的运营和其他空间相比则更加贴近艺术的自然发展,“进门都是客,无人就关门”的心态,让扬子江论坛显得更加纯粹和干净。相比之下,黄边站更愿意担负起当代艺术的教育职能,它的负责人黄小鹏认为人们对当代艺术的公开讨论和表达是需要训练的,而活动的展开和交流会提高这样的技能。都是有态度的空间,而态度正是这些空间是否可以在中国当下的艺术生态中存活下来的最基本的条件。
成都A4当代艺术空间于2008年成立,当时成都的艺术生态并没有现在这么活跃,呈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展览和作品还是以架上绘画为主,在孙莉看来,A4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当地对青年艺术家在推动和介绍上的不足,视野从成都到全国再到国际,这无疑对成都本土艺术生态的健康发展有了更有效的推进。和其他非盈利空间不同,A4当代艺术空间与成都本土的艺术院校联系紧密,但这种紧密并不是在展览活动上的紧密,而扩大自身影响力上的紧密。

与之不同的是2011年创办于武汉的扬子江论坛,那里活跃在当代艺术圈的人少了许多。因为发起人都是艺术家,它的出发点和立场让这个空间显得更加前卫和具有实验性。从扬子江论坛的命名来看,它更重视其交流功能,而交流的范围和辐射面则更加小众,或许这是所有机构里面最有调性的了,无论你有名没名,来了扬子江就同一待遇,当然,也不是你想来就能来的,还得看几位负责人看不看得上你的作品和你的人。话说回来,也正是因为做着不赚钱的事情才能做的这么自我,才能更接近初心。

选择更加前卫的年轻艺术家,是这些空间共性。年轻的艺术家们还没有市场认可度的时候,它们的创作需要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站在更加宽泛的立场上来说,这些空间不仅为本地的艺术家提供了机会,甚至也为一线城市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大的展览空间,这是市场体系外的展览需求,也有利于整个艺术生态的良性发展。
这些非盈利机构让艺术的发生和交流变得更加纯粹,并具实验性。可惜的是,支持艺术发展的基金会依然缺乏,相关政策也相对落后,许多空间的资金还是来自国外,这是令人无奈的现状,但好处也在于一开始就脱离了国内落后的艺术观念的挟持。
这些非盈利空间的发起和运营,让原本单一的艺术生态更加多元和开放,尤其在二线城市,那里可以没有市场,但那里必须有从艺术出发的非盈利空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时间并不长,连市场也是短短十几年,这些非赢利空间的存在的确为艺术界的展览体系创造了更加丰富的条件。
像野草一样生长,健康也独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