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晴论九十年代前期的中国综合材料与装置艺术
发起人:叮叮  回复数:0   浏览数:2380   最后更新:2007/03/04 05:54:18 by 叮叮
[楼主] 叮叮 2007-03-04 05:54:18
给大家备点谈资



文献名称: 张晴论九十年代前期的中国综合材料与装置艺术
日期: 1993-12
经典作品赏析: 1993-12
辅助分类项: 1993
具体内容
引入文件
引入文件张晴论九十年代前期的中国综合材料与装置艺术
张晴论九十年代前期的中国综合材料与装置艺术
12月,《江苏画刊》发表张晴的文章题为:《论九十年代前期的中国综合材料与装置艺术》。文章说:8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艺术将综合材料、装置艺术作为架上和非架上绘画的一种探索性尝试。这种尝试一方面受欧美本世纪中叶以来对综合材料、装置艺术图式的影响和引导;另一方面,艺术家们在艺坛的躁动中急切地操起手边仅有的材料进行摸索和追求。
近几年,对材料和装置的探索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研究。
一、关于综合材料的探索
在近一个世纪的穿越历程中,通过对材料内涵、材料外延、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更新等探索中为形成构成主义、达达、新达达、集合艺术、废物艺术、波普艺术、极少主义等流派奠定了基础。如此可见,当材料介入绘画之日起,亦就日夜催促着艺术类型与流派从学院式的油、版、雕中分袂而出,并将艺术在光荣的20世纪中重新开拓、综合、解构,为艺术家在物质世界中以材料这一物质性之母题更亲切自如的表现心声。
现代雕塑史似乎是现代金属材料史中的艺术篇。人们越来越觉得材料本身具备一种时代特征。为此,金属材料与硬质材料已成为现当代探索性艺术家最为基本的、普遍的选择。当然,对于综合材料中对硬质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则尤为突出。曾经是北方艺术家群体成员之一的刘彦自1993以来,从以往的架上绘画转向高浮雕式的、以硬质材料为主的探索。其中《文本系列》以中、外经典书籍作为母题进行阐释,该系列分别以钢绳来捆扎腐烂的书,被题为《无人看过的文本》;以各种 手 表 镶 入书 页 中,被名为《反射与吸收》;以反复翻动书页之手,在翻动的过程中,手被纸浆凝成书的内容,让人们似乎在自己的双手中亦能阅读出经典学说,此作被题为《阅读时刻》。在刘彦的作品中充满着文化、历史、生命等命题得以一一揭示与表现,同时,对材料类型与意义类型、文化针对性和表现手法上亦取得了高度的统一。
韩中仁则是以铜、钢、铁、铝等金属材料进行实践的艺术家,他主要针对金属被浇制、琢磨、切割、焊接、制模后出现的效果,将各种金属集于一池进行氧化反应,并将氧化后的以及正在氧化的金属所呈示出的各种效果定格于一个平面上,这就催促人们对物质可变性以及金属的未知领域发生警示与惊叹,在惊叹中又感受到金属到了熔解点所产生出飘动如流的景观,这将瞬间的惊叹又随金属之流一起飘流,飘向四方。
金锋在1991年创作的《辛未十九日》、《形》、《狭意的捆扎》大都以木材、藤条等物积集于粗犷的、含石膏粉的底子上。作品大都用深沉而又凝重的色调。所以,给人以形而上的、悲壮的肃穆感。其实理性主义经常利用悲壮的、肃穆的场面、图像、语境让人们重温历史,以及张扬仅有的人格力量。他在1992年又推出了《马头骨》、《马头骨与模型》。
对硬质材料的实验和研究对于西方画坛而言是解决金属的可塑性、可锻性、可铸性等特点,从中发挥出当代工业冶炼技艺,并从这种冶炼技艺的变异中塑造出"材料与精神"的当代性。那么,该问题对于中国艺术家而言,在有限的金属材料中不存在抉择的自由度。不过,敏锐的中国艺术家不但拥有超前意义,更拥有超前的选择形式与语言的胆略。为此,对硬质材料的实验在中国画坛已经开始。
可能软质材料比硬质材料更具有可塑性和操作经验的缘故,软质材料的探索者在中国则更为普遍。陈心懋、张浩在传统书法、绘画美学的基础上,运用宣纸处理后的肌理、质感和稻草、绸、布等软质材料创作出《作品系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