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太平广记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0   浏览数:2223   最后更新:2014/08/19 09:48:16 by wangxiaoer97
[楼主] wangxiaoer97 2014-08-19 09:48:16

来源:艺术世界微信


吴山专,作品展览现场图,红砖美术馆|图片提供


太平广记

中国北京|红砖美术馆

2014 5 23 -8 24

大山桥以北

栾志超|文

沿着京密路,一路往北,大山桥、大望京、草场地、北皋、崔各庄、何各庄……这条路的两侧暗藏着城市化的所有浮华与肮脏,满腔都是些毒瘤,却又有着不可遏制的繁荣昌盛之势。一座城的希望和沉重在这里一览无余。有不见灯火的深宅大院、古堡庄园,也有污秽破败的简易棚屋;有风光无限美好的高尔夫球场,也有爬满苍蝇、臭不可闻、污水横流的垃圾山;有叼着烟无所事事的拆迁户,也有拎着在路边摊上买的食物的追梦人: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打扮停当去艺术区工作或参加开幕的小姑娘、背着包去五元桥边的大公司上班的白领,还有白天黑夜在工作室里创作的从各地到这个地方来的艺术家们……在那些尚未被拆迁,尚未被开发成别墅或赛特奥莱的地方,夹着长满野草的大片荒地、临街而建的小平房、和798、草场地截然不同的艺术区,还有艺术家们的工作室。黑车和摩的疾驰而过,黄土飞扬。紧邻人行道的是城里不多见的垃圾车、十多米长的大货车、长途大客车,以及骄阳下蹬自行车远行的人……这条路上的每一个路口都挂满了路标,指示着东西两侧那些重要的地标。在近崔各庄的一个路口可以看到一号地艺术区和红砖美术馆的标识。和这条路上所有的想不到一样,拐进顺白路的路口一路向西,在雨后泥泞不堪、不修边幅的路边竟然有一座占地两万多平、一色红砖、颇有些讲究的中国庭院式私营美术馆。这样的奢侈和讲究些所谓的趣味与美学也只能在五环外的荒地里发生了。

汪建伟,作品展览现场图,红砖美术馆|图片提供


红砖美术馆的“太平广记”展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同期的“戴汉志:5000 个名字”一样,都是那种开幕前就久负盛名,人们翘首以盼的展览。不同的是,开幕之后,“太平广记”并不似“戴汉志:5000 个名字”一样,因为展览激起了无数热议,而是因其建筑风格、800 多平有水有树的后院成了众人热捧的消暑度日好去处。在北京这个从年头到年尾都是水泥色的地方,对于看惯了通透大厂房的艺术圈来说,这也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红砖美术馆的定位是学术、深入、研究等等,开馆展“太平广记”的介绍也的确显得不那么简单:引古据今、有史有实;谈框架、谈方法、谈问题;有艺术创作、有写作实验,还有学术探讨——历史、当下、未完成始终在创作的状态、两岸三地、大咖新锐、叙事等等,成功地让这个展览具备了在当前的语境和环境中一个“大展”、“好展”所必须的元素。“学术主持”如今成了大大小小的展览所必不可少的名头。这具体是自何时开始的事儿,不得而知;在这个展览中,“学术主持”俨然要比“策展人”更加重要些。不管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还是在后续的报道中,“学术主持”和几位大咖艺术家比“策展人”更多地被不断提及,给足了这个展览学术的分量,佐证着展览的美术馆级别。

“太平广记”一题本身就已具备了很多文化上的内涵,给展览平添了一层面纱和难以琢磨。展览取“广记”之义,邀请艺术家和展览一起把在野知识纳入展览空间,激活艺术叙事的功能,以及艺术家作为“观象者、占卜者、记述者”的身份。展览除了呈现十位艺术家专为此展主题创作的作品之外,还邀请几位写作者就地进行写作实验,并在展览期间组织相关的学术讨论和研究,最终集结成册,在当代延续《太平广记》。


杨福东,作品展览现场图,红砖美术馆|图片提供


尽管取用在野的知识和素材,在一个在野的空间,但参展的艺术家却并不那么在野。无需走近,就可辨认出两侧通道的墙上展示的是杨福东的影像作品。由于技术的故障,一日去看时有很多屏都没有图像。看似学生的观众举着手机,打开相机功能倚着墙等待着技术人员修好投影仪的一瞬,好把作品的全景捕捉下来。长长走廊里的他们,还有他们脸上那些持续的等待比墙上的蓝色信号或少女面庞更加生动;甚至于到后来,他们的观看比展览更让人觉得美好。展览有趣的地方也正在于观看,这个过程就好像在秘道里寻宝一样,空间和作品总是在别处。我和友人不断地迷路、反复,也不断地在这座很多修饰的美术馆中发现些素朴的小空间和天然的光线。

地下一层展出的全是年轻艺术家郭熙的作品。去往地下的通道散发着南方才会有的霉味,通道里的地毯上散落着白色的米粒。初以为是美术馆用来防潮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白双全的作品《[]》留下的痕迹。这件作品和鬼、招魂、空间有关。同很多观众一样,我和友人什么都没有看到。

邱志杰、黄永砯,作品展览现场图,红砖美术馆|图片提供


吴山专的展厅里正在举办一场讲座,刚进美术馆时就有工作人员提醒我们,并推荐我们去听。和大多数艺术机构冷艳的服务比起来,这里的服务人员尽管西装革履,但还是更接地气,甚至带着些乡里乡亲、村民的热情。这场讲座也证实了,只要是在北京,哪里的讲座都从来不乏听众。两个系列的二十多幅绘画占据了几面墙,展厅空荡荡的,显得展厅中间的讲者和观众更像是作品。汪建伟的展厅和这个展厅一样大得让人直生感慨。邱志杰和黄永砯的展厅则从天花板到地板堆放得满满当当,涉及我们想到装置的第一秒可以想像得的大多数材料,霓虹灯闪烁着,整个展厅活像一个巫术场、迷魂阵。陈界仁以相同的方式展出了他同期参加“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的作品,多出的一件幻灯片装置作品倒更觉有趣和不加矫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