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背后的实景 ——关于《嬉戏的图像——2006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的访谈
发起人:牧羊人  回复数:0   浏览数:2794   最后更新:2007/03/01 04:48:49 by
[楼主] 牧羊人 2007-03-01 04:48:49
幻象背后的实景 ——关于《嬉戏的图像——2006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的访谈
发布时间: 2007-2-27 15:50   作者: 刘媛   来源: 当代艺术
字体: | 上一篇 下一篇 | 打印
  采访者:刘媛  被访者:鲁虹
  刘媛(以下简称“刘”):深圳美术馆一直立足于“关注中国当代油画”的学术目标,并曾在2002年,2003年分别举办了“观念的图像”展与“图像的图像”展,这是两个分别以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生艺术为主的展览。而在2004年,2005年,贵馆又以区域性特点来划分中国当代艺术,接连举办了“居住在成都”和“缘分的天空”两个当代艺术展。可以看到,在前几次展览取得成功和好评后,到今年“嬉戏的图像”展览又发生了新的转向,那么,这个展览的策展思路是什么?
  鲁虹(深圳美术馆收藏研究部主任,此次展览策划人之一,以下简称鲁):举办“观念的图像”展时,还带有回顾的性质,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线索的梳理,来收藏一些优秀的中国当代油画作品。而做“图像的图像”展时,则是想针对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创作现象提出一个图像转向的问题并带收藏。看来,我们的目的基本达到了。此后,为了形成我馆的一个收藏系统,即较全面地收藏中国当代油画,我们做出了必要的调整,即按中国当代艺术的几个重镇分片来做展览。首先是选择了成都,接着是云南。这其实是对以上做法的一个补充。应该说明一下,即使以后我们还会这样做,也不是唯一的方式。因为对于美术馆来说,重要的是要在发现当代艺术出现新的走向时及时有所反映。其实,在2003年在做“图像的图像”展览时,我们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即一批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年轻艺术家,在创的主题与创作方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看,他们是在用自己的个性化创作对新的社会进程发出积极的回声。因此,从今年开始,我们在做展览时,逐渐把重心转移到“面向青年、面向未来”的方针上来。“嬉戏的图像”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刘:那么请您大致介绍一下今年的“嬉戏的图像”展览的情况,我们也发现今年的展览在参展作品的媒介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有抽象绘画雕塑作品的加入,您对此有什么学术上的考虑?
  鲁:此次举办的“嬉戏的图像——2006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是由我与俞可先生共同策划的,总共挑选了15位于80年代前后出生的年青艺术家参展,其目的是为了引起学术界、收藏界对新生艺术现象的关注。展览以油画为主,不仅分为抽象与具像两部分,还特意挑选了两位从事雕塑创作的年青艺术家参展,另一位艺术家杨墨音的画尽管使用的是绢质的布面与丙烯颜料,但明显借鉴了水墨的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绘画潮流的多面性。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即无论是以何种媒介从事何种形态创作的艺术家,都清楚地显示出了这批青年艺术家与上一代艺术家的区别。以陆琤与李华的作品为例,由于她们很好地融入了全新的视觉元素,故作品与上一代抽象艺术家明显拉开了距离,很值得人们去认真研究。
  刘:展览为什么命名为 “嬉戏的图像”?
  鲁:认真审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兴起的新绘画潮流,我们似乎并不难发现,那些出生于八十年代前后的艺术家,虽然与七十年代前后出生的艺术家一样,也很强调表达一种微观性的社会关怀与个人体验,但与后者还是不一样的。具体地说吧,在画面图像的使用上,为追求“仿真”的效果,后者更多是从新影像艺术中吸收营养——这一点人们完全可以从尹朝阳、张小涛、何森、赵能智等人的作品中清楚地感受得到;而在前者那里,为造成“虚拟的实景”,则更多是从动漫卡通艺术,此外还有网络艺术、广告艺术与电脑游戏中吸收营养——这一点人们又可以从熊莉钧、熊宇、韦嘉、李昕等人的作品中清楚地感受得到。而且,前者的创作明显带有挥之不去的“游戏”成分,这也是我们采用“嬉戏的图像”作为本次展览名称的学术理由。
  刘:正如您刚才提到的,这次参展艺术家主要是由八十年代前后出生的年青艺术家构成,另外我注意到,您在对话中很强调“游戏”这个概念,那么,“游戏”性特征是否构成了此次策展时想要突出的核心思路?
  鲁:我们认为,对青年一代艺术家来说,所谓“游戏”的方式既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新颖的艺术态度。正是借助于它,青年艺术家们才有效解构了一些传统价值观,进而表达了他们的全新价值观。这是与传统模式完全不同的新模式,我们应根据特定的历史上下文来加以评判。我知道有人对于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是持否定态度的。仔细分析一下,这里面好像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它过于偏离传统经典艺术的图像系统与技法系统;另一方面又是指它对现实缺乏严肃认真的批判精神。对此,我有着全然不同的看法。首先,八十年代前后出生的一代人是在严格意义上的“动漫卡通文化”中成长的,在他们身上流淌着“动漫卡通文化”的血液。正如批评家陆蓉之所说:“如今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漫画、卡通、动画的形式也更复杂,流通的管道也更加多元化,各种简化的视觉造型,成为大量的传输符号,形成各种文化背景和区域性认同的个别系统,在传媒一波接一波的烘炒下,已经深化为世界各地青少年彼此之间的沟通符码,而不仅仅是一个时代或一个族群所垄断的集体认同而已,却更像是个人追求表现,传达意念或发挥想象力的仿真和再创造的沟通途径。”毫无疑问,这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方式,也使他们十分轻松地超越了传统艺术的约束,扩大了架上艺术的表现范围。人们假如为此而上纲上线是很荒唐的。既然历史上的许多优秀艺术家都可以从他们的生活背景中提取新的图像与符号,并探寻相应的全新技法,那么,新一代艺术家又为什么不能呢?

  刘:按我的理解,虽然展览核心是一个“嬉戏”的概念,但这种游戏的态度显然反映了处在边缘状态的青年亚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对此您是怎样看的?
  鲁:不错,其中有相当一些价值观从属于处在边缘状态的青年亚文化,但积极因素还是不少的。对比精英类的艺术,新一代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将对生活的批判与反思转换到了对生活具体感受的表达上,而且,是以一种虚构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幻象,人们要说是虚幻的虚幻也未尝不可。同时,我还认为,他们的艺术虽然具有明显的超现实的意味,即表现的是一种虚拟性的存在,但它就像历史上的其它艺术一样,仍然是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一面镜子,人们完全可以从中体会到新一代人的所思、所想。
  刘:正如您刚才提到的在九十年代末兴起的新绘画潮流里,“青春”是一个最“热销”的话题。现在的关于这个主题的当代艺术展览也层出不穷,那么在这个艺术潮流中,是否存在着一个建设的盲目性与重复性问题呢?
鲁:这个问题比较尖锐。我认为,一个好的艺术展览,如果没有提出学术上的前沿问题,没有新的趋向的话,展览再大也没什么意思。许多所谓的大展览常常会被很多外在的因素所影响,这很遗憾。从我与俞可来讲,我们不仅关注那些小的、原生态的东西,也喜欢那种能反映新趋势的,提出新问题的展览。我们这次策划"嬉戏的图像--2006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就是想对新一代艺术家的油画创作进行一次梳理,从而使它能与“观念的图像”展、“图像的图像”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希望这能有益于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与研究。
  刘:最后想请您就此次展览的15 位艺术家个人的具体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的新特点,谈一谈本次展览的出新点。
  鲁:好的,对比精英类的艺术,这批年青艺术家最大的特点是将对生活的批判与反思转换到了对生活具体感受的表达上,而且,是以一种虚构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幻象,人们要说是虚幻的虚幻也未尝不可。这在韦嘉、李昕、徐跋骋、杨纳、罗丹、杨墨音、刘佳、罗振鸿等人的作品中都可看到。惠欣、彭博、王玺等人的作品虽然并没有直接表现人,但却具有相同的效果。在这里,日常性经验假卡通式的形象而存在,是对现实的再创造、再诠释。我认为,在新一代艺术家的作品里,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已被重新确立了。对此,我们必须给予必要的理解。
  一部艺术史反复说明了一个道理:新艺术的出现总意味着世界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应该从新的文化背景出发去考量它、理解它,而决不能简单地以传统的艺术与人文标准去苛求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