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与众筹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120   最后更新:2014/07/25 15:12:18 by clclcl
[楼主] clclcl 2014-07-25 15:12:18

来源:外滩画报 文:菲戈



众筹在艺术项目实施的前端就将其意图、设想、实现方式等等放到网上,让广大筹资对象审视,而不是像传统艺术那样,观众只能看到艺术家最终端出来的成品

标题里的两个词,乍看如此南辕北辙。土著一向是与某种原始性联系在一起的,更多让人联想到丛林里全裸或半裸的部落;而众筹,则是最新的互联网金融概念,我们刚刚得知它归证监会监管,但是会怎么管暂时没人知道,相信很多人还搞不清它和非法集资到底有什么区别。不过,在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很多事情恰恰是在你想也想不到、一时弄不清怎么回事的时候,不知从哪里钻出来,忽然就成了潮流、主流,就像嘀嘀打车。这两个词在传统的社会生活中固然八竿子打不着,在互联网上,如今却很有些一体化的趋势。
这里的土著当然不是指原始部落,实际上它的全称是“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一个由马克·普林斯基(Marc prensky)——美国 Games2train 公司的 CEO——于 2001 年率先提出的概念。它所指的人群,主要是出生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及其后的一代。区别于我们这些成年之后才接触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人,他们一睁开眼看到的就是互联网,一直生活在日渐深化、日渐覆盖一切的数字化浪潮中。与这些年轻的土著相比,我们是在成年之后,性格与价值观差不多都定型了,才有机会接触互联网,所以反而更像是“数字移民”。
数字土著对于最新的互联网事物的反应速度,当然要比大多数老迈的移民快得多,所以当人们还在为纯粹金融领域里的众筹争论不休的时候,土著们干脆利落地就把这个概念引进了看上去离它最遥远的一个领域——艺术。
其实稍微转换一下思路,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互联网金融无论是 P2P/P2C 网贷还是众筹,说到底就是在为一个个缺少流动、周转资金的人、项目和公司筹钱,只不过通过互联网的 O2O 效应,最大程度地发掘了传统金融所忽视(或者因为成本过高而不得不放弃)的那个分散但巨大的长尾人群,将“丝经济”的潜能都激发了出来。而我们都知道,这个时代的艺术越来越市场化,别的不说,你的好想法要实现出来,尤其是装置、影像一类的作品,最基本的就是需要钱。设想越宏伟,动用的资源越庞大,需要的钱就越多。从前这是成名艺术家的“专利”,他们可以轻易找到投资者甚至国际资本来做项目,比如蔡国强可以满世界烧钱放焰火,而数字土著艺术家通常才 20 出头,资源上根本没法比。或许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以“四大天王”为代表的整整一代艺术家——他们大多出生于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至今“长盛不衰”,一直在国际艺术界“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
不过,既然艺术的确越来越市场化、越来越离不开钱,既然在金融市场中创新正如火如荼,有什么理由不把最新的筹钱手段引进艺术领域呢?国际资本和大投资人“看不见”,同样在艰苦打拼的年轻人,就一人出一点份子钱,让自己喜欢的艺术家能够把作品做出来好了,这便是众筹了。
其实摄影家马良前两年做的“移动照相馆”项目,就是靠大家凑份子才实现的,只不过当时众筹听着还没那么耳熟。后来何成瑶、大相等艺术家都发起过众筹项目,市场和网民的回响都挺热烈。而这次,从 6 月中旬开始,由新艺经主办的“青年艺术家比特营”和“青年艺术家成长营”,索性把众筹变成了最大的卖点,群集了 60 多位 80 后、90 后艺术家,把他们的项目放到网上去众筹。合作方之一是艺术类网站“我要艺术网”,上面已经挂了 38 个项目,筹资标的均为 1 万元,目前还没有“成功案例”,很多项目已筹额度为 0,而有人投钱的项目,则完成了 2-80% 不等。合作方之二则是财经类网站“众筹网”,其艺术门类下共有 80 个项目,其中已成功 29 个,不过好像都和新艺经的活动无关;相关的筹资项目在 30 个左右,其中有两个已完成 1 万元的目标,有一个甚至达到了 140%,不过大多数项目都在 0 元至数百元之间。可以看出,这虽然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有一些项目获得了成功,但总的来说或许是宣传不够知道的人不多,或许是人们对于艺术众筹的认可度还有待培养,能够在两个月里顺利筹资成功的项目,估计能有 10% 就不错了。
不过艺术众筹除了钱的因素,也还有更“高大上”的一面。20 世纪以来,现代艺术一直试图摆脱其“高雅”的身份,从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到波普艺术、行为艺术,众多流派都在为艺术的“民主化”努力,力图让艺术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众筹在艺术项目实施的前端就将其意图、设想、实现方式等等放到网上,让广大筹资对象审视,而不是像传统艺术那样,观众只能看到艺术家最终端出来的成品;同时,除了作品的艺术性,艺术家在此过程中还要为筹资者充分考虑参与感与回报,要设置比较合理的回报档位以及回报物的可行性、额度、周期等。换句话说,他能够借助互联网而直接成为自己的经纪人、策展人,一定程度上避开资本的操控。由此,艺术家的自主性,以及大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感,至少从理论上来说都会大大提高。艺术评论家岳路平甚至认为,众筹模式堪称艺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是对艺术圈、资本圈和技术圈具有“范式转移”意义的挑战:
“对于艺术行业而言,这是一次无一环节不颠覆的范式革命,无论从创作、策展、学术,还是流通、收藏都是如此;对于资本圈而言,这是回答‘资本是否可以成就艺术想象力’的互联网小额金融模式的实验;对于技术圈而言,这是对技术是否可以真正实现艺术大众化的一次重要挑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