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这里,艺术家坦然做商人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0   浏览数:2280   最后更新:2014/07/18 16:20:33 by wangxiaoer97
[楼主] wangxiaoer97 2014-07-18 16:20:33

来源:新周刊  文:孙琳琳



艺术家来香港巴塞尔有三个目的:一是跟粉丝交流;二是看西方同行取得了哪些进展;还有一些更有心的,从中琢磨出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



   当代艺术在香港住了5天。

   2014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三,巴塞尔艺博会(Art Basel)展开了它在香港的第二场掘金之旅。续集不好拍,2013年的开门红没能在2014年更上一层楼。

   讲中文的新钱应该怎么赚?精通数门外语的瑞士人还在努力摸索中。在香港,他们引入了更多亚洲画廊和亚洲艺术家——245家参展画廊中超过一半在亚洲和亚太地区有展览空间和代理艺术家,专设亚洲视野(Insights)——展出亚洲和亚太地区画廊的小型主题展,占据靓位的欧洲大牌画廊也挂出最能吸引亚洲藏家的作品——十分出名+十分签名化。

   但酷爱抢购奢侈品的中国人对艺术品却相当“慢热”,瑞士巴塞尔开门就抢破头的场面在香港巴塞尔并没有出现。下午3点,博览会开幕已经有一会儿了,展场里还是冷冷清清,VIP入口处的验票人员比入场观众还多,场内的收藏家一直在闲逛闲聊。

   不过,艺术家却出乎意料地来了很多。


赚亚洲的新钱,巴塞尔还是生手。


   巴塞尔艺博会成为全球最好的艺博会,用了44年。香港艺博会自创始到2013年改换巴塞尔商标,运作了7年。它们背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一个以花老钱的贵族和富商为主,一个由刚赚下第一桶金的暴发户出尽风头。赚亚洲的新钱,巴塞尔还是生手。

   VIP日人气不佳,就有人估计组委会邀请来港的藏家不够多,以便为6月的瑞士巴塞尔和12月的迈阿密海滩巴塞尔保存买气。也有观点认为是因为刚刚结束的纽约弗里兹艺博会(Frieze Art Fair)花掉了不少藏家的预算。

   而从巴塞尔艺博会的角度来说,他们飞行18个小时来香港开展,为的可不是把和在欧洲一样的东西卖给同一群藏家,他们要开拓新的画廊和藏家资源。但起码2014年的这次出动,他们没能打动更多的亚洲藏家,尤其是中国富豪下手购买欧洲艺术品。

   主打欧洲当代艺术的巴塞尔艺博会,在中国缺乏群众基础。VIP日要到下班时间,才有大批外籍白领拿着邀请函来捧场。

   即便是进入精心策展的美术馆看当代艺术展,中国藏家也未必真能解其中意。更何况是一个档口一种逻辑、总体上杂乱无章的艺博会了。中国藏家不像西方藏家那样在巴塞尔艺博会气势汹汹地抢购,这份谨慎的根源是文化隔膜和信息不对称。

   尽管西方当代艺术在香港巴塞尔共鸣不多,中国当代艺术却收获颇丰。艺博会的最佳吸金组合从来都是:国际化平台+本地化作品。

   《艺术新闻/中文版》的报道说,VIP当日两岸三地的画廊普遍成交不错,而不少西方画廊未有任何确定销售。签约西方画廊的中国艺术家也卖得很好,豪瑟·沃斯(Hauser&Wirth)卖出了10张张恩利,当然,买家都是内地藏家。

   签约国际画廊进入艺博会是艺术家“国际化”的最佳途径,2005年开始,张恩利在香格纳和豪瑟·沃斯的接力推介下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中国艺术家,很多当年犹豫着没买他作品的藏家,看了这次香港巴塞尔的成交都扼腕叹息。

   张恩利谦虚地说:“香格纳和豪瑟·沃斯都是伟大的画廊,但我还不是伟大的艺术家。”

   艺术家必须适应学术价值跟商业价值挂钩。他们总是被以金钱来衡量,有时会感到苦恼。但总的来说,不少交易商和收藏家其实挺懂艺术,艺术家要实现商业价值,还真的不得不在创作上多下功夫。


在香港,中国艺术界把博览会当成了“普及版美术史”。


   看现场的气氛,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巴塞尔不像一个交易会,更像一个展览会。花250港元买票入场的观众只是在完成与艺术相伴的第一个步骤——了解。

   这正是巴塞尔希望给人的感觉,他们一直努力使自己看起来不像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艺术销售,而像是一场全球艺术峰会。这么做使得巴塞尔得以与威尼斯双年展相提并论,成为全球必看的两大艺术盛事之一。

   在瑞士巴塞尔,大家会讨论哪个画廊位置好,哪个画廊没进来;在迈阿密海滩,还加上阳光沙滩和鸡尾酒助兴;而在香港,中国艺术界把博览会当成了“普及版美术史”。

   观众逛艺博会的方式不像在购物中心,反而像在美术馆。每个参观者发的朋友圈都是九宫格,各种作品、各种角度,亦步亦趋寻找记忆中或传播中的图像。他们举起相机的冲动跟购物冲动没有半毛钱关系,倒有点儿像追星族。

   瑞士人把商品交易会称为“弥撒”,这个天主教的宗教仪式跟今天的商业运作有相似之处,都要制造偶像与气氛。作为偶像明星的艺术家出现在香港巴塞尔倒也恰当。

   过去在欧洲,艺术家不轻易出现在艺博会,因为眼睁睁看着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在几分钟之内就成交了,是一件挺残酷的事。而交易商也不愿让艺术家出现,以免让他们与收藏家或其他交易商直接接触。

   中国艺术家出现在艺博会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在尚不完善的艺术市场中,他们通常经营自己,而不是放心地把自己全权交托给某个画廊。艺术家需要跟艺术品交易商打交道,需要跟收藏家打交道,也需要跟传媒打交道,艺博会正是一个集中交流的机会。

   从收藏家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有很强烈的“看一看作品是什么样的人创作出来的”的冲动,作者和作品同样重要。

   如果一个艺术家出现在画廊,他可能是在布展;如果一个艺术家出现在拍卖会,会被人误会他在背后操纵市场;如果一个艺术家出现在香港巴塞尔,那意味着他在全世界最好的交易系统里发挥作用。

   巴塞尔让艺术家具体感知到自己在艺术界的存在和定位。他们不是来看自己如何被卖掉的,他们来有三个目的:一是跟粉丝交流;二是看西方同行取得了哪些进展;还有一些更有心的,从中琢磨出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


对艺博会来说,追求利润就是热爱艺术的方式。


   1993年,中国就举办了第一个艺博会——中国艺术博览会。但21年来,没有一个品牌做出了国际影响力。中国人最学不会瑞士人的,是谦虚、中立、追求品质的态度。在巴塞尔,即使是握有实际权力的组织者也让人觉得他们是做服务的。而在中国,主办方很喜欢表现出掌握着权力,事实上他们可能连自己的生存都保障不了。

   巴塞尔也不是从一开始就那么高大上。1970年的首届巴塞尔,跟跳蚤市场没什么两样,交易商就把画靠在墙边等买家。成交之后,买家付钱,卷起画布夹在胳膊下就走了。

   私人飞机、五星级酒店、酒会、专家、美女,这些都是浮在表面上的假象,艺博会的根本目的是成交。对于画廊来说,他们只提供好卖的艺术品,不提供伟大的艺术品,而对艺博会来说,追求利润就是热爱艺术的方式。

   艺术市场最火的时候,画廊要按照名望挑选收藏家,而现在,艺博会越来越消费化,欢迎一切一掷千金的买家。在中国,为喜好也好,为投资也好,花大钱搞收藏的人越来越多。瑞士收藏家乌里·希克甚至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外国人开创的,但中国收藏家的视野正在扩大,希望能够重塑格局。”

   有业内人士认为,只看不买的观众并不重要,因为艺术品是奢侈的,只为少数人服务。

   但艺术界最重要的盛会,影响力不该仅限于艺术界而已。一方面是,挂着PR胸牌的媒体也寓工作于娱乐,一边递名片一边扫货;另一方面是,同时在湾仔会展中心举办的国际商标协会(INTA)年会比香港巴塞尔预展人气更旺。

   舞蹈家金星抨击中国舞蹈圈“太不与社会接轨,太不与现实对话”,这问题艺术圈同样有。由于总是自娱自乐,把自己变成了孤岛。

   如果只有少数人购买艺术品,那香港巴塞尔肯定没达到目的。那么多欧洲的大师小画、极简装置还等着运进中国人的客厅呢。当务之急是先进行“教育”,闲逛的观众就是未来的购买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