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子”马克•迪•苏沃尔的钢铁岁月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0   浏览数:2172   最后更新:2014/06/09 11:40:25 by 宁静海
[楼主] 宁静海 2014-06-09 11:40:25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微信


马克•迪•苏沃尔(Mark di Suvero)


美国知名雕塑艺术家。自1968年起,迪•苏沃尔开始以如纪念碑或建筑物般的巨型雕塑为人所知,他的主要创作材料是废弃的钢材和工字梁金属,并经常将表面涂以鲜亮醒目的色彩。迪•苏沃尔是首位在有生之年就被邀请在法国荣军院( L'Hotel des Invalides)、卢浮宫杜伊勒花园(Tuileries Garden)和芝加哥世纪公园(Millennium Park)举办展览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曾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等众多美术馆展出,所获得艺术奖项包括世界雕塑艺术中心终身成就奖(2000),史密斯森文献馆美国艺术勋章(2010),美国国立文学艺术学院成就奖中的雕塑奖(2013)等等。此次在上海科恩画廊(James Cohan Gallery, Shanghai)举行的个展是迪•苏沃尔第一次在中国,以及他的出生地上海举行展览。


《和平母亲》,1969-1970年作


Figolu, 2005-2011年作


《岩浆》,2008-2012年作


《何为岁月》(局部),1967年作

这一作品是献给美国著名诗人玛丽安·摩尔(Marianne Moore)的,标题来源于摩尔诗歌“What Are Years”。诗歌和音乐对迪·苏沃尔影像巨大,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诗人


上海之子与金门大桥


马克•迪•苏沃尔1933年生于上海的意大利移民家庭。上个世纪30年代,迪•苏沃尔的父母为了逃避法西斯政权,从威尼斯来到了中国,并先后旅居上海和天津。年幼的迪•苏沃尔在他的上海保姆那里学会了说上海话。1941年,二战波及到中国,迪•苏沃尔一家于是移民美国,并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州。


1941年,8岁的迪·苏沃尔和全家乘坐轮船驶入金山海峡来到美国时,金门大桥是他看到的第一个新世界和新生活的象征。金门大桥宏大而现代的造型给迪·苏沃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其日后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他的大型雕塑多是用建筑钢梁、钢栓、钢板为主要材料,有些作品明显是桥梁造型,还有些作品则漆成和金门大桥一样的橘色。2013年,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联合国家公园和金门大桥国家管理机构,为迪·苏沃尔举办了为期一年的室外雕塑个展。展览由艺术家8件大型作品组成,置于旧金山金门大桥与海峡之畔的克里斯场公园(Crissy Field),以纪念艺术家80岁的生日和金门大桥建成76年。此展览以金门大桥为背景,集中展现了艺术家1967年到2012年的重要创作和其对钢铁材料的实践与创新。谈到对钢铁的钟爱之情,迪·苏沃尔说,“我发现钢铁其实可以如想象力般狂野不羁,而且它具有可塑性,与难以驾驭的石头或者不受控制的陶瓷不同,你可以塑造它......钢铁是工业社会的基础,你开的每一辆车,走进的每一个摩天大楼,钢铁几乎存在于我们身边所有的事物,包围着我们。”


迪•苏沃尔年轻时曾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和伯克利分校学习哲学和雕塑,后于1957年搬至纽约。50年代末60年代初,钢铁材料对年轻的艺术家来说太昂贵,所以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是捡来的木头和废弃金属材料的组合。这在当时主要用传统的青铜浇铸以及刻制雕塑中自成一格。同时,迪•苏沃尔的雕塑在几何形式上抽象极简同时又富于变化。现代艺术家亚历山大•凯尔德(Alexander Calder)的“活动雕塑”理念给迪·苏沃尔很大启发。因此他经常在其大型雕塑中装秋千架,或在底下放一个可以坐上几个人的钢板,以此延展雕塑作品的机械性和公共互动性。


《葡萄亭》,2002年作



《云(致白居易)》,2010年作



《景观·钛》,2002年作


年过八旬,重归故里


此次的上海个展中,迪·苏沃尔的作品由钢材、不锈钢、钛或者几种混合金属的组合制作而成,其中型作品则放置于画廊花园中向公众展示。近十几年来,腰伤复发的迪·苏沃尔必须依靠拐棍和轮椅行走,但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亲自切割、焊接和安装他的作品。


迪·苏沃尔的大型钢铁雕塑通常在12-17米左右,重量在几吨到20吨之间。面对如此庞大和沉重的材料,迪·苏沃尔没有像多数雕塑家一样将制作委托给工厂和技师加工,而是坚持在几个助手的辅助下亲自动手。迪·苏沃尔不仅是一名艺术家,同时也是机械工程师工会的一员,操纵过25-50吨位的吊车,能够熟练使用切割机、电焊机、起重机、动臂装卸机等各种机械工具,对于把控大型钢铁材料经验丰富。除了一开始的创意草图外,他拒绝画最后的设计图纸,也不做任何模型,而是亲自在现场用钢铁材料在空中即兴创作,并不断地做出修改。他坚信室内和室外雕塑完全不同,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固定模型放大。他关心的不只是最后固定不动的作品,还包括在实际创作中对材料在立体空间中的活动和平衡的掌控。与其通过雕塑巨大的体量表现某种庄重感和永恒感,迪·苏沃尔更愿意将那些看似沉重的钢条以动态的形式演绎,“密度本身并不会打动我。我更喜欢让密度消失在运动中,用互动来实现... ...平衡均势,加速度,重力中心,和机械极限,都是我的工具。”他的作品无论尺度多么巨大,都可以在不需要任何支撑和辅助的情况下,独立而平衡地矗立在大地上。他说,“我对于平衡和重力的中心点总是很敏感,如同一个舞者或是杂技演员,我在感受那个无形的中心。重力是关于空间的,那是一股能动的力量。”


虽然童年时便移民美国,但是中国和中国文化给迪·苏沃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展览中的《云(致白居易)》便是艺术家对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致敬,《景观•钛》则采用了中国园林中“月亮门”元素。而作品《无题》中,被悬挂的铜锣可以工人用橡胶鼓槌敲打,延续迪·苏沃尔作品中一直强调的的互动性体验。


据说,迪·苏沃尔小时候,他的上海保姆曾带他去过天津的寺庙,一个算命和尚说他长大会很成功,功成名就后会来中国。这样看来,如果说迪•苏沃尔看见金门大桥是他艺术的起点的话,那么此次年过八旬后在上海举办的个展,应该算是一次完满的回归。


马克•迪•苏沃尔: 想象钢铁

展至6月14日

科恩画廊(James Cohan Gallery)·上海

www.jamescohan.c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