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征远——危险旅程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0   浏览数:2729   最后更新:2014/05/22 09:55:53 by 宁静海
[楼主] 宁静海 2014-05-22 09:55:53

来源:芭莎艺术微信


在北京的东北五环外,崔各庄乡北皋村,聚集着以北皋艺术区为核心的一批当代艺术家。从2006年开始,他们陆续进驻此地。而2009年12月9日,包括北皋分区、盛邦艺术区、曼卡车俱乐部在内的艺术从业者们陆续接到通知:受拆迁影响,截至2010年2月底,北皋村艺术家需全部搬走。

▲“只能说那是一种不安定的感觉,我经常觉得自己会处于一种危险当中。”——卢征远


“我当时觉得肯定完蛋了,没想到拆到这跟前就停下了。”艺术家卢征远站在房顶,指着与自己工作室相隔20多米的地方说道。


即便艳阳高照,但受雾霾影响,卢征远头顶上的天空依旧白蒙蒙一片。远处拆迁后留下的废墟至今还孤独地空旷着,几公里外的“天价地王”已拔地而起。卢征远站在工作室开阔的屋顶上,阳光划过全身的轮廓,投在铁丝网上。“雷池”像一座城,警示着万物的尺度。一米八的身高、匀称的身材、圆圆的眼睛、寸头,喜欢永远戴着一顶棒球帽——32岁的卢征远年轻而充满活力,阳光大男孩儿的样子使之看起来更像是美术学院的篮球队队长。


对于一位雕塑家而言,卢征远的工作室显然规模不甚庞大。那里堆砌着他从2006年本科毕业以来至今各个时期的一小部分作品。除了笔刷、颜料、画框以外,砖头、油漆桶、木头棍子等工具无均不彰显着艺术家本人的职业身份。


【沐浴“改革”春风】

1982年,卢征远出生于大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财务人员。上小学时,卢征远每到寒暑假就靠给班上的同学画画换取作业。“画5张《忍者神龟》、《变形金刚》给他们,他们帮我写作业。”消极的学习态度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卢征远的成绩当时在班上并不优异。

▲“对事物深入地探寻不一定要保持所谓的持续关注。换一种视角,换一个方式,往往能够柳暗花明。”——卢征远


学习成绩略显尴尬,但卢征远从小视觉记忆能力出众。每次画画,他都是看完图形后默背下来画在纸上。出于对图案、图形的强烈敏感,卢征远以至于在背课文时都是依靠识记课本的视觉影像来获得背诵记忆。


初中毕业,卢征远在绘画方面已颇具自信。一心想要摆脱父母管束的他来到北京就读于吴作人美术学校。高中三年,他一半时间学习文化课,其余时间用来专攻美术专业课程。


2001年,卢征远以为数不多的获得奖学金的优异成绩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并在第二年进入雕塑系。“上美术高中我是第一届学生,恰逢赶上课改建校;报考美院雕塑系,我又碰上了教学改革。”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卢征远一路意气风发。大学毕业后,他考取了著名当代雕塑家隋建国的研究生并留校任教至今。

▲卢征远《无题系列(颜料)》,布面油画,亚克力,200×200cm,2010年


【创作与追寻】

在央美念研究生期间,卢征远应导师隋建国要求进行了“100天创作100件作品”的实践。这为他日后的《84天84件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在尤伦斯的展出也让他逐渐在当代艺术界声名鹊起。卢征远意在消弭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试图解读艺术与自我的关系:如果艺术是一种职业,那么它同其他任何职业没有区别,也需要职业规划。“每天完成一件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模拟了这种设想中可能会需要做出的规划;艺术家有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他要通过艺术来实现精神上的某种追求。


因此,貌似外向、活泼的卢征远实则敏感、脆弱。“我的生活基本上始终处于一个很顺的状态,但我却很容易进入‘那种’状态。”他感叹道。关于“那种”状态,卢征远试图用语言进行诠释与阐述,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描摹。“只能说那是一种不安定的感觉,我经常觉得自己会处于一种危险当中。”对外物的强烈敏感度是卢征远探究精神领域的通行证。手持创作权杖,卢征远肆意徜徉。

▲卢征远《谎言》,摄影,100×90cm,2007年(上图是艺术家用鲜花水果的仿制品布置的场景,下图用真实的鲜花水果布置的场景)


在艺术的框架里不安分守己是卢征远始终保持对创作怀有巨大热情的原始推动力。创作每件作品,他都想要探究一些问题。作品《谎言》,一眼望去像古典静物油画:背景是黑色的幕布,明亮的光线照在五彩斑斓的鲜花与水果上,构成画面主体。《谎言》实际上是两幅摄影作品,但这两件作品无论是在构图、光线、画面元素还是其它各方面几乎都保持着高度一致。卢征远狡黠至极,他想要观者去判别究竟这两幅摄影作品哪幅是真哪幅是假。不难看出,在这里,卢征远探讨了写实作品与现实的关系,带领观众进入到了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


“我觉得不需要区分雕塑家或者画家。”作为隋建国的得意弟子,卢征远自认“就是个不断在尝试与突破的艺术家。”作为一个不循规蹈矩者,卢征远毫不拘泥于一种创作形式及艺术媒介:绘画、装置、行为等等他都有广泛涉及。


卢征远本能地对“专注”保持着警觉性。在创作上,他只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任何蔚然成风或约定俗成在卢征远面前似乎尽数失灵。“多种媒介的尝试是对问题探讨的延续,风格与符号并不重要。”卢征远说着,语气忽然郑重起来,“营造一个更加复杂的局面,让别人不能一眼就能掌握你整个的系统,这个更有意思。”


【精神探险者】

但在他的老本行——雕塑的世界里,卢征远全新的思维角度更是时常带给观者惊喜。《天堂》是他的本科毕业作品。据他回忆,当年身边有一个朋友,突然查出患上了精神病,于是他开始关注当代社会中人的精神世界。卢征远用了半个月时间,在精神病院与病人朝夕相处。创作时,他用与真人等大的写实作品向现实拷问,揭开了发达的物质文明与脆弱的人类精神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卢征远《慢性系列》,黑色大理石,2011年


对精神性内容的不间断追问的习惯同时也在卢征远后续的作品中延续下来。包括《桃花》、《肋骨》等作品在内,对于这种精神性的表现和思考均得到了深入和完善。“没有什么伤害能比你自己想象出的伤害更具伤害。”卢征远对精神层面的介入也正是其“关注自己”的必然结果。“关注自己就是关注世界与万物。所有物质在你身上都有一个折射,对你产生作用。在没有绝对的客观时,你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万物在你身上折射出的光。”


即便如此,如果提及企图心,那么卢征远在艺术方面唯一的企图就是将自己修炼得更具“境界”。他将自己在哲学、逻辑、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应用于艺术创作,且丝毫不吝啬展现智慧中的凶狠、挑衅与黑色幽默。


▲卢征远《肋骨》,树脂,2007年


在作品《肋骨》中,卢征远用唯美的形体和构图导演了一场极具戏剧冲突的情景剧。两个女人拿着凶器——肋骨,将一个男人摁倒在地。白色树脂做成的雕塑,光滑细腻;卢征远没有对画面中的女子和男子进行写实性的表现,他们体格简洁、瘦长,是符号化了的女人与男人。在《圣经》中,上帝取了亚当的肋骨造出了夏娃。在这里,艺术家让“夏娃”用肋骨来与“亚当”搏斗。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卢征远总能利用冷静而尖锐的戏剧感来引发观者的思考。《母狼》、《吻》等作品也皆为如此,不急于给出答案,却仿佛已鞭辟入里。


打破传统,用最擅长的艺术手段来表达内心的疑问。如今的卢征远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各种材料与媒介之间,向艺术中的传统思维及固有生态发起挑战。思维的跳跃性让他勇于尝试一切新鲜事物,“我想知道这辈子在艺术领域我还能尝试多少。”卢征远说,“对事物深入地探寻不一定要保持所谓的持续关注。换一种视角、换一个方式,往往能够柳暗花明。”

▲卢征远《慢性6》,黑色大理石,36×40×45cm,2013年


与其他艺术家不同的是,即便作品中满含戏谑式的反叛,但从小到大卢征远都没做过出格的事儿。生活中的卢征远温和、谦逊、幽默。为了追求真实的拍摄效果,卢征远将对待作品时的完美主义偏执发挥到了极致。他将自己完全装在一只黑色塑胶袋中,并提醒助手务必要把袋口系紧。“系死系死,不然感觉是不对的。”



▲《芭莎艺术》5月刊重磅艺术家卢征远拍摄花絮


没有苦难、亦无荆棘,一帆风顺的卢征远在创作时终日与焦虑、惶恐厮混。如同刀锋起舞,既要学会驾驭又要避免被“割伤”。前一段日子,他在独自驾车的时候收听广播,忽然听到电台里传出:“当你觉得最安全的时候,其实那是你最危险的时候。”


听毕,卢征远久久怔忪。



[编辑、采访、文/齐超] [视觉/赵芳] [摄影/黄家财][摄影助理/豆豆] [编辑助理/王华、宋佳欣、朱俊霖] [场地提供/卢征远工作室、王亚彬舞蹈工作室]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