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汉斯谈艺术家写作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1543   最后更新:2014/04/21 09:43:04 by 另存为
[楼主] 另存为 2014-04-21 09:43:04

来源:芭莎艺术微信


阅读艺术家的思考:关于艺术家写作

2013年8月25日下午5时15分,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每年八月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举办的艺术讲座刚过去两天便和《芭莎艺术》特约编辑黎蓉相会瑞士苏黎世机场,再次展开一场马拉松对话。本期,我们将展示这场对话的第一部分——小汉斯与艺术家写作。


艺术家写作是什么?


黎蓉: 艺术家的写作,该从何谈起呢?很多艺术家有相似的想法,他们中的很多人本身就是写作者。还有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深受一些作家或者他们的著作影响。这是一直以来困扰我的一个问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艺术家与写作的关系究竟是如何的?



小汉斯: 没错,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告诉你一个故事, 当我还是青少年的时候,刚刚着迷于艺术,我会阅读康 定斯基的写作,也读保罗·克利,还有他的笔记。康定斯基的作品我尤其印象深刻,它们对我意义重大。我还记得再大一点的时候,我沉迷于杜尚,于是我开始读瑞士学者赛尔奇·史托福(Serge Stauffer)的晚期作品,以及他翻译的杜尚的著作。对我来说,文本始终是我需要研究的东西。而且我认为,如果你学习艺术,文本是进入艺术的一个非常直观的途径:你阅读艺术家的思考。我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开始与卡斯帕·柯尼格(Kasper König)一起工作,他成为了我的导师。我是通过为费施利·魏斯(FischliWeiss)运送一个雪人假人认识他的。费施利·魏斯在萨尔布吕肯的一座发电厂中创作了这个美丽的雕塑,那是一个永久的雪人——不会融化的雪人, 靠发电厂来充电。那是一次非常好的经历,因为通过用我的沃尔沃将这个雪人的假人模型运到萨尔布吕肯,我 结识了卡斯帕·柯尼格。从那时起,我们开始了维持数年的合作。卡斯帕首先邀请我与他一起出版一本关于公共艺术的书,名叫《公共视野》,这于是成为了我的第一本书。我们一起做的第一次大型展览名叫“破碎之镜”,那成为了我的第一个大型展览。我为这本公共艺术的书以及绘画展“破碎之镜”写了提议。我们不仅邀请艺术家为文字贡献图像,还鼓励他们贡献文字。 在筹办“破碎之境镜”的时候,我们开始不仅对写艺术家的文字感兴趣,更对艺术家写的文字感兴趣。我还记得卡斯帕说:“你应该从源头那,也就是从艺术家处获取得越多越好。”于是我们得到了里希特、巴塞里兹 (Baselitz)、玛利亚·拉斯尼克(Maira lassnig)的写作。我尤其被里希特和拉斯尼克的文字吸引,甚至认为那是伟大的文学著作,于是我的好奇心更大了。当我联系这两位艺术家时,问他们:“你还有别的文字作品吗?”两位都说:“有,我们平时经常写作。” 于是我开始收集这些文字,它们成为了我的艺术家写作书集中的第一本。

芭莎艺术推荐阅读:[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著,《点线面》 (Point and line to Plane)。

康定斯基《点线面》一书,最早作为包豪斯学校的形式课程讲义出版, 是现代主义艺术的经典文献。书中有一百多幅插图,均由大师亲手绘制。



黎蓉: 你与柯尼格一起合作出版了几本艺术家写作书?


小汉斯: 我们收编了六七名艺术家的写作集体发表。那是个缓慢的过程,因为编辑这些文字需要花很长时间, 你必须与艺术家一起检查审核。我想起来,那时候我和玛利亚·拉斯尼克一起编辑她作品 的时候,她给我画了一幅肖像画,你可以和采访一起发表。


对小汉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写作


黎蓉: 在所有的艺术家写作书籍中,哪本对你的影响最大?


小汉斯: 一是康定斯基,因为里面关于抽象和灵性的内容太有趣啦!二是杜尚,因为我可以一遍一遍反复读。它是一种无限——一个人永远也无法完全读透它,每一次重读都赋予了新的意义。杜尚的笔记就像是神谕一样。 这是两个对我产生主要影响的作者。



芭莎艺术推荐阅读:[德]保罗·克利(Paul Klee)著,《克利与他的教学笔记》(Pädago- gisches Skizzenbuch)。

本书从相互缠绕的线条这样简单的现象开始,引导读者逐渐加深对确定的结构平面、尺寸、平衡和运动的理解。通过克利简单、流畅的图画及精确的图文说明直接体现,熟悉的世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黎蓉: 你编辑过许多艺术家写作书籍,最新的一本是巴尔德萨里(Baldessari),我们或许可以专注于这个经历, 谈谈你对他作为一个写作者和艺术家的看法。


小汉斯: 在我们讨论巴尔德萨里之前,我想再多说几句关于拉斯尼克。她现在已经九十多岁,而格哈德·里希特则也八十出头。二十年前,当他们还是六七十岁的时候, 他们已经出版了几百本画册,但奇怪的是,他们的文字却从未发表过。所以当时我感觉那是一件急需完成的事。通过出版里希特那本书我学到了如何编辑艺术家文字。对我来说,人生大部分知识都是在工作中学到的,我上学的时候什么也没学到。我从卡斯帕·柯尼格那儿学到了如何编书,如何策展;我从苏珊·帕杰(SuzannePagé, 当时担任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总监)那学到了如何在博物馆工作。而我从艺术家那儿学到了几乎一切, 哪怕是写书,我也是从里希特那儿学来的!你得编辑审读这些艺术家的档案资料,集齐群展画册、个展画册、艺术家写过的所有个人陈述;你要找到所有未发表的笔记;你得收集艺术家的所有访谈,所有那些有趣的访谈。我们还翻阅了格尔哈特·里希特的手记、日记(没发表过 的那些)、信件、争论——我指采访中的争论。我们将所有这些资料编汇进一册里,光找全这些资料就要花上五六年的时间,所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黎蓉: 所以你有一个很全的档案。


小汉斯: 是的,很全的档案。那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 因为编玛利亚·拉斯尼克的时候也一样。要知道,当和她一起编书的时候,我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她的作品。由于里希特从早期就是一个具有知名度的艺术家, 所以他当时已经发表过不少文字作品,而玛利亚·拉斯尼克不一样,所以我们有了这个做一本日记的主意。 两本日记的出版都经历了好几年。玛利亚·拉斯尼克的那本是从随“破碎之镜”发表的那些短小的文字片段发展而来的。我觉得对于很多艺术家来说,写作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他们的创作生涯,文字不仅仅是自传性的,比如对于玛利亚·拉斯尼克来说,她仿佛捕捉了瞬间的感觉, 有时可能很强烈——你要么用画笔和颜料来捕捉它,要么用一篇小小的文字。它们并不描写她的绘画,也不作解释作用,它们更像是一种平行现实,给予我们一种理解艺术家思考过程的通道,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发表这些文字至关重要。

芭莎艺术推荐阅读: [法]皮埃尔卡巴纳 (Pierre Cabanne)著, 《杜尚访谈录》

这本书是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卡巴纳在1966年对杜尚唯一一次访谈的归总。在这本书中,除了写过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的杜尚,在卡巴纳提问的循循善诱下愉快地讲述着围绕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言谈如偈语般简洁而充满智慧。


黎蓉: 体现了一种思考过程。


小汉斯: 是一种思考进程,它向我们展现了艺术家如何思考。而且它们一定会很有趣,因为一旦这些文字发表了,对于艺术家作品的接收和回馈将受到影响,因为每个人都想要回到源头:艺术家思考些什么、感觉到什么、想象着什么。


黎蓉: 所以这些都是非常具有原创性的。


小汉斯: 在完成里希特后,我们做了列昂·戈吕布(Leon golub),之后才是拉斯尼克。那过程花费了好几年,做那本书时所引发的争议比里希特和拉斯尼克要大很多。


黎蓉: 这些艺术家中每个人写作方式都不一样,就像你说的,玛利亚从不解释她的画作,而更像是个人日记。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的文字也一样。 但罗斯科的那本《艺术家的现实》就比较学术了,阿格捏丝·马丁(Agnes Martin)则位于两者中间。不同的艺术家为了不同的目的而写作,然而几乎都是关于思考过程。你如何为艺术家的文字作品归类?


小汉斯: 我觉得这取决于文字作品的内在逻辑,也取决于思考过程,以及他们运用文字的方式。一些艺术家也是诗人,对于另一些艺术家来说,文字则是平行于其他艺术家创作方式的,是一种教学手段。还有的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运用到书写,比如巴尔德塞里。他经常在作品中用到写作,也经常在作品中找到写作。劳伦斯·怀 纳(Lawrence Weiner),他是另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艺术家的写作是最常被低估的东西,那么多优秀的艺术家,他们的文字从未被发表。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去做一些我认为是必须的、紧急的事。


[编辑/邢冠宁] [译/ 姚雅轩] [采访/黎蓉] [录音整理/张涵露] [原文载于《芭莎艺术》2014年3月刊,转载须注明版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