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偏东》Philip Tinari 田霏宇纪录片
发起人:lecode2012  回复数:0   浏览数:1891   最后更新:2014/04/08 14:18:24 by lecode2012
[楼主] lecode2012 2014-04-08 14:18:24


我觉得所有的艺术家都明白,他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其实是非同寻常的。

我们甚至可以把自己所面对的生活看成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我觉得这也是当下时代的一个特质

有意思的是, 中国的这一代年轻艺术家,他们既很中国又非常国际化

这肯定和中国的崛起有关,同时也因为互联网的力量

世界的信息共享带来全新的图景,这是个纵横捭阖的时代,真得很酷


我第一次来北京, 是2001年的秋天

从那个时侯起,我就四处看展览,认识艺术家,然后写一些文章,介绍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我到尤伦斯,是2011年底了

简单点儿说,我们就是想做一个高水准的当代艺术美术馆

我们希望把尤伦斯做成是一个完整独立的艺术作品,大家可以在里面走走看看,所有看到听到感受到的,都在传达: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什么?


中国当代艺术到现在三十多年的历史,更像是是一个时代的先锋故事, 而那些和整个艺术语境保持着特殊关系的艺术家,会特别吸引我

我特别喜欢那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思考,甚至是人格特质创造一个独特世界的艺术家

艺术必须有包容性,你可以走进去, 体验那个世界,并想呆在那儿

整体上说,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一致性,原创性,它能吸引你,让你流连忘返


这跟创作媒介, 年龄,性别,国籍都没有关系。好的艺术家,我不是说艺术大师,我是说区别于一般艺术家的优秀艺术家,应该是多面手,有深度,有强度,当然最重要的,要有完整性, 不是说艺术家这个人,而是他所创造的这个世界。就好像说,我站在这个世界的正中间,我能理解我周围的每一个作品,从头到尾,我能感觉艺术家的所有作品是一个整体,就像身体一样。有些作品会随着时间演进,有些作品在特殊的节点上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同样展现着这位艺术家最独特的东西


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侯,我在杜克大学念书,文化全球化是当时的主要社会思潮

那个时期也是美国非常强势的时侯

但是你也同时感觉到新的世界秩序正在显现

也是在90年代,早期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主要是靠国外的买家

因为这个原因,那时侯当代艺术对于外界的影响是很开放的。而同时代的其他艺术,比如文学,甚至电影都没能这样。所以,当代艺术当时正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刚来中国那会儿,我做过很多的工作,比如文本处理,写文章,让国际读者更容易理解

然后,很自然地交了一些朋友

所以,我就来了。我是老外,但我会讲中文, 就像在美国一样, 有很多中国人,学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士完全融入了美国社会, 所以没有问题, 我也融入到了中国的生活中


刚开始的那几年挺有意思的, 一切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当代艺术也处在地下状态。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高,整个北京城也只有那么几个地方能喝到咖啡

时我看到的就是某种发端的景象,让人深信当代艺术将会爆发

过徐冰,我认识了冯博一,然后他第一次打电话给我, 就让我去SOHO现代城看展览,那个地方是SOHO中国在北京开发最早的一个楼盘

虽然当时那栋楼的地面刚刚完工,墙都是白的,在一个空空如也的混凝土空间里做展览挺有点革命英雄主义的感觉


到了20037月份的时侯,我就感觉我得回美国去了

我去哈佛大学读了研究生。我一边上着课,一边儿还花了大量的时间给纽约的编辑们写信。我跟他们讲,我想给你们杂志的网站写篇文章,介绍一下北京的一个新地方,叫798艺术区。然后,我会收到很多答复,他们大多是说,嗯,这听起来不错,但是我们只对发生在美国的事情感兴趣,所以你的这些想法现在不太合适。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像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忠实倡导者,弄得跟传教士似的

时我感觉中国当代艺术肯定会成为一个主流话题,并且这个时侯很快就会到来,但是我就是没法跟人说去。当然我也可以去跟别人说这个,但是没人会信,所以那个时侯还是挺郁闷的

2005年到2006年,我在纽约的苏富比拍卖公司工作了六个月

那个时侯经常去参加各种晚宴,见各种各样的人,寻找潜在客户。正是那个时侯,我非常明确地感觉到我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正在发生的事情真得非常感兴趣,而呆在纽约实在是太傻了


我觉得实地感受会更有意思,这样我可以接触到中国当代艺术变化发展的第一手材料。就在那个时侯,我下定决心回到中国来,虽然我当时并不知道我回来之后能干些什么

当然,在我离开的那几年,中国当代艺术的爆发真得开始了

2004年的时侯,香港有了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会。2005年,威尼斯双年展有了中国馆。这个发展的过程就像是马拉松,一个又一个的马拉松就这么开始了

也是2005年,尤伦斯夫妇决定接手这个地方,并把它改造成一个艺术中心

那是一个疯狂发展的时期,那些年确实是太特别了


回到中国最初的那几年,我干过各种各样的事情。我给ArtForumArt Basel工作过,同时自己也做一些出版,翻译和艺术评论的工作

2009年的时侯,我有机会创建了一本杂志,叫《艺术界》,我在那儿办了2的杂志

当然,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直接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下过程中

比如说,我在办杂志的时侯,虽然它是一个媒体,但同时也像一个机构

真是在最合适的时侯做了最正确的事情。我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办这本杂志的过程之中,自己不断成长,也在为这个系统做着某些贡献,觉得自己也在创造一些东西

特别是有时候你干完你的工作,你觉得自己像一个艺术家一样

每次打开一本刚完成的杂志,你感觉整个世界展现在你的面前,当然这只是一种幻觉,你感觉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很清楚地摆在你的面前。当然,这只是一种想象,但是作为主编,你的工作就是创造某种类似的语境


觉得,现在的这一代年轻艺术家很幸运,因为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信息的障碍已经飞速地土崩瓦解了

每个人的视觉语言变得越来越普世,越来越复杂,年轻艺术家们正在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复杂性。

这一代年轻的艺术家,他们是如此的多样化。当你说“这一代”的时候,就像没说一样:他们确实是一代人,但是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如此的不同

觉得这些艺术家让人惊奇的地方是他们正在与时代同步,他们的视角总是特别的开阔,特别敏锐


更多中国当代艺术纪录片,请关注

象罔艺术计划 LeCODEProject

官方网站: http://www.lecode.co/

微博: http://weibo.com/lecode

微信号 LeCODE_Project

联系我们andrew.lecode@gmail.com




http://www.lecode.co 象罔艺术计划是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个案研究和纪录片项目。 LeCODE Project is a case study and documentary program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