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当代美术馆和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现象学(节选)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3846   最后更新:2014/03/07 11:09:11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14-03-07 11:09:11

来源:艺术世界  杨圆圆|文、采访

*斯蒂文·霍尔,美国当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之一,霍尔极其注重建筑中光的运用,并讲究建筑作为场所存在的氛围感。
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于1947年生于华盛顿州的布雷默顿,在1970年在华盛顿大学取得建筑专业学位后,于1976年加入了伦敦建筑联盟,同时在纽约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如今,霍尔是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的终身教授,曾经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美国最优秀的建筑师。霍尔没有子女,他曾在演讲中几次提到自己的作品就是自己的孩子,如今他的“子女”遍布世界各地,并逐一成为当地的重要地标,其中包括赫尔辛基当代美术馆,丹麦海宁艺术博物馆,以及中国读者非常熟识北京当代 MOMA 以及深圳的万科中心等等。
作为当代建筑现象学理论的先行者,“场所观”始终贯穿于霍尔从早期至今的作品中。相较于早期现代建筑设计大潮从形式上对于概念性的强调,霍尔更重视人类在建筑中的亲身体验。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事物与记忆》对霍尔早期的设计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后通过魯道夫·斯坦納(Rudolf Steiner)的著作,霍尔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处基地都自有一种存在和意义,不管你承认或是忽略它,它总是存在的。”在1987年,霍尔写成《锚定》(Anchoring)一书,第一次用文字总结了自己对于建筑、基地、现象学、与历史的看法。在霍尔看来,基地在一个建筑的诞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与其所处的特定地点具有密切的关系,绝不能脱离环境去讨论建筑。
斯蒂文·霍尔,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2013 年竣工,四方当代美术馆|图片提供
霍尔于 1992 年为赫尔辛基当代美术馆所绘制的方案,是一个体现霍尔“场所观”的绝佳案例,也从此为他确立了国际建筑师的地位。当年,霍尔的方案在 516 件竞标作品中胜出,在他的方案中,他大胆地将馆址选在市中心,西临国会大厦,东靠中央火车站,北面芬兰音乐厅,同时和海港遥相呼应。诸多历史建筑的紧邻,使得基地极富挑战性。霍尔提出了一个名为“奇亚斯玛”(Kiasma)的构想,这个词汇通常代表遗传学中交叉或是互换,在他的方案中体现为一个个的巧妙的交互点,使得建筑与城市自身的结构与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建筑结构的曲线隐隐与芬兰音乐厅相连,与此同时又背靠着海湾,为建筑未来沿海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而建筑特有的曲线划分出的部分水域形成了一个方形水池,在晴朗的气候里,如同明镜般反射着城市的周边环境,在可以让市民常年使用同时,也被作为了一个将博物馆与外部环境相连结的中介。
而室内空间的部分,弧线设计使水平的自然光线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入到建筑内部,使得 25 个展室均能获得自然采光。在空间的结构上,霍尔力求为建筑的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空间及环境体验。霍尔在设计上考虑到不同艺术家的不同风格,每一个展厅的结构都有着微妙的差异。它们的结构都近乎为常规的长方形,而总有一面墙是一道蜿蜒的曲线,这拱形的白色墙面为展品提供了一个“寂静却又戏剧化”的背景。霍尔形容道“这些展厅应是安静的,但不应死板”。整个建筑从总体布局到内部空间,都很好地体现了霍尔的“场所观”。这是一个属于“此时此地”的建筑,它与环境相互依存,同时共同生长,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整体。
而在赫尔辛基当代美术馆建成的近 10 年后,霍尔于 2003 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南京的珍珠园风景区内,开展了他在中国的第一个美术馆项目-四方当代美术馆,而这也是他在中国的第一个建筑作品。美术馆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下方深掩在暗色竹林间的花园墙壁,位于上方的平行透视空间,还有一部分地下空间。通过首层展厅笔直的电梯通道,参观者会进入二层蜿蜒的空中展廊,二层展廊悬浮在高空中继续沿顺时针方向展开,在到达观赏南京城远景的最佳视角处终止。
斯蒂文·霍尔,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2013 年竣工,四方当代美术馆|图片提供
下文将会从“诗画、颜色、光线、时间”这四个词汇为关键词展开对四方当代美术馆的介绍,同时也提到这些词汇在霍尔其他建筑作品中的体现。
【1.诗画】
四方当代美术馆设计的灵感源自于于霍尔对中国画的研究,他对于中西方绘画视角上的差异非常着迷,而当他站在南京城外的后山看到城市全景的一刻,带着对中国国画中“平行透视法”(parallel perspective)的思考,霍尔产生了最初的设计灵感。霍尔对于东方文化的情结是众所皆知的,从中国的古诗画,到日本的禅宗思想中的“侘寂”(wabi-sabi)。在后期对于成都“切片街区”的设计中,霍尔的灵感也是来自于杜甫写下的关于成都三池的诗歌。
回首霍尔历年的建筑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灵感都是来自于其他的艺术形式:诗歌、绘画或是小说。譬如霍尔早期的作品“渤·奥住宅”(Berkowitz-Odgis House),就是以《白鲸记》为灵感,建筑坐落在一处俯瞰大西洋的小山上,内部的充气骨架结构被翻到外部,使人不由联想到小说中的鲸骨棚屋;而在 2005 年他在比利时设计的“混合的帆”(Sail Hybrid),则以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壁画《一艘向美人鱼倾吐故事的帆船》为灵感。
【2.颜色】
四方当代美术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对于中国古画的研究,而建筑在色调上的呈现也遵循了山水画的风格,以黑白灰三色为主色调,三种颜色在建筑上产生协调的渐变。事实上,霍尔对中国古画的情结来自于他多年来对于水彩的运用。从 1977 年开始,每天早餐后的一副水彩设计草图是霍尔作为一个职业建筑师每天必做的功课,至今依旧如此。霍尔所有的设计草图都是由水彩绘成,并且所有初稿都是在他进行完场地考察之后,在现场或在很短的时间内绘制而成。霍尔对于水彩这个材料本身所具备的不稳定性非常着迷,与此同时还有材料的使用者需要对于自身直觉的信赖。水彩所产生的色彩渐变在霍尔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建筑评论家萨佛德·昆特(Sanford Kwinter)曾经这样形容霍尔的水彩设计稿:“自 7、80 年代开始,在一个绝大多数设计师建筑师都努力绘制出一份绝对精确的设计稿时,霍尔对于水彩的使用是一种对于传统学术派的抗拒,一个拒绝以一种理性和系统化的方式去看待空间的举动。在霍尔的建筑作品里,我们在那些流畅而不稳定的曲线中完全感受不到计算的存在,它们如此自然,这些曲线仿佛都是沿着自身的轨迹运动,在彼此相遇时必须要产生移位,而建筑仿佛是在这个自然运动的过程中诞生的。” 而这个形容不禁让人联想到绘制水彩画时, 墨汁自身难以被控制的流动姿态,而这种“自然产生的不稳定”正是霍尔对此材料迷恋的原因。
斯蒂文·霍尔水彩设计图手稿,四方当代美术馆|图片提供
【3. 光线】
在建筑中带入自然光线的变化是霍尔所有作品的特点。在四方当代美术馆中,一楼的顶部安装了很多的方形天窗,而二楼悬浮部分则采用开口更大的落地窗,成功地用光线塑造了空间氛围,并且把室外的风景也都融入室内。霍尔曾在《锚定》一书中写到:“没有光芒空间将会被遗忘。光所产生的阴影;光的方向;光的透明、半透明与不透明;光的折射与反射,所有这些条件交织在一起,将会重新定义一个空间。光使特定的空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在霍尔曾经为威尼斯电影剧场提交的设计方案中,太阳光可以透过中庭的缝隙射到院中的湖面上,流动的水和光线寓意着电影中虚幻的时间,与此同时,大厅里的日光象征着外界的时间。霍尔对光的巧妙运用让建筑与自身的特性相互呼应,空间仿佛被演变为电影中的虚幻产物。
【4.时间】
建筑与时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自诞生的那一刻就从不仅仅存在于现在时里,与之紧密关联的还有场地的过去的历史,以及这个建筑和周边区域共同的未来。深受建筑现象学理论影响的霍尔更是将这一点深揞于心,对于时间的多方位考量可以体现在他每件作品之中。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北京当代 MOMA 自开盘至今已经有近 5 个年头了,尽管北京的空气污染使得建筑本应鲜明的色彩在白天有些暗淡,然而在夜晚之时,夜色中的当代 MOMA 的灯光依旧是北京东二环最闪耀的一个地标。时间给园区内的水池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青苔色,而这与建筑自身的明亮色块和几何结构形成了微妙的差异。在后文的采访中,霍尔也提到在构想四方当代美术馆的设计初期,对于时间会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也都早就是在构想范围之内的,而霍尔也动情地构想了 10年之后再次返回四方当代美术馆参观的情景。
相信在这 10 年里,霍尔还会有更多新的作品诞生在中国。短短二十年间,我们的生活环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生着改变,形形色色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我们身边发芽,它们从极度荒诞,到极度不可思议的先进。倘若当下有更多的建筑创造者都能带着一份“场所观”去思考,都能像霍尔一样胸怀一份对于时间的尊重去面对一个建筑的诞生,我们的生活环境是否会与现在有所不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