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圈“科学怪人”王郁洋:其实所有模拟都是为了感受自然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4   浏览数:1328   最后更新:2013/12/07 13:35:40 by guest
[楼主] 蜜蜂窝 2013-12-05 10:05:41

作者: 李刚  来自: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导语:王郁洋,这个属于新一代运用新兴媒介进行创作的年轻艺术家,总是试图用新媒体介质和科学技术手段模拟自然和生命的灵魂。冰冷、人为的科技手段之下,是对自然和精神层面的思考,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很强的思辫性。在他的作品中,对自然、历史和现实中事件的重新呈现,是其作品的主题之一。

王郁洋




用现代科技的形式模拟自然之物,或者以科技手段赋予艺术以形式,炫耀还是反省?隔绝还是沟通?
赫哲族猎人德尔苏随阿尔谢尼耶夫的考察队一起,再一次踏上乌苏里地区考察之旅。

一行人搭乘雷厉号鱼雷艇前往吉基特湾。狂风大作之夜,海上波浪汹涌,鱼雷艇艰难行进。常年穿梭在乌苏里丛林中的德尔苏倒并不晕船,他坦然接受旅途中的颠簸与危险——“我明白,他的(鱼雷艇)今天大发脾气了。”

笃信原始民族宗教的老猎人秉持万物有灵的观念,动物、植物、石头、风、火,在他看来都与人一样,有着自己的脾性和喜好。来自现代世界的考察队队员们起初对德尔苏嘲讽频频,但最后都为这位“森林之子”与自然之间紧密而真挚的连接所打动、折服。

1907年的这次考察,被阿尔谢尼耶夫记录在《在乌苏里的莽林里》一书中,而德尔苏则成为叩问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形象。1975年,黑泽明将德尔苏的故事拍摄成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00余年之后,每个人都已经远离了德尔苏和他的丛林,但每个人心中依然活着一个德尔苏。

图为展览 “中国!中国!中国!”,意大利佛罗伦萨Palazzo Strozzi博物馆,2008年

当王郁洋的成名之作《人造月》垂落在西安世纪金花国际广场开阔的中庭,一万盏节能灯组合而成的直径达4米的满月,到底是在提醒人们科技之美和强大,还是透过它的庞大和过于炫目,来呈现科技对人的震慑乃至压迫?王郁洋说,自己更多的是想把“它的体量感和人对于强烈灯光的感受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人造月》等作品揭开“沉浸之境·系列主题艺术展”的帷幕之际,王郁洋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的王郁洋,对当代艺术的新媒介始终敏感,他经常综合使用绘画、装置、摄影、影像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对自然、历史和现实中事件的重新呈现,是其作品的主题之一。

用现代科技的形式模拟自然之物,或者以科技手段赋予艺术以形式,炫耀还是反省?隔绝还是沟通?我们和我们心中的德尔苏会有不同的答案。

呼吸——电视机2006,硅胶、马达、金属支架,70x50x48 厘米,2006年创作


它们会呼吸

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时,王郁洋开始介入老师张慧和其他一些亦师亦友的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展览。2006年,他结束了自己的人艺舞美设计师的生涯,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回归当代艺术。那一年,王郁洋开始了《呼吸》系列的创作。

硅胶、马达、金属支架构成了一个“占用我们生命大部分时间的生命体”——电视。马达让它呼吸,发出的声音与人近似。物会呼吸了,物就有了生命。这一逻辑仍不合常理,但足以将观者带入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领域——我们身边的各色物体,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惯常以为的被制造、被使用、被观看?它们独立存在的历程和与人互动过程中的作用,是否一直被忽视和误解?王郁样的这一系列作品还包括空调、提款机、书、一辆黑车和一个长方体。

如果呼吸还不够,那索性让物说话吧。王郁洋找到杭州磁带厂定制磁带,磁带在车间制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声音,被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待磁带生产完成,此前记录下的声音又被复制到磁带上。于是,这盘磁带拥有了自己的声音,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与现实。“像磁带、胶片、纸这些媒体,被制造出来都是为了记录‘他者’的声音、图像和文字,我通过这种方式,让它找回了作为一个独立存在个体的完全自我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权利。”王郁洋说。

说,磁带、卡座播放机、音箱,声音时长58分27秒,2010年创作


与作品《说》类似的,还有《述——一榨纸》。构树皮纸旧时在云南腾冲被当作甲马纸,用于祭神、祭祖、画符、建房、出行、魂葬等仪式,一榨纸是其传统的生产单位,大约1000张。与《说》的方式类似,艺术家在定制的手工抄纸被生产时,用数字录像设备记录下整个生产过程,之后,录像资料被逐帧生成为画面,印刷到定制的手工抄纸上。如此,纸上呈现的图案,也正是其自身经历的记录。

述——一榨纸,175小时11分37秒纪录片生成的15136728张图片、901张构树皮纸、铁板、钢管、磁铁,484x1078x5 厘米,2013年创作


对物体独立存在与表达的探索,与对物体与人互动关系的探索一同进行。

王郁洋2009年的作品《电》,是他在思考一个无法实现的想法时,通过电路板将脑部产生的电导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存储在电池里。于是,这块电池里就拥有了一个他无法实现的想法,“电池也便拥有了一种精神力量,这样物与人的精神就结合到了一起。”这一作品基于一个现场行为,空想了两个小时之后,电池就留在那,替代了艺术家的存在,“这个作品完全合乎科学和理性的制作标准。”

人与物的互动借由科技手段,从物质层面抵达精神层面,再由此出发重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

电,时长55分50秒+特定空间场所的食物装置,2007年创作


认知的局限

2007年,王郁洋以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的实况录像为范本,进行了一次尽可能逼真的模仿。搭建场景、设置灯光以原录像为准,各类道具和服装的制作也都严格按照录像中的实物进行,摄影师根据原录像的画面安排机位,演员按照原录像中的记录表演。

这一名为《再造登月》的作品展览时,现场布置得宛如科技馆,“科技馆的空间令观众相信这里所展示的任何东西,是灌输所谓的知识和事实的一个空间。”王郁洋说。现场,一边播放登月实况录像,另一边则播放王郁洋的再造登月。同时通过互动装置和道具展示,观众可以进一步感受登月现场,学习知识,如科技馆一般的展示与教化功能进一步达成。

再造登月之一,玻璃展柜、宇航服、脉搏和心脏监控仪、摄像头、电脑、煤渣,1分18秒,2007年创作


王郁洋通过这个作品质疑影像的真实性,质疑“亲眼所见”的真实性,同时进一步拓展到质疑科技、历史和政治的真实性。在他看来,阿波罗11号的登月,代表的是人类科技的成就,以这一事件作为质疑与反思的出发点,也就具有了普世的意味。

去年上海双年展,王郁洋的作品《光,像羽毛一样从空中飘落》同样挑战了人们的认知。他将作品名称这句话作为计算机算法定义并编写,之后进行运算生成,也就是用电脑虚拟了一个近乎真实的空间中羽毛飘落的样态。计算机生成的第一个羽毛飘落轨迹模型,被以实际尺寸制造并陈列在现场,只不过羽毛被灯管替代。一旁,计算机继续完成其他可能性的运算,并在显示屏上将它们不断展示出来,观众可以通过屏幕看到不断生成的轨迹,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只是,永远不会有人看到所有的轨迹,而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现场以实物形式展示的第一个轨迹模型。

光,像羽毛一样从空中飘落,LED灯管、电脑,尺寸可变,2012年创作


“以往,艺术家的作品完成之后固定在那,这样这个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就死在那里了。但这个作品除了现场搭建的雕塑,还可以让观众不断看到最新生成的轨迹,是一个活的过程的展示,呈现出死与活的对比。”这里的死与活,同样可以用来诘问人们的认知,当认知停留在某一点不再继续,我们都将错过新的变化,而更可悲的是,人们对此无能为力。

以科技手段揭露传统展示方式与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开启的空间已经不局限于艺术创作本身。

王郁洋的作品中,还有一些颇有现代主义气息的雕塑。当然可以说它们很艺术,但它们又的确更应该被称为是科技的产物——这组物体的造型出自雷达反射专业的博士,而这些具有审美意义的造型,在雷达反射领域恰恰是在视觉上不存在的。

隐形雕塑,装置,2010年创作


雷达波反射回来才能辨识物体的样貌,而这些设计的原本目的是将雷达波折射出去,是反雷达的——它们是为看不见而做的。当观众来到现场欣赏这些造型时,他们其实是在欣赏一种不想被看见的“反看见”的东西。“这是对现代主义审美的疑问和悖论。”王郁洋说,雷达是为了突破人眼的限制而产生的科技手段,目的是让人看得更清楚,是视觉的延展,“这些作品是反视觉的,但在展厅,他们又借由观众的视觉欣赏达成了实实在在的雕塑的功用。”

不仅是审美倾向,连看与被看居然也成为可以呈现于作品展示出来的悖论,视觉艺术的讨论可以拓展抵达的空间,远比我们日常体验中的深远辽阔。
年迈的德尔苏不习惯城市的生存规则,重返森林,但他长眠之地的茂密丛林,不久之后就被现代城镇与采石场吞噬。王郁洋心中的那个德尔苏,已经没有森林之子的单纯与执拗,但他同样将在困惑中继续探求。
[沙发:1楼] guest 2013-12-05 11:24:26
典型的智障, 现在是什么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了。
[板凳:2楼] guest 2013-12-05 17:15:13
乏味,牵强,低能,没感觉
[地板:3楼] guest 2013-12-06 09:22:36
学习西方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4楼] guest 2013-12-07 13:35:40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