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太阳
发起人:顾灵GL  回复数:3   浏览数:1253   最后更新:2013/11/08 16:58:41 by guest
[楼主] 顾灵GL 2013-11-05 10:03:25

来源:艺术时代 文/顾灵  图/视界艺术中心

林科 Today 展览现场


太阳
展览时间:2013年8月3日-9月5日
展览地点:视界艺术中心(上海)
文/顾灵 图/视界艺术中心


视界艺术中心的最新项目《太阳》汇集了总共25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19位创作了新作。项目在上海逾40摄氏度的八月天展开,由两个群展与三场公共活动组成。

《身体之外的能量》是来自北京的艺术家徐渠此次的参展作品,他以印有太阳照耀光晕的画面将整面墙包起,太阳的位置挖空为一个圆形,观众可以拾级而上,沿着简易的铁制梯爬到太阳的位置俯瞰展厅,俨然变身为太阳成为发光体。这件应题之作将全场的作品带动起来,造出一个切身可感的能量场。能量是年轻艺术家更易采用的词,映射着他们的活力,正如在同一面墙上展出的林科的装置《Today》(今天)。机械抖动虽是由于技术问题而阴差阳错的效果,却也引人遐思地象征了不稳定的、转瞬即逝、自我重复的当下。

徐喆的录像《等候一只期待进化的鸟》录制了他用高反光的彩色透明有机玻璃制作的带有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鸟窝”被置于花园树顶的一天。这件本应在James Cohan画廊的花园中长期放置实物的作品因画廊最终退出项目而以录像的形式展出,因而本为艺术家所期待的长期观察过程在这次的作品呈现中隐形。李燎的参展录像记录了艺术家在长途列车上花了3小时后闭眼背诵全是职业操作用语的《列车塞拉门安全操作规程》。这一行为提炼出日常生活的百无聊赖与疲惫无用的无可奈何,把重复、记住作为其调侃日常荒诞的简单动作,却发人深思。

《太阳》与大多数人数众多的群展类似,主题只为气氛,作品各说各话。不过它有难得之处,在于两点:其一、参展艺术家集合了北京、武汉、上海、杭州等多地艺术家,这样的组合在上海可算少见,他们各自所处的不同的生活环境及艺术圈对其创作的影响竟在展览中读出端倪;其二、与其一相关,有的参展艺术家偏向从艺术史及艺术专业的角度出发探讨问题,如郭鸿蔚、陆平原、李富春等,有的则从生活出发、不拘于所谓艺术性的叙述或表达方式,如上文提到的徐喆、李燎,对他们而言,录像只是单纯的记录与展示方式,还有正在进行《仇庄项目》的李牧等。这些创作初衷与方法上的差别在此次展览中体现得颇为明显,且同样引发了艺术家之间的相互探讨。作为一个由艺术家自主发起的项目,《太阳》没有策展人;除了标题之外,亦无明确的策划主题,而是由陈勇为、吴鼎等五位艺术家及策划人担当协调员的角色,负责邀请艺术家、沟通协调与现场布展方面的技术性协助工作;基本上所有的参展艺术家都自行决定展出哪件作品及如何展出等。对于参与到此次项目的人而言,它更多提供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并随着在民生美术馆举行的三场公众活动达成针对性的深化。

《太阳》的第二场展览在首场之后两周开幕,主要聚集了叶凌瀚、张乐华等五位艺术家的影像创作,在视界艺术的另一空间呈现。

徐渠 《身体之外的能量》 1060×650cm 装置 数码喷绘、铁制梯子等 2013年

[沙发:1楼] guest 2013-11-06 22:50:07
其他艺术家的图呢
[板凳:2楼] guest 2013-11-08 13:16:14
[地板:3楼] guest 2013-11-08 16:58:41
小学生流水账,呵呵这个丑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