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社区实践:从公社到生态村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0   浏览数:1869   最后更新:2013/10/14 16:51:32 by 宁静海
[楼主] 宁静海 2013-10-14 16:51:32


来源:南都周刊


另类社区实践:从公社到生态村
带有“知识分子乌托邦情结”的乡村建设运动曾让皖南小村庄声名远扬


<p>    1 1975年的虹谷社区,Bill Holloway和Carol Parkinson以及他们的第一个孩子。</p>

 1 1975年的虹谷社区,Bill Holloway和Carol Parkinson以及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p>    2 20世纪70年代的复兴社区,麦垛。</p>

   2 20世纪70年代的复兴社区,麦垛。


<p>    3 Robin在介绍参与创建的新西兰大城市奥克兰西郊的地歌生态社区。</p>

   3 Robin在介绍参与创建的新西兰大城市奥克兰西郊的地歌生态社区。


<p>    4 9月15日,欧宁在做“寻找乌托邦:从公社到生态村”的演讲。</p><p>    南都记者 吴珊 摄(翻拍)</p>

   4 9月15日,欧宁在做“寻找乌托邦:从公社到生态村”的演讲。

   南都记者 吴珊 摄(翻拍)



   南都记者 吴珊


   2011年在皖南碧山村启动“碧山计划”的欧宁,近期又带队去新西兰遍访“另类社区”,自上世纪70年代新西兰开始的“回归土地”运动,和美国的运动相呼应。早期由嬉皮士们建立的另类社区如何形成生态环保、合作居住和直接民主的观念?早期的公社又如何渐渐演变为今天的生态村?新西兰“理想社区”的践行者R obin和R obert,及推出的新杂志《V E C O》试图给出答案。


“碧山计划”的乡村乌托邦


   9月15日,一场关于“另类社区实践”的聚会在北京万科大都会进行。艺术家欧宁、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创始人石嫣,和新西兰远道而来的地歌生态社区创始人R obinA lison、虹谷社区参与者R obertJenkins相遇。分享会打出了“从公社到生态村”的时髦标题,高悬在北京东区中心地带的这个玻璃空间,这里塞满了各种型号的新老嬉皮士们。


   今年4月10日,欧宁把自己在北京的家什塞进几十个大纸箱,用大卡车拉到了安徽黟县碧山村的新家,正式成为一个碧山“村民”。在那里等着他的,还有诗人朋友们左靖和郑小光、韩玉夫妇。2011年,他和左靖在碧山村开启“碧山计划”,“知识分子应离城返乡、回归历史”,带有“知识分子乌托邦情结”的乡村建设运动随后让这个小村庄声名远扬。


   2002年以来,欧宁还在广州的三元里和北京的大栅栏拍摄纪录片。对广州三元里这些“城中村”的研究,使他意识到“中国的问题并非完全是都市问题,而是都市和农村的一体两面”。他和左靖是从广东和安徽的农村走出来的,通过诗歌在上世纪90年代结识,在回到碧山村之前,主要的工作方向还是包括设计、电影、纪录片和诗歌在内的城市文化。


   左靖拍独立电影,也做当代艺术评论,“当代艺术都集中在大城市,那对于乡村来说,当代艺术意味着什么呢?”他忘不了10年前贾樟柯的一句话:“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的盆景,不是真实的中国。”


   2005年,欧宁和左靖开始研究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翻看晏阳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的传记。欧宁还远赴日本、泰国,考察那里的知识分子如何开展乡建。然后在云南、四川、江苏、河南、河北等地的农村寻找落脚点。


   2011年6月5日,安徽黟县的这个叫碧山的小村子,进入了广州时代美术馆的展厅,开启的“碧山计划”将由欧宁和左靖引领着一帮艺术家,尝试用再生当地民艺的方式,恢复当地的公共文化生活。“它是在救活农村,其实也是在救活我自己。”欧宁说。其时这个800多户人家、2000多人口的村子,和其他中国的农村一样,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


   当年8月25日,欧宁、左靖精心筹划的第一届“碧山丰年庆”,在手工艺市集、传统仪式和给孩子的现代诗启蒙中开幕。这个乡村嘉年华也吸引来很多设计师、歌手、诗人和作家。但热闹过后,横亘在艺术家和村民之间的陌生感似乎并未消除。

   去年第二届丰年庆被紧急叫停,今年第三届又陷入了资金匮乏,左靖不得不承认,“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知识分子其实很弱势,对于乡村建设这样的社会议题,我们能做的其实很有限。”

   “到丛林中去!”

   9月15日的“另类社区实践”研讨会,还推出了欧宁主编的一本新杂志。《寻找乌托邦》,欧宁为这本名为《V ECO》的主打生态建筑和可持续社区的读物开篇撰文。此前的几个月,他带领编辑团队去遍访了新西兰的另类社区,收集自上世纪70年代新西兰开始的“回归土地”运动的历史,书写早期由嬉皮士们建立的另类社区如何形成生态环保、合作居住和直接民主的观念,早期的公社又如何渐渐演变为今天的生态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能源危机、越南战争导致的社会失败感等,引发人们向往自然和农村,寻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可公平分享社会资源甚至展开民主实验的另类生活方式,由此催生出风行一时的“回归土地”运动(B ack- to- the- landM ovem ent)。这一运动主张离城学农,在可共享产权的土地上进行环境友善式的耕作和放牧,在远离尘嚣的大自然中生养下一代,以直接民主方式培育和运作小型社区,把头脑中的乌托邦付诸实践。它和以嬉皮士为主体的反文化(C ounterculture)运动互有重合,与平权运动、环保运动一起构成了六七十年代席卷美国的社运热浪,并很快向世界其它地区扩散。


   因为天堂般的自然条件、廉价的土地和开明政府的支持,新西兰爆发了比美国更深入、更广泛也更持久的“回归土地”运动。和美国一样,那时很多新西兰的中产阶级年轻人,马上要从校园毕业,他们不想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到大公司上班,在城市中置业和成家,他们向往和主流价值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在那个时代,A lternative(另类)是他们的关键词,Go Bush!(到丛林中去!)是他们发明的更有新西兰特色的“回归土地”的口号。大批年轻人自发到偏远山区或平原农村地区合作购地,成立公社,进行共享产权(Shared Ow nership)和共识民主(Consen-sus Dem ocracy)的实验。在上世纪90年代后,这些带有嬉皮风格的公社实验进一步吸纳了新出现的永续农业(Perm aculture)和合作居住(Co-housing)的观念,慢慢演变成针对今日全球环境议题的生态村实践。


   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也曾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本非常精美的出版物《全球目录》,那是我们这代人的圣经之一,它就像今天Google的纸本形式,但比G oogle早了35年。”


   这本美国“回归土地”运动的“圣经”,由生物学家Stew art Brand创办于1968年,定期推介各种产品如衣服、书籍、工具、机械、植物种子等,涉及社会和自然系统的学习、土地使用、住宅和园艺、工业和手工艺、社会交流、社区建设、流浪装备、自我教育等领域,帮助读者自己动手去发展富于创意并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人生活。这个严格筛选的百科全书式的“工具箱”试图改变美国的工业生产方式和消费者习惯,也把这个运动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推向高峰。1972年,新西兰也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全球目录》。


新西兰:从公社到生态村


   “从公社到生态村”研讨会上第一次到访北京的R obert和R obin,正好代表了新西兰另类社区的两个时代。


   今天已经有些大腹便便的老嬉皮士Robert,三四十年前在黄金湾地区参与新西兰的另类社区运动时,还是个在森林里骑摩托车的长发帅哥。1974年,这个与世隔绝的荒僻之地被一对来自美国的年轻人Jim和Lynn发现,和另两对新西兰年轻人一起买下来,建造他们的嬉皮公社梦想。


   1988年R obert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在车祸中丧生,他在这场磨难后和后来的伴侣A nneT aylor入住虹谷社区,成为永久持股成员。今天虹谷社区除了10名持股成员外,还有12个非成员住户。住在河谷高地的社区成员Sim onJones认为,虹谷社区之所以可以维持到现在近40年,最大的原因是当初制定的社区组织架构:注册公司、公平持股、共享地权、共识决策。“尽管如此,我的女儿走出虹谷之后也没有再回来。”R obert有些沮丧地说,“虹谷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对此,地歌生态社区的创始人R obin则显得更为乐观。地歌社区坐落在新西兰的大城市奥克兰的西郊,2000年动工兴建,2008年完成了含有32户住宅、一幢社区中心及公共花园、池塘和果园的工程。“和偏处农村的社区不同,这是一个在大都市地区进行共同生活实验的社区。”Robin说。


   社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聘请专业建筑师Bill A lgie担任,R obin负责工程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社区以可持续生态为核心理念,在建筑、设施、规划等方面融合了不少传统的节能方法,也吸纳了很多新的环保技术。


   地歌社区成立以“新西兰共享住宅有限公司”的法人资格进行运作,对新成员的加入非常开放,不像别的社区那么严格,只要买房或租房就可以加入。Robin是法人代表,实际上担当着社区领导者的角色。它还成立信托基金来管理社区财富,成员共享产权。


   在新西兰的理想社区普遍采用的共识决策之外,地歌社区还引入了美国一些共同社区所发明的色卡表决方法。它最为人所称道的永续农业,通过生态环保的设计和工程,把建筑、社区和农业结合成一个和谐永续的生活系统。而源自欧洲的合作居住,即共享厨房、餐厅、洗衣房、图书室、儿童玩乐设施、花园等,定期聚餐、开会、讨论社区内事务,也在地歌社区开始了新西兰的第一次实践,也是最成功的个案。


   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回归土地”热潮中,19岁的R obin也开始了第一次的公社生活经验。1977年她离开新西兰前往澳大利亚、南美和欧洲游历3年,回国后攻读建筑学成为建筑师,同时结婚抚养两个孩子。后来她在书店看到了那本美国建筑师夫妇撰写的《合作居住:探索我们自己当代的居住之路》,唤醒了年轻时的冲动,这本书被视为合作居住运动的“圣经”。


   1992年,她参加了新西兰国内一年两次的“良心政治”集会,认识了不少关注社会公正、环境保护、家庭教育和社区建设的朋友,开始有了创建一个生态村的想法。1999年她终于和这帮志同道合者在兰努伊找到了一片4英亩的老果园,第二年地歌生态社区开始动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