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主场新闻” 新艺术媒体的危与机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0   浏览数:2452   最后更新:2013/09/11 10:56:19 by 灰常灰
[楼主] 灰常灰 2013-09-11 10:56:19

来源:今艺术 文:杨天帅

跟台湾的朋友谈到这现象,对方往往会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确是事实无疑:香港并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视觉艺术杂誌。实际上就连广义的文化艺术媒体,也是屈指可数。


对,香港艺术市场是愈来愈蓬勃没错,但说到媒体,就是如此贫乏。这种艺术生态无疑奇怪,但与此同时,恐怕香港人也会觉得「典藏」竟可细分为《今艺术》、《古美术》、《典藏投资》、《小典藏》、《Yishu》……非常、非常奇怪。


分成这么多本刊物,真有相应的读者和广告吗?这是(务实或功利的)香港人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因為这两项元素不足,香港的艺术媒体才会如此柜乏。艺术媒体柜乏,读者群与广告客户群便建立不起来,又令媒体更难维生,於是构成了整个生态的恶性循环。


文化媒体在香港的匮乏


今年7月,我在「亚洲艺术文献库(AAA)的开放周末2013」活动中,策画了一个名為「驻场记者@AAA」的工作坊。我和几位文化媒体工作者,把工作地点从各自的报社或杂誌社,转移到AAA,尝试探索当几名文化记者聚首一堂,利用AAA的资源工作,是否会擦出甚麼特别的火花。


老实说,火花什么的,其实没有。倒是最后的分享会不无意外惊喜。来自各大报章、杂志、电视台等的文化媒体工作者、艺评家、艺术家共数十人,竟然难得聚首,认真讨论起文化媒体生态来了。这在生活各有各忙的香港,是一件极难得的事。当然他们并不是为了我而来的,而是想藉这个机会,梳理我们的文化媒体生态,到底出了甚么问题。


当时我们谈到,现时香港报章的文化新闻及评论,非常贫乏。广义的「文化媒体」已经是很难得的事,若说「视觉艺术」专门刊物,除了一本以节目介绍為主的英文小刊物《PIPIELINE》外,据我所知完全没有。


许多报纸如《经济日报》、《明报》、《苹果日报》等,大约每周有一页文化消息报导,艺术形式并无固定,可以是文学、戏剧、音乐、视觉艺术,不一而足。然而它们的报导均以软新闻(Soft news)形式进行,真正从硬新闻(Hard news)角度切入文化消息的,只有英文报章《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文化杂誌方面,则有《三角志》、香港艺术中心出版的《艺讯》,以及由台湾人樊婉贞创办的《ART PLUS》和《a.m. post》等。部分刊物如《TIMEOUT》及由张铁志任总编辑的《号外》,虽不完全是文化媒体且同时重视消费休閒新闻,然而其在文化圈的影响力也不小。


有趣的是,参与亚洲艺术文献库讨论的媒体工作者中,有不少曾经在《信报》工作。大约在五到十年前,香港《信报》的文化版面,曾经是业界公认的文化论坛。上至政策优劣,下至作品批评,文化人都会选择在《信报》发表意见,笔桿疾射而出的炮弹,你来我往,扬起漫天硝烟。最乐见这种场面的,当然是编辑,然后就是读者了。


后来因为报纸易主,加上种种人事问题,《信报》在香港文化圈的地位,逐渐下降。从那时候开始,香港便一直没有一份足以称为文化艺术圈聚集点的媒体。也是在这段日子,即大约三、四年前吧,我加入了《信报》,担任文化版记者的工作,直至半年前离开,转到《主场艺术》。


搭架香港艺文的公共论坛


《主场艺术》是新媒体《主场新闻》一部分—「新」,既指它仅成立一年,也指它的非传统营运模式。这裡的编辑,无论是政治、社会、经济还是文化,职衔英译都不叫EDITOR,而借用艺术策展的CURATOR,意味我们的重心不放在「创造资讯」,而在如何把网络上已有的、散乱的资讯分类、选取、排列、呈现,一如策展人处理艺术品那样。


这种崭新经营模式,与强调资讯提供者等同接收者的WEB 2.0,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主场艺术》是纯网络媒体,好一部分读者源於社群网络的「讚好」与「分享」。愈多人讚好、回应的文章,在Facebook一类网站的流传便愈广。这意味公眾反应决定了一篇文章的曝光率;另一方面,编辑也会主动在网上寻找有价值的文章及资讯,利用《主场艺术》的平台转载、发表。


这种模式,有好有坏。好处之一,是它能够有效发布艺术资讯。你知道,社会上有很大部分人,其实是从来不看艺文消息的。他们买报纸,但会丢掉艺文版面;买杂誌,但不碰艺文刊物。而《主场艺术》则能够让这些「冷门」的艺文消息,直接透过社群网络,走进大眾视线。与此同时,它亦打破了只有意见领袖或「圈内人」才能发表言论的界限,以让艺文媒体民主化,寻求「专家」以外的更多论述。当然,无须印刷成本,亦令亟需长篇幅的艺文内容不必担心版面不足。


然而新艺术媒体的问题亦有两点。第一是资讯流通过於碎片化。比方说, 《主场艺术》刊登了不少关於「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的文章,当中不仅有报导、图辑、评论外,甚至包括深度分析,如台湾博客熊月禽的〈再看威尼斯台湾馆外籍艺术家争议〉。


然而这些文章之间的连繫,却难於网站呈现。报章杂誌的版面设计,不仅是為了美观,更是為反映不同文章之间的连带关系。执起一本《典藏.今艺术》,读者能够得到的,不仅是资讯本身,更是多项资讯组合起来的生态面貌。这一面貌,是透过社群网络阅读《主场艺术》个别篇章的读者无法得到的。


另一问题如下:文章的价值,是否能够以讚好及分享人数衡量呢?一篇深入的威尼斯双年展评论文章,与一篇猫猫玩耍可爱图片集,做為普通读者到底会在哪一篇按「like」呢?而「like」的魔力,确实是不容小覷的──写文章的人,或多或少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接触到更多读者。这其实也不是坏事,但假若文章只為博得读者好感而写,真正重要的讨论,也就无法生存了。


《主场艺术》在今年8月9日啟用的新版面,即為针对上述问题而设计。一方面,置於版面中央的「话题焦点」為约两周更换一次的专题讨论,由编辑拟定讨论题目,广邀各方撰写文章,发表意见。比方说在7月中,香港曾发生发展商信和集团取消「城乡共生艺术展」事件,《主场艺术》便结集了近20篇文章,把讨论从单一事件扩阔至议题层次:有人谈了艺术与商业赞助的角力;有人研究城市、乡村及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人谈欧寧的「碧山共同体」;有人谈台北的宝藏巖国际艺术村;有人张贴轻鬆的日本稻田艺术节图片;有人回顾浪漫主义鼻祖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对乡郊的厚爱;有人甚至把话题牵引到1960年代美国的「回归土地运动」(back to the land movement)。


「话题焦点」部分,让《主场艺术》内容在百家争鸣的同时,能够汇聚成流 也确保重要的讨论,不会在社群媒体的「讚好压力」下消失。与此同时,《主场艺术》的「开放平台」部分,则容许读者自由投稿,发表意见,确保《主场新闻》艺术版的议题辩论,不会限制在一小撮人之中。


辩论对艺术文化发展是何其重要,歷史已有证明,不必多谈。而《主场艺术》整个设计的最终目标,正是让一度消失的香港艺术文化公共论坛,重现眼前。


我们会成功吗?不知道。这甚至不是一年半载能够知道的事。我们能够做的,就只有默默耕耘,在目光所及的环境下,做到最好,仅此而已。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