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之后是什么?
发起人:cherlen  回复数:0   浏览数:2308   最后更新:2007/02/01 02:07:00 by
[楼主] cherlen 2007-02-01 02:07:00
“宫外孕”之后是什么?
       

  不久前,接到曾蒙兄mail来的一些关于荒原近作的材料,由于离京路上一直没有网络,不便回复,遂于即日返回东南前线使得静心翻阅,在此拙出文字以为一些见解于荒原兄。
  “八五”以后的中国现代艺术的活跃在整个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中蹦然而出,所以有了知识分子画家们新兴的一段时期,直至1989年美术馆的那两声枪响让近乎所有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画家们的理想在这个原本荒瘠的土壤中再次湮灭。这种湮灭在我看来则是历史的必然,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国体政体之中都一样存在的。由此我开始怀疑过知识分子画家们所谓的政治关于与民族情感。当然,先撇开绘画本身的艺术性来看待画面,我们确实被震慑过,然而这种震慑早已随着圆明园画家村的变迁而淡逝,没有人能够去重新建立起一个属于过去时代特征的文化氛围,我们需要的是这个时代的艺术。
  我对政治题材的讽喻,民族情感的担忧也很强烈的出现过,在“宫外孕”系列的辅助材料中,我确实看到了一种80年代知识分子的情怀,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担忧,然而画面本身给出的色彩却失去了一种能够激起共鸣的冲突与矛盾,绘画仅仅成了一种单纯的“讽喻”状态,对于绘画技巧和语言也早已经不新颖了,倒是让我有点担忧这样的“忧虑”。
  不论如何,运动的年代已经成了历史。我们需要的是借鉴和发现,对当今时代问题给出一个新的理解与提出,从画面语言,从绘画技巧,从艺术家情绪,从时代特征等等出发,给出一个属于与时代公众相关的“话题”,这“话题”同样具备一种分量,是来自时代民众给予的。
  我曾经对“宋庄”的理想抱有很强烈的幻想,可是经历两届艺术节之后,以及促进会的出现,让这样幻想瞬间破灭。不是抱怨活动与组织本身的质量,而是怀疑这样的组织群落本身是否具备某种声音的共性。作为个体艺术家,那种有艺术表现技巧的哲人有意识的群落出现在一个本身就不协调的京郊村落里,那种聚居,那种密集,以及如今那种心态,让我们怀疑宋庄艺术系统是否出现严重问题。当然,重要的是艺术家!
  当代性与全球化的出现不是那些购买旅游纪念品的老外三三两两在艺术区闲逛就能标志的,我也相信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具备某种超强的融合与吸纳外来文化的功夫,但是在不断深入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难道仅仅用一种过时的形式和手段来表述我们理解的当代,难道要重新讲述过时的理想情节,于此表示抱歉,我不苟同。
  回到荒原兄作品来看,荒原的那种率真与执着确实让小弟佩服,作品的有意识的民族色彩的交融,作品构图的理想布局,“毛”形象的个体理解都让画面在今天看来有一种深刻的记忆,意义是必然的。可是我的忧虑却是之后的话题。
  “宫外孕”之后,我们到底要干什么!

                              纪旺
                              2007-2-1
                                                          写于东南前线
怀疑批评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