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伟:为什么要谈“中国”,现在?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0   浏览数:1433   最后更新:2013/08/02 10:28:17 by 灰常灰
[楼主] 灰常灰 2013-08-02 10:28:17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汪建伟


汪建伟  “黄灯”第一章节《用赝品等待》  摄影  2011

汪建伟  “黄灯”第一章节《用赝品等待》  摄影  2011


我尽量避免陷入某种中国内部话题的评论中去,指出在那些关于中国的报道中有更深刻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何种原因未被充分认识,或者提供某种更为有说服力的独家材料,以证明在某个地方还隐藏着尚未发现的秘密……。相反,我的兴趣在于这些充满了正确的话语为什么会如此的流通?为什么“中国”可以作为一个全能的话题?这个话题被如此频繁的使用,而除了拥护与反对之外没有其它的声音? 仔细的阅读这些声音,一个以地区的特殊性命名的话语被逐渐地描述出来,它们似乎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一方倾向用数字和视觉来建立新的景观社会,这些数据被分配在可以显现“进步”的方面;钢铁和水泥的增长速度;公路的延长与房屋的面积;购买各种昂贵的奢侈品;以及充满了诱惑的市场购买力(最有说服力的是不断地展示一次性购买数量巨大的飞行器的能力),各种交易的数量、价格、额度等都成为了证据,证明一个“新世界秩序”的产生。与此同时,各种充满娱乐与传奇的视觉版本被制造出来,进一步作为那些抽象数字的填充物,使想象变成了可以看见的现实,财富被认为是建立自信心的最佳途径。

最近,这种疯狂开始蔓延到文化的领域,艺术被拖入到市场价值中去重新认识,新的标准如同新经济奇迹在中国任何领域都发生过那样,艺术成为财富争夺的对象,它被用市场方式重新排列、组合,使艺术也成为了新的经济点。在这个新的价值系统中,话语的支配权被财产独家垄断。

另一方则倾向制造一个“中国盒子”,“中国盒子”被安排在不同的领域和场合,这种按照某种“异类”组织的现场,中国被封闭在一个特殊的容器内,并强化这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让中国可以单独从世界中被抽象出来,成为一个与外部世界隔断的对象,并由此派生出了特殊的标准价值,以及特殊的文化判断方式。两种方法使用同样的素材但产生了各自正确性的“中国概念”,而最终被交叉出一个中国特殊的现实!这个“非常的现实”使我们只能以道德的标准去承受,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现实”大于一切,并有各种强烈的理由证明它的唯一性,关于“现实”的话语支配着思想、知识,甚至科学,在“现实”的逼迫下,其它都变得滑稽可笑,甚至可怜,同时“现实”使所有的思想与知识变得功利,我们已经丧失了有“其他”言说的可能性,我们没有科学问题,也没有各种知识结构与社会学意义的问题可以讨论,站在双方的立场,我们除了“现实”问题别的无话可说。现在,“他们”让我们开始谈艺术问题,但是它要不是被放入市场消息中被喝彩或嘲弄,要不就是被作为特殊政治问题的反映材料,最终“现实”成为控制思想的工具。

当在我们身处这个被各种正确与谎言支配的现实面前,我希望保持一种正常的判断——既不相信一个以大多数为名而自然成为的真理,也不是简单的成为某一方的拥护者。

我们可以对任何企图支配性的话语说再见!向“中国问题”说再见?

作于2008年2月

——《当代艺术家丛书》吕澎主编  四川美术出版社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