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沃霍尔拉下神坛?除非资本主义走到尽头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0   浏览数:1751   最后更新:2013/07/23 00:07:21 by 灰常灰
[楼主] 灰常灰 2013-07-23 00:07:21

来源:译言网


原文标题:昔日工厂,今仍造梦 ——安迪·沃霍尔的生前身后名

作者:亚历克斯·尼德姆

来源:英国《卫报》


1987年2月22日,一次胆囊炎常规手术意外夺去了安迪·沃霍尔的生命。然而二十五年过去了,他却从未走出大众的视线。他不仅以高达市场份额六分之一的作品销量引领着当代艺术界,还对顶尖艺术和流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难怪,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曾借王尔德之言,说他是“没有秘密的斯芬克斯”。

沃霍尔的作品总是被频繁展出。本周,他的作品展刚刚在英国苏塞克斯的德拉沃尔美术馆落幕;伦敦的达利齐画廊就在筹备今夏的沃霍尔专场了。受他影响的艺术家更是不胜枚举。下个月即将在白教堂画廊举办个人回顾展的吉莉安·韦尔林,就曾在一张旧照里把自己打扮得酷似安迪·沃霍尔。无独有偶,杰里米·戴勒也在筹划即将开幕的个人回顾展。而早在1986年的夏天,他就开始在著名的开放型工作室“工厂”里打拼,那里是美国先锋艺术和社交圈的中心,各类艺术家、明星都曾在“工厂”内自由创作,寻求发展。

“我觉得沃霍尔彻底改变了电影、尤其是纪录片,他开创了这个领域的先河。”韦尔林说,“他擅用长镜头,喜欢即兴创作,用戏谑嘲讽的方式在虚幻和现实之间探索,为我们观察事物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从金宝汤罐头到洗衣粉盒子,现代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无一不可化身为艺术——沃霍尔这一极富变革性的想法震撼了60年代的艺术界。文化史学家琼·塞维奇回忆道:“1989年,我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参观他的回顾展。当走进六十年代展厅时,偌大的房间里呈现的都是美国的千姿百态。金钱、性爱、名声和死亡——沃霍尔不仅仅归纳和定义了这个世界,还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将我们如今所处的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针对知名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特所说的沃霍尔重名利、对艺术创作缺乏感情、作品平庸且千篇一律、像“粗糙打磨的镜子”,琼·塞维奇这样为沃霍尔正名:“或许有人觉得他冷酷无情、漫不经心,可如果你看了整个《玛丽莲·梦露》和《橙色灾难》系列,那种综合效应可谓惊人的强大,何止是一面镜子就能形容的。”

沃霍尔在艺术界涉猎之广,可谓无孔不入。真正使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莫过于那些五花八门的头衔了。正如韦尔林所说:“沃霍尔给太多东西贴上了个醒目的个人标签,而那些东西远远超出了他实际所做的。”除绘画外,他执导了一系列实验电影:记录工作室助手睡觉或吸毒的状态,甚至是题材相当大胆的性爱情节,片名《口交》直言不讳;他还创办了《闲言风语》杂志,专门刊登演艺界名流的访谈。此外,他还曾为地下丝绒乐队设计首张专辑的封面,也撰写或口授过大量的私人日记,并且还将大批日后大红大紫的明星招致麾下,作为作品的主题,他们当时或是为了追名逐利,或只为感受艺术氛围。

泰特现代美术馆的电影馆长斯图亚特·卡莫说,沃霍尔的“工厂”以类似社会实验的方式将背景各异的人融合在一起。“一个瓦莱丽·苏连娜[1]并不足为奇——‘工厂’里有德国的伯爵夫人,也有包厘街来的流浪汉,还有怀揣着梦想从郊区来纽约打拼的艺术家。”杰里米·戴勒回想起他初来乍到的情景,光是“工厂”里花样繁多的活动就让自己激动不已。那一刻,德勒发现这所有的一切并非归功于“一家公司或大型企业”,而仅仅是一个人——沃霍尔。

“沃霍尔的一个先锋意识就是:一名艺术家独自埋首于工作室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推动潮流,他需要一个团队。”曾在《闲言风语》与沃霍尔共事过的记者格伦·奥布莱恩说,“现在,杰夫·昆斯、达米恩·赫斯特等艺术家雇了上百人,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发展模式无可厚非。在时尚界其他领域,也不难找到马克·雅克布那样具有商业敏感度的人。”

然而,真正预言了21世纪流行文化的,当属沃霍尔的成名观。据一篇评论好莱坞造星模式的文章介绍,沃霍尔一手捧红了伊迪丝·赛奇威克[2]。出身豪门的她原本只是个讨人喜欢的平凡女孩,但沃霍尔却能将她打造成众星捧月的社交名媛。沃霍尔这种造星模式充满先见,他能在YouTube、真人秀诞生的几十年前就灵敏地嗅到未来的新动向——人们无需一心进军演艺界,平凡真实地做自己也能成名。

“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莫认为沃霍尔1968年说的这句话简直是对当今社会作出的聪明绝顶的预言,洞察之敏锐不仅体现在观众对明星的好恶上,也体现在无处不在的媒介上。“他知道好莱坞式的造星已经过时了,人们有了更多在荧幕上露脸的机会。现在,监控摄像头每天都会将我们记录成百上千遍。而沃霍尔早在那时就意识到:我们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个人了,我们正在变成影像,我们就是媒体的一部分。”

不过沃霍尔无法亲历的是,网络加快了这一变化过程。奥布莱恩说,沃霍尔有种“语出惊人的天赋”,他要是上了Twitter,绝对会火,“尽管他说话从不刻意修饰。”

德勒坦言,购物、八卦和分享——这些当今互联网上最便捷的事,估计沃霍尔早在当年就玩转了。“那时候网络要有这么发达,沃霍尔肯定会是个高手——他会建竞拍、八卦和分享电影的网站。他是那种热爱收集的人,很多种不同的活动,他都要参与一下才行。”

德勒告诫人们不要一味地认为沃霍尔是个利欲熏心、爱耍诡计、吹捧名流的人,“他其实比他得到的那些名声要复杂和不凡得多。”沃霍尔去世后,他生前不为人知的隐秘生活震惊了整个艺术界。在那个年代,同性恋解放运动尚未开幕,他就进行了一系列同性恋、跨文化题材的创作。其实,这个在作品中大量涉及性爱和毒品的他,竟是个每天都会去教堂的虔诚的天主教徒。

沃霍尔的艺术和思想始终饱受争议。去年,英国记者布莱恩·埃普利亚德在《经济学人》上写道:“艺术史将见证安迪·沃霍尔被拉下神坛的时刻。他就像片刻的耀眼光芒,稍纵即逝,只是为我们记录了表面光鲜的生活。”不过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里,沃霍尔的影响力似乎注定经久不衰。

“把产业、社会和经济合为一体,他深谙此道,”卡莫评论道,“除非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否则他的影响将是不可逆转的。”


译者注:

[1]瓦莱娜曾经是“工厂”的场景中一个边缘人物,也是一位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出演沃霍尔的电影《我,一个男人》。沃霍尔在1968年6月3日遭瓦莱丽·苏连娜枪击。当天她向沃霍尔索要自己的剧本,而沃霍尔聲稱已将其丢弃。瓦莱娜随后被逮捕并解释自己的行为是由于沃霍尔“过分控制了我的生活”。沃霍尔在袭击中受到重伤,侥幸存活。这次枪击事件极大影响了沃霍尔的人生及艺术创作。在这之后,“工厂”摄影棚收到了更密切的监控,属于它的六十年代也逐渐走向终结。

[2]有“沃霍尔女郎”之称的伊迪丝·赛奇威克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市一个富有的新教徒家庭,是美国60年代当红影星、社交名媛,在安迪·沃霍尔多部短片中扮演女主角。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