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琦盛晖:冲绳经验的现实意义
发起人:西天中土  回复数:0   浏览数:2113   最后更新:2013/06/25 12:20:00 by 西天中土
[楼主] 西天中土 2013-06-25 12:20:00

来源:西天中土 采访:张泉 吴晓初



1945年,9岁的新崎盛晖还在上小学,他突然发现完全无法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

在新崎盛晖从小所受的学校教育里,欧美国家一直都是“鬼畜英美”,然而,几乎就在一夜之间,随着日本战败,欧美世界突然变成了民主的化身,许多曾经对欧美大肆批判的老师,竟带头高喊口号:“美国民主万岁!”

新崎盛晖开始强烈地排斥学校教育,许多老师无法再获得他的信任。7年后,他上高一,《旧金山和约》生效那一天,校长当着所有师生的面高呼:“日本又独立了,应该三呼万岁!”

在一片欢呼声中,新崎盛晖感到更大的迷惑。因为根据《旧金山和约》的规定,虽然冲绳的主权仍然归日本所有,但是,美国却将拥有冲绳的行政权。对日本而言,这究竟是荣耀还是耻辱?几个月后,新崎盛晖面向全校师生发表了一次演讲——《发现真正的独立》。他说,我们把冲绳送给了美国,其中哪有日本真正的独立?

年轻的新崎盛晖开始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冲绳身份。他的父母都是冲绳人,只是后来一直在东京求学、工作。新崎盛晖出生在东京,他对冲绳并没有直观的印象,甚至不会讲冲绳话,但是,父母在家里还是会一直用冲绳话交流,他对此并不陌生。此时,这些曾经司空见惯、耳濡目染的记忆,突然变得与往常不同。

新崎盛晖开始通过阅读弥合记忆中被抹掉的那些内容,他看到被原子弹袭击后的日本民众,看到当年保卫冲绳的姬百合部队。他们的遭遇一次次刺痛着他的眼睛。

直到上大学以后,新崎盛晖才第一次踏上冲绳的土地。但他却遭到日本安全部门的盘问,必须详细汇报自己的行程,必须承诺自己只会按照既定的行程做事,不会节外生枝。

事实上,自从《旧金山和约》签订以来,冲绳人就一次次掀起了反抗美军的行动,但冲绳人的行动是“非暴力”的,他们似乎很讲究策略,以致被一些政客看作是不择手段的行动。然而,在民众的抗议声中,身在东京的新崎盛晖,却只能远远地观望,以言论进行支持。

1972年,冲绳终于归还给日本,但仍保留美军基地。新崎盛晖却发现,情况并没有变好。

此时,一个契机促成了新崎盛晖长居冲绳的决定。

冲绳大学由于不符合日本教育制度的相关标准,日本政府要求冲绳大学与冲绳国际大学必须合并,否则将不再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冲绳人有着他们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动因,他们认为,政府此举有损冲绳人的尊严,抗争的浪潮再度兴起。

如果说此前冲绳地区的民众抗争主要是针对美军的侵略和暴行,此后他们针对的则是美日同盟。于是,1974年,新崎盛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决定离开东京,前往冲绳,直接身处第一线,保卫冲绳大学。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历经近40年,直到今天。

依靠他们的努力,冲绳大学最终被保全下来。1983年到1989年,2001年到2004年,新崎盛晖还曾两度担任冲绳大学校长,力挽狂澜,通过诸多极富创新性的措施,为这片岛屿上的教育与民众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近距离观察冲绳的新崎盛晖,也开始发现隐匿于这片群岛中的诸多隐秘。

从早年琉球群岛与中国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到冲绳之战中冲绳人所付出的惨痛代价,乃至冲绳人围绕这片群岛的未来所做出的诸多乌托邦式的规划与想象、争论与抉择,都在历史与现实间浮沉,氤氲出诸多独特的气象。

新崎盛晖和中野好夫合著完成《战后冲绳史》,对冲绳近现代的历史进行探察与梳理,成为该领域最重要的著作。这本书书写的是冲绳的历史,而其意义又并非仅限于冲绳本身,在书中,新崎盛晖也提出这样的设问:“这片既是日本,又没有被日本标准化的独特的地区所走过的历程,在我们展望东亚和平未来图景时,到底具有何种意义?”他相信,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冲绳经验,对于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领土争端,应当也存在积极的价值。

《生活》:几十年来,冲绳的民众抵抗运动一直主张采取“非暴力”的形式,这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观点有关联吗?
新崎盛晖:冲绳的运动,很难说直接受到甘地的影响。1956年,冲绳全体岛民掀起了反抗美军在冲绳建立基地的运动,其中有一些处于领导阶层的人,他们或许会倡导像印度的甘地那样进行“非暴力不合作”的抵抗,但是,我认为,冲绳的运动与其说是受到甘地的思想的影响,倒毋宁说是民众自发采取的一种行动方式。

《生活》:冲绳的运动,从最初的反美,到后来反对美日同盟,其间似乎贯穿了比较强烈的公民意识。
新崎盛晖:冲绳民众所掀起的多次运动,其基础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因此反对美军基地的存在。1945年到1992年,冲绳是在美军的直接统治之下的,冲绳人想要摆脱这种统治,当时还有着比较强烈的民族意识。1960年代后半期,美国发动了对越南的战争,而战争又以失败告终。在这样的情势下,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比较微妙的变化。要求将冲绳返还给日本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
其实,在当时,冲绳人民就已经看清楚了两个问题:一方面,冲绳的民众支持越南人民反对美军侵略的斗争,他们具有一种国际性的视野;另一方面,冲绳人也逐渐发现,在日美同盟中,日本其实是一个被迫的角色,并且,这种角色已经在发生转型。
1972年,冲绳回归日本,但日本要维护在冲绳的美军军事基地,于是从这一年开始,冲绳人的反抗焦点发生了变化,从早期的民族主义情绪,转变成反对日美同盟的情绪。

《生活》:冲绳大学曾面临被关闭的困境。您曾两度出任冲绳大学校长,当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付诸了怎样的举措?
新崎盛晖:冲绳大学是在美军统治下建立起来的,当时一切以军事优先,所以给冲绳大学的资金非常少。1972年,冲绳返还给日本。日本大学制度有一些相应的标准,而冲绳大学很难达到这些标准。当时日本政府就提出,琉球大学是国立大学,政府是可以出资支持的;而冲绳大学和冲绳国际大学,只有合并起来,才会进行资金支持。
冲绳大学的老师于是分成了两派,有主张合并的,也有反对合并的。那一部分强烈要求保留冲绳大学的教师们,最终坚持留下来。于是,冲绳大学不仅得不到政府的援助,甚至还被贴上和政府作对的标签,冲绳大学的财政变得非常困难,来上学的学生也比较少。为了让大学能继续办下去,留下来的老师就想,冲绳大学的办学思路必须符合当地的情况,成为当地必需的学校。
冲绳有40多个岛屿,但是只有1个岛有大学,有高中的岛也只有5个。冲绳大学就开始采取新的举措,变成流动式的市民大学,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大学临时搬到那些没有大学的岛上去,和当地的政府合作,派遣教师去任教。对那些没有大学的岛而言,当然很欢迎,当地的报纸也会将课程都刊登出来,有很大的新闻效应。
另外,冲绳大学还开创了一种交换留学的举措。冲绳大学的学生,一般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一些,或者一直在一些小岛上生活,我们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大学的四年中,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到日本本岛去学习、生活,比如去东京、京都这些地方,然后,他们就能够明白,冲绳和日本的其他地方相比,究竟有什么不同。
冲绳大学的这些举措,后来在日本国内流传开,于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比如,一些关东的学生也会选择来到冲绳大学就读,因为在大学的四年中,他们又可以有机会以冲绳学生的身份前往北海道去学习。
现在,冲绳大学的留学生交换计划,也扩展到韩国、中国台湾。当然,现在这种情况或许已经不太稀奇了,但是,在1980年代的日本,却是一种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形式。这种崭新的方式吸引了很多学生,所以学校也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

《生活》:课程设置有什么不同?
新崎盛晖:我们在课程安排的时候,会重点介绍冲绳的语言、社会、经济、历史等内容,这在1980年代同样是很少见的。

《生活》:您曾提到,冲绳经验可能成为解决亚洲问题的一个催化剂。但是在亚洲,民族主义的传统很强,怎样在不同国家之间推广冲绳经验?
新崎盛晖: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代,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但是,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现在各种势力都是被限定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进行讨论的,以爱国主义的形式出现。冲绳的运动,当然也是在日本国内进行的,但是,它在日本国内还保持着地区的独特性,也就是说,地区与地区层面上的相互交流,还是有可能的。
比如最近15~20年,冲绳和韩国之间也有很多共同的诉求与行动,比如,反对美军基地,反对美军暴行,这样的活动比较多,彼此间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冲绳和韩国之间的紧密联系,甚至超过了冲绳和日本政府之间的关系。
另外,冲绳南部的一些岛屿,和中国台湾北部的一些岛屿,其实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生活圈。也就是说,在我们进行理论讨论之前,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其实已经有了实践的现实,如果我们把国境线的门槛放低一点,自然会形成一种比较开放性的文化与经济上的交流。这种交流并不是国家层面的交流,冲绳和韩国是通过共同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联系;而冲绳南部和中国台湾北部,则是通过经济、旅游方面的往来,形成了一个生活圈。我认为,这样的形态是可以突破地区间的制约
的,也对当地的人民生活有益。

《生活》: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欧盟,您觉得,亚洲各国之间应如何加强合作?
新崎盛晖: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通常是非常微妙的,另外,由于执政党的不同,国家在方向上也会有所改变。
比如在日本,民主党刚刚上台的时候,鸠山担任首相的时候,也曾提到东亚共同体的概念,他所想象的东亚共同体,其实也和欧盟差不多,是一个国家联合体的概念。虽然他当时提出的内容比较空洞,但是他有过这样的设想。
与此同时,如果我们从其他角度来看,比如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协作,也是有可能的,像我刚才讲到的韩国与冲绳民众之间的关联,逐渐使这个地区国境的门槛降低,变得非军事化,加强彼此之间的对话机制的交流,长此以往,将来东亚共同体的形成是有可能的。
我们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而努力的。



新崎盛晖
1936年生于东京。父母都为冲绳人。1961年于东京大学文学部社会学科毕业。他与日本代表性批判知识分子中野好夫合著的《战后冲绳史》被认为是冲绳现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冲绳施政权归还后,作为冲绳第一所私立大学的冲绳大学,面临被日本文部省废除的危机。新崎参与了冲绳大学的存续斗争,1974年到该大学赴任,主讲冲绳近现代史课程。1983年至1989年任该大学校长,为大学的重建费尽心血。2001年至2004年再次出任校长。2004年至今任大学理事长,冲绳大学名誉教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