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需要会诊,但需要的是真正的医生!
发起人:毒太阳  回复数:15   浏览数:2908   最后更新:2006/12/23 17:30:29 by
[楼主] 毒太阳 2006-12-22 10:10:39
“我又想起了文革时请工农兵为作家的作品会诊。会诊的结果是开出了“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药方,这药服下去,作家就都死光光了。”


作者:饥饿艺术家

[url]http://blog.sina.com.cn/u/4a8f5157010006br

刘海明是我的朋友。最近他写了一篇博文《该给行为艺术会诊》了(见[url]http://blog.sina.com.cn/m/liuhaiming),谈到在南京开幕的《我们的障碍》当代艺术展中,一件名为《会诊》的人体行为艺术作品。(见下图)

海明的文章,出自他的真切感受,表达了对当代艺术哗众行为的反感,更可贵的,我们读到了一颗纯真朴实的心和对艺术古典主义般的理想。

但对“真正的艺术应该创造永恒的美”这个观点,我实在心有保留。因为反过来仿佛说,不创造永恒的美的就是非艺术、伪艺术。一杆子打落一船人,现当代艺术大都被判为非艺术和伪艺术了。当然,这也怪不了哪个人,在中国,不是绝大多数人都这么想、这么说的么?由于采用了一套与传统完全不同的形式语言,使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呈现的面貌完全不同,这造成了大众与现代艺术的疏离;同时,由于我国大中小学现代艺术知识教育的严重缺失,中国大众头脑中现代艺术观念几乎一片空白,许多人的艺术观停留于十九世纪中期。

卡夫卡说,“伟大的艺术家总是最善于隐喻的人。”这似乎可作为理解现当代艺术的一个窗口。我想谁也不敢说卡夫卡不是艺术家,但卡夫卡的作品真的无法让人说美。如果哪个人读了他的《城堡》《审判》《变形记》由衷赞叹:“真美呀!”那这人一定有病。

现当代艺术试图向人的精神领域的更深处开拓,这个领域也许是我们平时完全意识不到的;试图发现生活更本质的真相,传达更深层的精神状态,也是传统艺术基本上没有触及的。这样造成了大众对现代艺术的疏离感和陌生感,但这些真的不是现当代艺术的错。

人看到生活与人生的真相,会是什么反应?萨特的《恶心》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所以现代艺术总是使人产生反胃的感觉。这是正常的,没有反胃感反而不正常。埃里希·弗洛姆在《在幻想锁链的彼岸》中说:“如果一个社会一个阶级,没有向更好方面变革的希望,而且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认识的话,那么他们会坚持自己的幻想,因为对真理的认识只能使他们感到更痛苦。”因此,在这个从思想到感觉都被操控,绝大多数人失去认识真相能力的时代,面对真相表现出嘲讽和愤怒,进而指责谩骂,也是很自然的事。

当代艺术有没有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谁也说不清楚。我想大概鱼龙相混,真伪杂陈,应该是个问题。如何分辨艺术的真诚与艺术道德的界限、艺术创造与浅薄的模仿的界限、艺术行为与刻意炒作的界限,确实让人头痛不已。但我的“诊断”,实在浅薄,所以会诊我是不反对的。但是海明说:“行为艺术家们如果不想被当作这个社会的异类,不被送进精神病院,最后给自己‘会诊’一下。会诊的专家中,可以有精神病科的,但更多的成员,应该来自文学、艺术、哲学、美学和传播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不同的领域,让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体为行为艺术把脉问诊,开出疗救的药方。"我不免有点担心起来。

我所担心的第一是“会诊”的前提:“不被社会当做异类,不被送进精神病院”。我想起了契诃夫的《第六病室》。主人公拉京的病就是被两个自以为正常得不得了的人“会诊”出来,并被送进他自己服务的精神病院的。

我又想起了文革时请工农兵为作家的作品会诊。会诊的结果是开出了“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药方,这药服下去,作家就都死光光了。

我还想起了四五十年代美国的凯鲁亚克、金斯堡、巴勒斯。他们真的就被社会“会诊”成了精神病人,无一例外被送进精神病院。但现在呢?却被看成美国的圣人,美国的精神拯救者,美国的“亚当”。

金斯堡说:“在大家眼里很正常的东西,在我们看来却是疯狂的。”“我们只是不愿意跟大家一起发疯。”——社会的本质就是把反体制者划为另类,关进疯人院,但谁才是真正的疯子呢?

第二,是担心海明出的主意。海明说要请来一大帮文学、艺术、哲学、美学和传播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不同的领域的人会诊,我也不敢赞同。虽然大家爱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实际上我们心知肚明,再多的臭皮匠也顶不上一个诸葛亮,否则刘备就不用三顾茅庐了,每次战前只需要开一个全体将士讨论会就战无不胜了。我们一个人下围棋下不过李昌镐,在大街上拉一百个人和李昌镐下一盘,恐怕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面对李昌镐的棋谱,组织一帮外行进行"会诊",有些费力不讨好。海明是搞新闻时评的,我想我们去找一帮卖茶叶蛋的老婆子给他的美文会诊,他先生也会偷偷发笑吧。

现代艺术需要会诊,但需要的是真正的医生。
http://blog.sina.com.cn/m/liuqiart
[沙发:1楼] guest 2006-12-22 13:15:08
得先把医院给炸了。
[板凳:2楼] guest 2006-12-22 16:33:53
好SB的会诊 [s:64]
[地板:3楼] guest 2006-12-23 13:47:55
裸女身上画盲文,难道艺术靠“捉摸”?
崔书君
  2006年12月16日,《我们的障碍》当代艺术展在南京艺事后素现代美术馆开幕。其中南京艺术家成勇的一件名为《会诊》的人体行为作品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作品在一位裸女郎身上画满了盲文,几位盲人围坐其边为其会诊,诠释人类心理、人格等“我们的障碍”艺术主题。(据《国新图片网》、《人民图片网》12月16日)
  艺术,尤其是人体艺术,越来越让人难以“琢磨”,原来艺术不仅要“琢磨”,还要“捉摸”。你光看不行,你还得摸。这不,人体彩绘已经不再新鲜,人体上写上简单的字也不再出奇。现在竟然画满了盲文。
  可惜的是,虽然吸引了那么多“观众的眼球”,那些观众也都只能不懂艺术。因为盲文只看不行,盲文要摸才知道写的是什么。可是,这事与盲人有关吗?有几个盲人有这个权利去摸呢?我只看到,那个艺术家不是盲人,那些主办者不是盲人,那些“欣赏”的观众也不是盲人。只有几位盲人在边上所谓的会诊,可惜的是,他们或许只是请来的道具,他们只是同那位女模特一样的“艺术品”构成部分。所以,从新闻上看,他们也没有那个“福气”去享受摸的快感。
  看来,几位围坐的盲人也无法理解这盲文到底是何意。更别说其他没有到场和到场却不能去摸的盲人了。闹了半天没有盲人什么事,既然没有盲人什么事,你却用盲文来诠释所谓的艺术。这是对盲文的侮辱,也是对盲人的侮辱。
  不知这裸体盲文艺术是主要针对能看见东西的人呢?还是针对盲人呢?是对盲人的偏向呢?还是对盲人的讽刺呢?
  裸体女人身上画满了盲文,结果却成了吸引人眼球的东西。这个“眼球”肯定不是盲人的。盲人要想懂,只能去摸。可是并非你是盲人就有摸的权利。也许只有花了钱才可以去摸一摸这艺术。到底谁能有幸“捉摸”,进而“琢磨”透这艺术?
  新闻链接:[url]http://news.tom.com/2006-12-16/0027/44480741.html
[4楼] guest 2006-12-23 17:23:25
该给行为艺术“会诊”了

刘海明

今年5月,在南京博物院举办“实验空间”当代艺术作品展上,成都美院女生王桂权展出了自拍下体的图片,引起争议。女性的下体图片是不是艺术,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因为“艺术”本身是主观的。一个夜壶,国外的一个行为艺术家,愣说它是艺术品,公开进行展出。如今,又一件比较另类的行为艺术作品,在南京粉墨登场了。


12月16日,《我们的障碍》当代艺术展在南京艺事后素现代美术馆开幕。成勇一件名为《会诊》的人体行为作品,在一位裸女郎身上画满了盲文,几位盲人围坐其边为其会诊,诠释人类心理、人格等“我们的障碍”艺术主题。(China Foto Press 2006年12月16日)


笔者对这件行为艺术作品的解读,用一个公式表述:“裸女+盲文+盲人医生=会诊”。这个行为艺术如果是艺术,它必然是矛盾的。盲人没有视觉,盲文的发明,是供盲人“摸读”的。盲文写在裸女身上,“会诊”的医生又是全是盲人,这些医生如果“会诊”?是君子动嘴不动手式的望闻问而不切,还是根据裸女身上的盲文内容查找“病因”、进而作出判断?诚如这个当代艺术展的名字“我们的障碍”那样,艺术盲人的我,看不出这件行为艺术作品能会诊出个什么结果。也许,这正是我们的障碍所在吧。


有人说,不离谱就不是行为艺术了,行为艺术追求的就是“第一”。第一意味着创新,创新的东西,有艺术的成分存在。不过,真正的艺术,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创造出具有永恒的美。遗憾的是,时下的许多行为艺术家们,剑走偏锋,陷入了追求第一的创造误区。这种艺术取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行为艺术堕落成猎奇的闹剧表演,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前段时间,和清华毕业的一个美术硕士闲聊,他批评艺术专业的个别老师在台上是瞎讲,坐在下面学生不知道老师讲的东西是错误的,只能瞎听,甚至为之陶醉。艺术教育被误导,导致一批新生的艺术工作者的素质堪忧;被艺术家误导的观众,其艺术修养,面临着变味的危险。艺术,在稀里糊涂之间,又抽象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变成了艺术家的随意诠释。真正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作品,其实用不着艺术家本人过多的自我诠释,欣赏者自己是可以再生产出特殊的意义的。问题在于,现在的行为艺术,单凭观众的观摩和猜想,能和创作者的本意不谋而合吗?以《会诊》为例,参观者看到的是裸女和盲人,以及不知所为的表演,至于说“会诊”“我们的障碍”,依我看,有些障碍分明是作者自我假设、或者说自我设置的。


行为艺术越来越荒诞,越来越受众质疑和讽刺。行为艺术家们如果不想被当作这个社会的异类,不被送进精神病院,最后给自己“会诊”一下。会诊的专家中,可以有精神病科的,但更多的成员,应该来自文学、艺术、哲学、美学和传播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不同的领域,让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体为行为艺术把脉问诊,开出疗救的药方。


病态的行为艺术,病得不轻的行为艺术家们,借着《会诊》,您们就身体力行一次吧。
[5楼] guest 2006-12-23 17:25:02
海明,你的见解,的确让我无语了!你都怎么看当代艺术,真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观众如此!我实在无语了!!!
但作为代表,我还是给你加精了!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你身后的群众基础!
你提什么“清华美术硕士”,难道你认为这个真能代表艺术欣赏水平吗?难道你不知道“凡·高”当年不也是被当时的世界最权威的“巴黎皇家美术学院”的教授赶出美院的吗?
我真的实在无语了!!!
[6楼] guest 2006-12-23 17:25:43
海明,至于你的“我觉得,真正的艺术,至少是美的”的观点,我认为无须讨论了!这还是停留在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范畴的。你可看看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就明白了!
如果你这仅仅是个人爱好,我无可厚非,但关键你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新闻评论员!你的博客是超过120万点击率的,每天有二三十家国内各大报刊媒体直接采用用你的评论。这说明事实上你的博客已经并不是你个人的私人场所!所以你的观点与评论会影响更多的中国民众!
若真如你所言,那么,艺术就不会从古典主义走向浪漫主义了,更无发再发展到印象主义的美学思想了!如果再谈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就太奢侈!
所以,不是我“生气”,这不仅仅是“生气”的问题呀!
兄弟哥仔!
[7楼] guest 2006-12-23 17:26:09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艺术是相对的,审美的眼光既是个人的也是历史。对艺术,我是门外汉,希望更多的先生为我补课。
不过,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各有长短,对时下的行为艺术,我的观点依然没有改变。我可以反思自己,不过,行为艺术家们是否也该同时反思一下自我?
[8楼] guest 2006-12-23 17:26:47
你在引用了雨果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后结论是“艺术是相对的”。
这个结论是完全无知的!
雨果的意思是“艺术美”是“性格美”!
其实,进入浪漫主义后,“美”就已经不是古典传统意义上的“美”了
艺术要表现的不是“美”,而是“性格”,也就是特征,不一样的,事物的另一面以及用另一种方式去表现。
[9楼] guest 2006-12-23 17:27:17
刘海有太多的知识性错误哦!
“笔者对这件行为艺术作品的解读,用一个公式表述:“裸女+盲文+盲人医生=会诊”。这个行为艺术如果是艺术,它必然是矛盾的。盲人没有视觉,盲文的发明,是供盲人“摸读”的。盲文写在裸女身上,“会诊”的医生又是全是盲人,这些医生如果“会诊”?是君子动嘴不动手式的望闻问而不切,还是根据裸女身上的盲文内容查找“病因”、进而作出判断?诚如这个当代艺术展的名字“我们的障碍”那样,艺术盲人的我,看不出这件行为艺术作品能会诊出个什么结果。也许,这正是我们的障碍所在吧。”

其实,你的解读,就是作者期望达到的目的呢!

本来艺术就是不能用逻辑来推论的!他可能完全就是反逻辑的!你用逻辑的方式来推论,就正中作者下怀了!这个作品就是批评或者说表达“会诊”的无望或不可能!
我们骂、批不是目的,是非功过越辩越明!




[10楼] guest 2006-12-23 17:27:46
"语无伦次"先生,艺术不能用逻辑推断,我同意;艺术的美,需要大多数的公认,也不该算对艺术家的苛求吧。现在的行为艺术,实在是不敢令人恭维,不知道是艺术家的错还是审美者的错。或者,是行为艺术本身就值得怀疑,是一种伪艺术。
很希望看到阁下的真实姓名,艺术的争论,何必不敢链接您的博客地址呢?
[11楼] guest 2006-12-23 17:28:36
别忙会诊

我想起了契诃夫的<第六病室>.主人公拉京的病就是被两个自以为正常得不得了的人"会诊"出来的.
我又想起了文革时找工农兵为作家的作品会诊,会诊的结果是开出了"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药方.
现代艺术需要会诊,但需要的是真正的医生.
大众对艺术有个接受过程.西方画家给西太后画油画像,弄得老佛爷很不高兴,因为把她老人家画成了"阴阳脸",于是奇事出现了,一张平涂的脸安放在明暗分明的衣服里,但老佛爷龙心大悦.换了今天的女人,就会大怒:你怎么把我画成了死人脸了!
批判总是比理解容易,欣赏总是比谩骂更难.我们不排除有些现代艺术家是穿了件皇帝的新衣,但我们更不可否认有一大批真正的现代艺术家,他们是纯粹的艺术的追求者,人类生活真谛的发现者,内在精神状态的描绘者.
卡夫卡说,伟大的艺术家总是最善于隐喻的人.由于采用了一套与传统完全不同的形式语言,使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呈现的面貌完全不同,这造成了大众与现代艺术的疏离.但关注人生,关注人类生存状态仍然是共同的.
现代艺术诞生也有百年了,为什么它会取代传统艺术成为主流?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陈建新
[12楼] guest 2006-12-23 17:28:59
我很想说刘海明先生一对当代艺术和行为艺术不太了解,二是以点概面,是很容易混淆和弄坏现在人对艺术家的看法,你的评论不能站在客观角度上分析事情,真是遗憾。
真正的艺术家是对世界和社会有深刻看法的,也关注人性,作品也相当的深刻。
做一个美术评论家不容易,不能被蒙蔽或者看法太狭隘了。尤其观点性的东西不是随意说说就能写上一大篇算是深刻的。
当然非常欢迎刘海明先生多来看看和体会,可以多多交流。
也希望刘海明先生以后成为一位优秀的美术评论家或者批评家。



 
[匿名] 五月花雕

2006-12-22 14:57:36
无意对所谓的审美做评论,艺术就是展示真实而已,但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也许是过多的借助了女人体,让你如此的不痛快了。不过艺术不一定都是美的,比自己撕碎了展示给别人看,也是艺术,只不过过于极端,或者超出了常人所能接受的程度。但是只要是经过艺术家认真并严肃和深刻考虑的作品,是有它成立并有价值的。
这个是常人和艺术家不同的角度认知而已。呵呵。



[13楼] guest 2006-12-23 17:29:35
[匿名] 深度吸血

2006-12-22 16:39:35

真搞不懂,刘海明这种不学无术的文章也有那么多人看啊?

行为艺术真的出了问题吗?行为艺术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优秀作品不多这是必然的,古典艺术不也是经过上千年的去粗存精才有今天的地位吗?行为艺术真正的问题不是产生了很多低劣的作品,而是没有专业人士进行去粗存精的工作,大部分现代艺术评论家只会宣传炒做,更加激起了业余人士一哄而上地将行为艺术一棒子打死,(好象大众的观念还停留在封建时代)现在来看,对行为艺术“会诊”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业余人士的可笑语,没有几篇是有价值的。
长此以往,现代艺术的前景堪忧。

同意“现代艺术诞生也有百年了,为什么它会取代传统艺术成为主流?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匿名] 语无伦次

2006-12-22 16:57:41
有好戏看了!



 
[匿名] 语无伦次

2006-12-22 17:29:09
这个讨论是有价值的,深度吸血先生(女士)说得很有水平。饥饿艺术家先生(女士)看问题更深一层!不错。



 
[匿名] 颠山道士

2006-12-22 20:27:23
海明啊,兄弟我这次不能不说你错了.
关于艺术的话题,我们可以从有审美活动的行为开始,就可以了解到就有争论.人类活动的历史记载,包括各种艺术史或艺术史论记载,有关艺术都争论得纷繁热烈甚至激烈,而且激烈到产生斗争.各种艺术的主张和观念的碰闯,必然导致争论.这对艺术的发展其实很有好处,因为这客观上张扬传播了优秀或先进文化,也让良好艺术得以让大众知道她优秀之所在.
但是,上面说了,激烈争论甚至能产生斗争,这一点对于你这个搞新闻评论的来说很重要,也对艺术的发展很重要,从而也对艺术行为对社会的价值贡献之所在的理解很重要.
首先,艺术品或艺术行为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价值思想观念载体,一开始就是有关人的体现,直到后来直接主张人性思想,并不简单就是满足视觉愉悦的产品.所以,艺术作品的标准和涵义并不只是感官上的形式美了.随着人类思维得以解放,创造欲望得以发扬,人性得以倍受重视,价值观念前所未有得以提升,多样化世界得以普遍受到认可推崇.艺术的创作和品评标准范围已经超越了视觉感官上的形式美愉悦,甚至也不只是一度普遍被认可的"真.善.美"的标准.现代艺术早已上升到以思想`观念`主题`话语诉求为内核的高度.现代艺术,尤其是前沿当代艺术,已经在走过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结构和解构主义等等主张发展后,又经过了后现代主义历程得到今天.想想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冲破神学禁锢的艰难,如今虽理论界还尚未定论究竟当代艺术总体发展将会是什么面貌,但也可理解到艺术发展和艺术创作的艰难历程.
其次,当代艺术已是不拘于某种艺术种类形式和材料技法的侧重点,这是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结果,这也不完全是创作要标新立异使然,凡是能较好传达出作者思想观念情感的手段媒介都是选择范围,因而观念和思想体悟是欣赏者创作者应当首先重视的,所以不一般的媒介就不要见怪.就目前部分当代艺术,狭义的说,这种媒介能最好让你引起注意就大概可以选择.因为纷乱的视觉刺激中,视觉的媒介你根本注意不到,何以让你慢慢了解知道他的内在思想观念或主张?
(见下续)
[14楼] guest 2006-12-23 17:30:01
[匿名] 刘海明8888

2006-12-22 21:56:49
回复【深度吸血】
我也许不学无术,不过,你不认识过我,怎么轻易断言?
行为艺术肯定有问题,肯定有伪行为艺术家,糟蹋了行为艺术。
早在几年前,我就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谈论这个问题。我不是一味反对行为艺术,而是反对一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家而已。他们打着行为艺术的旗号,在戕害行为艺术。



 
[匿名] 刘海明8888

2006-12-22 22:20:00
行为艺术有很多形式和种类,并非只是有新闻卖点的那些极个别的“血腥、恐怖”形式。还有抒情浪漫的、另类迷乱的、现实主义的等等。
……………………………………………………………………………
我批评的恰好是新闻卖点的那些极端的行为艺术,讽刺的也是那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家,没有全盘打倒啊。相反,倒是一些人在以教师爷的口吻在教训人,在指责人。
评判艺术,国外的学者、艺术家的论断,当然可以引用。不过,我们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基本的判断力吧?我们不能甘于永远亦步亦趋,用西方的理论当论证的武器。我佩服建新,是他能说出道理,至少是让我服气的道理。
新闻需要洁净,能够被全家老少共享。艺术呢,现在的行为艺术,敢这么说吗?
[15楼] guest 2006-12-23 17:30:29
刘骐鸣

2006-12-22 22:43:30
行为艺术有很多形式和种类,其中就包括“血腥、恐怖”形式!
只要表达需要,且是必须的,这个时候就不能考虑什么“体制许可、道德、传统”,“男人体还是女人体”了!
《会诊》这个作品,我不在现场,我不敢说这个作品他好不好!是否表现得当,是否传达出了积极的意义等等!
喜欢与否是个人的,是否应该存在与发展是社会的!
作为新闻评论该怎么看,你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态度!但我之所以批判你,原因是,我知道你没有参与过这些活动,所以评论自然会偏颇了!这样就会误导了听众!我不懂新闻评论,所以我不知道新闻评论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我左看右看,你这篇文章就象“御用文章”,所以啦···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