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当代艺术VS心理分析——2013re-C廊桥独立策展基金展
发起人:re-C  回复数:2   浏览数:2926   最后更新:2013/05/12 20:20:41 by guest
[楼主] re-C 2013-04-25 11:47:45



偶遇


炼金单元

参展艺术家:戴鹰,康海涛,沈小彤,吴定隆,吴天宁,余涌,赵能智。周褐褐,曾妮


注视深渊单元

凡高,席勒,卡米尔克劳黛,徐渭


释放单元

来至非艺术行业人士


艺术总监:赵欢


策展人:小满


学术支持:谢正莉


特邀心理分析师:同惠


开幕时间:2013521 1930


展览时间:2013521-201373


展览地点: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路48号,re-C (廊桥)艺术空间



[沙发:1楼] re-C 2013-04-25 11:54:31
偶遇
艺术创作VS心理分析
出生于六零年代以后的艺术家,因为社会环境的改变,生存境遇的不同,他们常常不再象前辈艺术家那样对历史、社会、政治展开宏大叙事,他们对社会政治的关注更多的体验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因而除了对艺术语言本身地探索而外,不管艺术家是否意识到,心理学的介入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心理分析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争议,但从创建至今,一直被许许多多的人不断实践、讨论、追问,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它对人们的生活和意识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心理分析理论不仅为我们解读视觉图像和挖掘艺术家创作时的心理动机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它同时也反作用于艺术家,直接参与到艺术家的创作当中。在艺术史上受其影响的艺术家及艺术流派不胜枚举。在今天,心理分析与当代艺术一样依然是鲜活的不断被讨论着的。它那种并非从病理角度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每一个个体精神生活的关照和体察的方法,使生命更接近于本真的状态,它与艺术创作相似,是“靠探测深渊的办法来登上高峰”(本杰明.纳尔逊)。作为艺术创作与心理分析的实践者,我认为无论是用心理分析的方法观看、讨论艺术作品,还是将心理分析直接作用于艺术创作,两者的互动都是相互促进和有意思的。对于艺术家来说,每一次的创作和心理分析一样都象是一场心灵的冒险,它可能是事先考虑成熟的,也可能是大脑“随机”产生的,但不管怎样它都是崭新和不可复制的,它的出现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必然,但形式上却更象是一次------偶然相遇。
本次展览主要由三个单元构成:
第一单元-----炼金:
该单元为正处于创作力旺盛期,作品重在探究内心世界、展现精神实质的当代职业艺术家的作品展示。取名炼金意思是艺术家们象炼金术士一样,将精神元素经过心灵的化合作用,而提炼为视觉作品呈现出来。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心理分析师与艺评者对每一位艺术家作品的分析与点评,以文本的方式与艺术品并置展示,从心理与视觉两方面对艺术品作不同角度的解读。
第二单元------注视深渊:
本单元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单元,意在搁置时间、空间、国界等限制,以几位早已离我们远去的中外艺术大师为线索,重新审视他们的作品,同时也被它们审视。这些伟大的艺术家用探究灵魂深渊的勇气,来攀登艺术创造力的高峰。
第三单元-----释放:
这是一个非职业艺术家的作品展示单元。每个人都有潜意识的欲望、各种情结,选择用艺术的方式来释放内心、表达情感是让人尊敬的。释放单元的艺术家们在工作、学习之余进行艺术创作,抒解欲望、记录人生,正如博伊斯所言:“人人都是艺术家。”

小满
2013年4月
[板凳:2楼] guest 2013-05-12 20:20:41
想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