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郭工装置作品个展“一棵松”
发起人:ARTSOO  回复数:38   浏览数:3440   最后更新:2013/04/11 14:53:10 by guest
[楼主] ARTSOO 2013-04-02 14:04:22


详细信息:http://www.artsoo.com/app/event/detail/101?uid=11



NUOART 798新空间将于2013年4月13日开幕,并同时推出艺术家郭工的首个装置作品个展"一棵松",展览时间为4月13日至5月26日。郭工的作品具备在当下十分可贵的精神能量和精确形式。他以对东西方艺术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为基础,对装置艺术的创作进行了极富深度和个性的实践。本次展览的作品是他近两年的新作,足以唤起对装置艺术内涵的重新认知与反思。




     格物穷理与艺术直觉


        ——谈艺术家郭工的作品

                                                        文/王静


现代主义艺术之后,视觉艺术不断对人类世界思想和行为轨迹进行修正,视觉艺术的存在意义之一,已不仅仅是单纯美学意义上的玩味,更成为不断为世界前行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指引。当代观念艺术家有改造社会的强烈欲望,通过在视觉艺术领域的探索构成了不同于哲学、文学、政治之于社会的改造方案,这些视觉化的精神图景承载着艺术家介入社会、改造社会的良苦用心,以一种立场和态度的形式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甚至演变成为改变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的力量。


然而近些年,即便是在类似卡塞尔文献展、圣保罗双年展这样的当代艺术最前沿的实验阵地,有关观念艺术的新的价值贡献的争论也一直不绝于耳。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不断深化,艺术的进展却越来越举步维艰,人类对精神和道德感的信仰被文明推进的惯性吞噬,各种政治的、话语的、经济的权利中心不断侵占个体精神家园的存在空间。什么是可持续的、具有建树的,能够为未来的历史进程提供源源动力的文化力量?这是摆在东西方文明面前共同的议题。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近年在中国的美术界,出现了基于全球范围内观念艺术成果,并对中国艺术的文化源流和当下价值意义再思考的艺术实践。如批评家高明潞策划的“意派——世纪思维”大展;由20余位艺术家自发组织的“次声计划”系列展览等,都可以视为有宗旨、有目标地对这一问题做出的回应。在这其中,艺术家郭工的个体艺术实践逐渐显现出具有独立性的文化切入点和视觉的结构组织方式以及独特的个人艺术线索。


首先,在他作品的价值观上,有着明显的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基因,郭工在当代艺术的大环境中,是为数不多阅读广博、敏于思考的艺术家,他通过对中西方历史和哲学著作的通读和交叉性的比较研究,更加体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哲学所深藏的精神能量和通达的世界观,进而为自己的艺术作品找到了实践的理论依存。他的作品重形式和语言的精确,同时又呈现出对自然和艺术直觉的尊崇,这或许与他多次提到的“格物”的思想方法有关。“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南宋朱熹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陆九渊解释为“学问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实;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到明代王阳明认为“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历经汉代以降,宋明理学,乃至近代的理论建树,虽对于“格物”的意义难以给出准确的解释,而使得儒学界争论延续逾千年,但“格物致知”作为看待客观存在的方式和方法提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中,对待“物”与“心性”的哲学态度——通过格物知事理,进而至意诚,指导了历代文人士大夫的治学方法和品行修为。郭工在一篇谈话中提到,他在作品的创作和思考过程中“会跟格物论的思路接接气,探索一下先人那种智慧的修行方式,就像做一个练习,一个功课,从《心光》那件作品开始,这个方法就参与得多一些了。” 《心光》取意于佛教语——佛教谓佛心所照之光,郭工将特殊组合的氙灯装置于一个通体暗黑只留一道缝隙的人工特制灯泡外壳内,在密闭无光的环境中,在烟气的升腾中,仅存的缝隙中所透射出的那道刺眼的强光所拥有的穿透力,就好像历经迷乱之后的大彻大悟般的,立场鲜明、通达透彻。在面对现实的错综多变的客观世界时,郭工的作品就像一道选择题,引领观众与之一起展开思考和抉择。


艺术家作品的精神本质与道家学说的“道法自然”及儒家“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的仁德思想衣钵相承。即使将最具工业文明象征的成果用于作品的实现过程,也丝毫掩盖不住其背后提出的具有反思意义的问题:现代文明真的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终将带来一场社会的信仰危机,人的世界的幸福感和自足感究竟来自哪里?他的作品中对光、流动、空间等自然要素融入视觉的回归令人重新感受到不同于对生命本身的质感的保护和对人类自身感知力的重新发掘,而非追求对外在力量和那些流于形式的可言说性,是对这个问题的释疑和解答。令郭工受到关注的一件重要作品,名为《树》,他在许多展览场合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表达了对树的意义的解构和重建,由树的年轮引申到经过旋切的被改变了物理形态的一棵树,通常概念下的树的物理属性、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被不着痕迹地统一在一个视觉背景下,其言说和思维的开放性以及对作品形式的准确把握,都决定了这是一件成功的观念艺术作品,观众在为艺术家的剖析能力鼓掌的同时,思维也会与之一并游走。他的另一件名为《心经》的作品,更加考验了观众的参与性和对佛教大义的感知能力,艺术家仅留了作品名称这唯一一把可能打开作品秘密空间的钥匙,除此之外,就只剩不断振颤的被屏蔽了声音的暗黑的喇叭了。观众围绕作品不断揣摩的专注,继而再次折返全心投入感知的过程,完整了整件作品听与被听的互文,何为《心经》?心经即为心音,不为万物扰动,心中常常清静,纯然是对浮躁心性的冷却。


郭的作品中对自然物的关注和运用,让我联想起2012年卡塞尔文献展上在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展出的英国艺术家瑞安甘德(Ryan Gander)的作品《我需要一些可以记忆的意义(不可见的力)》艺术家带给所有参观者的是来自展厅上方吹来的两股清冽的风。那件作品的作者甘德希望的是观者在参观了大量展品后,能有一个空旷、安静、凉爽的空间对所看、所闻有所思;同时在驻足沉思之时,不忘记这风中曾经历过的德国历史浓郁的味道。在当下的时空下,两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同样的是对内心的关照和对自然物不约而同的关注,又各有不同所指,这在今天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可进一步展开讨论和比较的问题。


郭工的艺术属于治愈系,这类艺术可以为盲目追逐现代性造成的破坏力疗伤,而我更愿意将之定位为一位现代文人,而非单纯意义上的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对人的悲悯,即具有古典文人的品性,也具有当代艺术家的创造力。他的艺术实践案例所展示的对自我精神价值的建构,对艺术潮流的独立判断与自觉,为我们讨论中国当下观念艺术的文化创见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视角和依据。


[沙发:1楼] guest 2013-04-03 15:45:23
对一棵树的树干部位进行旋切,通过这个缓慢机械的深入过程得到一个由表及里的结果。当把这个结果呈现出来时可能让我们的心思再次回到机械的旋切之中……
[板凳:2楼] guest 2013-04-05 19:21:48
对一棵树干进行旋切并不是创造,因为这活儿在三合板厂每天都在发生。郭工这件作品的好就好在他保留了树根和树枝等属于树的全部。这就使我们得到一个更高因而更完整的视角,从而使旋切和悬挂具有了观念和形式的价值。或者可以说,艺术家并未做什么,他只是提供了一个看待事物的眼界,在这个眼界里,日常中被我们忽视的事物一下子获得了其独特的形式感,具有了丰富得多的言说能力。这件作品没有丝毫刻意的痕迹,是艺术家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
[地板:3楼] guest 2013-04-06 22:56:37
这么说我倒是觉得,一棵松树是超越了观念的观念作品。
[4楼] guest 2013-04-06 23:10:07
十年磨一剑,郭工沉寂了这么多年该出好作品了。当我们都忘了他还是个艺术家的时候一棵松让大家眼前一亮,一个有品质的艺术家就应该是这样的。
[5楼] guest 2013-04-06 23:25:18
没看懂,光觉得好看似乎有中国画笔墨的功底。树干走势有书写的味道,很美。观念在什么地方?请教二楼
[6楼] guest 2013-04-06 23:33:17
很棒的作品,期待现场。
[7楼] guest 2013-04-06 23:34:29
作品的源起关系到观者的解读。因此,我们必须知道, “一棵松”并没有设置解读的通道,因为真正的形式不需要解读。这件作品也不代表任何理念,因为真正的艺术不需要获得所谓意义。它也没有追求现代和后现代意识形态中的“创新”与“解构”,因为这些理念,无论如何复杂,都是以线性的推进为基础的。实际上,“一棵松”来自一种“距离感”:每个艺术家,无论身处任何时代,他的生命宽度,与外在世界的距离,与死亡的距离,以及与作品之间的距离,都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距离感,让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艺术,成为一个无限循环的轮回,而不是一条通向虚无的直线。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距离。只有在这种距离中,才能诞生真正的艺术。
[8楼] guest 2013-04-06 23:40:16
噢,明白了看不懂觉得好就够啦。也就是说要相信直觉!
[9楼] guest 2013-04-06 23:59:10
二楼和八楼你们是一党的吧,尽搞些虚头巴脑的玄学的东西忽悠人,看郭工作品倒也实成怎么说话让人摸不着头脑
[10楼] guest 2013-04-07 09:33:55
二楼和八楼说的很好呀,我们是一个讲究言论“自由”的国家,每个人都有在论坛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

[11楼] guest 2013-04-07 10:40:38
这个展览值得期待,NUOART在798哪个位置
[12楼] guest 2013-04-07 10:49:53
听来听去,楼上的人几乎都是一个人在那说单口相声,不会是艺术家自己雇的吧?哈哈大笑。
[13楼] guest 2013-04-07 12:09:48
真是指鹿为马,一个最普通的形式主义习作怎么超越观念了?读过书吗?形式不是观念,记住了,别现眼了。
[14楼] guest 2013-04-07 20:24:20
书读多了,还没到消化的时候,形式和形式主义是两回事,观念至上是理论界的事,解读艺术作品也是理论界与观众的事的和艺术家压根没吊毛关系。
[15楼] guest 2013-04-07 20:49:24
心理变态把一棵好端端的松树残忍的剥成这样于心何忍啊!!!!!
[16楼] guest 2013-04-07 21:06:29
现在的有些人打着艺术的幌子行为啊、装置啊、观念啊尽干些有悖天理的下流事。还是画画的好尤其是中国画多环保呀。
[17楼] guest 2013-04-07 22:36:21
原来这里聚集了一帮觉悟低下的一帮人,就如小学一年级水平读不懂大学课文可不能说大学课文不好。
[18楼] guest 2013-04-07 22:47:24
1+1=2
[19楼] guest 2013-04-07 23:41:26
引用guest的发言:
1+1=2
1+1=3


[20楼] guest 2013-04-08 00:00:06
引用guest的发言:
作品的源起关系到观者的解读。因此,我们必须知道, “一棵松”并没有设置解读的通道,因为真正的形式不需要解读。这件作品也不...
说的好

[21楼] guest 2013-04-08 00:50:32
别理丫,教他自己叨吧去。
[22楼] guest 2013-04-08 11:22:56
看多好玩,一伙被理论了的艺术吊丝俨然一派当代艺术导师的范儿,哪家帖子都能见到他们在指点江山。艺术家在干吗,也上来扯扯啊。
[23楼] guest 2013-04-08 16:20:01
5楼,我是2楼,艺术家要把一件作品做得好看有所谓笔墨意趣那决定于他的审美习性,这种习性只要不过于伤害作品的完整性,还没有到变味或画蛇添足的地步我们不会过于苛责。严格来说每件作品都在极力邀请只属于此件作品的形式意味。……至于解读艺术品历来都是徒劳的,因为作为直观语言系统的艺术作品其实只能经由直观感知来阅读,而直观感知能力却更多地来源于天赋和丰富的系统熏陶,相对来说难以通过一般教育获得,所以才会有好的作品常常被拒绝和抵毁的事发生。艺术品不是用来理解的,正如同动听的鸟鸣不是用来理解的却并不妨碍你有悦耳之乐一样。
[24楼] guest 2013-04-08 23:50:35
2的疯了
[25楼] NUOART小虾将 2013-04-09 01:16:10

NUOART地址:798艺术区2号院706北一街B07,从白盒子艺术中心和悦美术馆之间的马路往北50米就到了,欢迎大家来看展哦~

[26楼] ARTSOO 2013-04-09 01:52:08
引用NUOART小虾将的发言:
NUOART地址:798艺术区2号院706北一街B07,从白盒子艺术中心和悦美术馆之间的马路往北50米就到了,欢迎大家来...


[27楼] guest 2013-04-09 03:42:09
听得出来二楼和郭工关系不错,不管咋说人家还是能自圆其说,可见是有点素养的。24楼别人都是小学生你是什么,叫兽,听了半天没说一句人话,你上过大学也整一段理论给姐听听。
[28楼] guest 2013-04-09 10:23:58
二楼好,我是五楼
[29楼] guest 2013-04-09 23:03:35
很震撼的一棵树
[30楼] guest 2013-04-10 12:57:27
哈哈,骗子无孔不入二楼我是五楼这还有冒充的,谢谢回帖 !
[31楼] guest 2013-04-10 13:45:24
水军真厉害,这么一个车床一小时就能弄出来的东西,还好意思叫作品。骗钱也要有点样子嘛!
[32楼] guest 2013-04-10 13:52:08
一听就是技术专家,哈哈高级工程师吧
[33楼] guest 2013-04-10 13:55:46
艺术家需要技术支持,好助手有工作吗?
[34楼] guest 2013-04-10 16:22:33
The touching power in Guo Gong's artworks is from a particular logic system based on his perception on the world, the ar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himself as an artist. This system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art history. We can certainly find its clues from the frequently mentioned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or “oriental wisdom ”, but his works contain much more than a simple “contemporized tradition”. In his works “A Tree” and “Land under the Heaven”, we can see he has condensed all his apperceptions and inspirations into the purified visible forms through a struggling process of refinement. This “purification” is not to be understood under the logic of minimalism. It's a kind of “returning to zero” of his thoughts in the last moment of the birth of his works. Thus the works have been endowed not only with “polysemy”, but also with “multi-perceptions”. What they touch is not only the sensibility and thoughts of the audience, but more deeply, their “quality of the heart”, which is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inner world. The works' degree of pureness – instead of their degree of complexity – decides their ability of transmission across the border of cultures or systems of interpretations.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is, these works have returned to a status of advanced intuition. This intuition is a direct view into the unknown and a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spiritual conditions of the artist. This is also where the arts find their place in the sublime.

The indigenous energy of installation arts, and also of the more general new medias arts, is mostly absorbed during a process of destruction of another system of energy, which is the long existing and commonly accepted art history. Speaking in another way, the new arts today is mostly built upon the reflection and critic upon the arts before. This kind of new arts is in fact a kind of attachment of tradition – in the name of “rebel” – leading the arts to a corner where they can only be interpreted literally. As a result, the new arts today have been absorbed by a single logic where the arts can only be attached to conception, interpretation, document, or different disciplines such as sociology or new technologies. The arts created in these ways have become repetitions in a fixed innovative pattern, and created the contemporary “anorexia” of the repeated innovations. Guo Gong is trying to find a more eternal source of energy for the new arts. He provides us with a long forgotten way of seeing, it's not about innovations with full of promises, but a romantic return.
[35楼] guest 2013-04-10 23:57:51
楼上的看不懂
[36楼] guest 2013-04-11 08:53:20
still is a piece of wood, nothing but out dated formalism.
[37楼] guest 2013-04-11 11:07:30
引用guest的发言:
still is a piece of wood, nothing but out dated formalism.

艺术的灵魂是形式



[38楼] guest 2013-04-11 14:53:10
形式是艺术的全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