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中的12种方法论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0   浏览数:1863   最后更新:2012/12/23 18:20:01 by 之乎者也
[楼主] 之乎者也 2012-12-23 18:20:01

来源:在3画廊

 

我们理想中的艺术史方法论与越来越制度化、经济化和时尚化的学术工业式的美术史截然相反,我们觉得,它应是专业的学术和普及的教化的结合,博物馆的活动和大学的教学的结合,鉴赏家,收藏家的实践和美术史家的探索的结合;它不仅体现知识的整体性,而且也体现人性的整体性。这就是在3画廊6年艺术商业实践的总体艺术史考量。

图像与文字是托载人类心灵史的两扇翅膀,我们的信仰、认知和梦想正是依靠这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得以保存,所以,大致的艺术史方法论鉴于以下几种:

1、传记的方法:对于活着的艺术家,传记的方法以还原艺术家创作及作品的意义。这一方法论由弗洛伦萨的瓦萨里所创建。这一方法论至今依然很活跃。魏立刚、邵岩、蓝正辉、张朝晖、何灿波等艺术家的个人艺术历程都有着持续和坎坷并存,坚持探索的作为艺术家的纯粹性,他们的天赋、技艺和信念,与他们的作品同样珍贵,而且密不可分;

2、3、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与蒙格里安:这一方法论强调艺术作品的视觉形式元素而较少关注与作品相关的现实内容和历史背景。现代主义早期,形式主义与康定斯基等抽象主义以及立体派的艺术实践相关联。结构主义源于对符号学(符号如何形成文化意义)的运用,这一方法论用于研究蒙德里安作品中包含的图像元素的不同联合所产生的语义学功能,并试图理解一个看来僵硬的形式体系如何生成不同的含义:不是赋予这些元素以固定的意义,而是展示其图像语汇如何转化为一种自我解构的机器,它不仅消除人物形象,也消除了颜色的面、线、表层。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分析的启发式力量丰富了艺术史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当代水墨作品,具足了独创性和艺术史研究价值;

4、5、后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这一方法论是挑战框架进而揭示权利运作方式。同时它应对的是“拟像”,也就是“现实的缺失”。就对汉字的解构和对唐宋以来中国书法绘画的反思能力而言,专于汉字艺术的艺术家无不走在历史的前沿;

6、风格说:艺术史的年代说和流派的定义。比如,巴洛克,文艺复兴,印象派,德国表现主义,抽象表现,立体派,超现实,等。抽象水墨(或称汉字艺术),应该有充分的理由进入到与这些流派比肩的位置;

7、8、图像学及图像解析:这一方法论是基于对艺术家心里及精神层面的分析(艺术家漫不经心的创作),来还原作品原本的意义和象征。通常图像学被归类在在图像分析的标题之下。这一方法是否用于某位艺术家或其作品,取决于艺术家创作的真诚和原创能力,相对传统意义上的传承、模仿和趣味所携带的假象而言,抽象水墨的研究价值意味深远;

9、社会艺术史学;从社会政治经济学视角解读艺术现象,定义艺术的本质属性及其概念的延展。特定的时期,产生某一类特定的艺术家,对当时的艺术创作和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怀有文化使命感的艺术家,即使在最开始被称为离经叛道,也不放弃探索,其社会意义也极为突出;

10、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经验实证(贡布里希):这一方法论强调艺术史的主体是艺术家本人。贡布里希本人也是一个个人主义者。尽可能多角度的考察经验的多样性,以及艺术是如何流变的。他本人也坦言说自己不是先知,不知道艺术史发展到哪里也不知道它的未来。这一开放的姿态正好是这一方法论的洞见机制。假如贡布里希再世,面对抽象水墨艺术家们的作品,应该不会只是客气的赞美中国古代的艺术传承,而对当下的艺术家不做评价;

11、女性主义:女性主义艺术史挖掘出了从古到今大量被历史遗忘的女性艺术家,这个运动的真正发起人琳达•诺克林主要贡献则在于对传统的美术史作了一个全新的解读,开创了美术史性别研究的先河。首先,她把西方艺术史中存在的对女性艺术家的忽视与压抑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并作为一个主题进行了研究。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她探索了艺术中性别与权力的关系。再次,她的研究中也涉及到对种族及东方主义艺术。在尽可能减少偏见的洞见里,她不想让历史在缺席了。

12、精神分析:这个方法论对应的是现代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这方法论的早期尝试对艺术作品进行象征性的读解,艺术成为设谜,批评成为解谜,整个过程是循环的图解。在对艺术家的研究中,艺术史被改写为精神分析的案例研究。进而精神分析对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性本能和潜意识动力作用机制进行解析。精神分析学和现代艺术有许多相同主题,如对本源的迷恋、梦境和幻想、“原始的”、儿童和精神病人、以及近年来与主体性和性相关的主题等。再者,许多精神分析术语,如压抑、升华、恋物、凝视等已经进入二十世纪艺术和艺术批评的基本语汇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