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苏珊·桑塔格的方式批评展望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3   浏览数:1688   最后更新:2012/12/21 22:31:13 by guest
[楼主] 蜜蜂窝 2012-12-21 12:01:38

来源:静则生灵

 

“我的宇宙”中的坎普趣味  --基于新感受力美学的一次批评尝试 沙鑫

 要:

本文是基于苏珊·桑塔格的新感受力美学范畴,针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展望的作品展开的一次批评尝试,目的在于避开垄断和覆盖中国当代艺术批评领域的文化学批评、社会学批评等智性批评模式以及宏大叙事,甚至过度阐释的批评观。通过考察作品的风格,形式趣味,还原艺术品的独立存在,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到作品本身,改变大多数人据以辩识艺术作品的那种规则,从而提供一种面对艺术作品的新的鉴赏力。

关键词:新感受力;坎普;不锈钢假山石;我的宇宙

正文:

  • 一、 如何突破关于展望作品的批评现状

展望是中国当代艺术界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为评论界所热切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不锈钢假山石则是他最具标志性的艺术作品。从1995年第一块不锈钢假山石创作完成至今,展望在以不锈钢假山石为媒材的艺术创作中摸索了长达16年,这期间对于其作品的评论不下百篇,其评论注脚大多数是从文化学和社会学角度切入,我这里并不是否定文化学和社会学批评的作用及意义,只是发现这样的评论方式在当代艺术批评中十分普遍,甚至泛滥,几乎衍变成为一种类似万能的评论模式。在2008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望个展《园林乌托邦》的研讨会上,批评家王南溟率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假如说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他里面包含了一些‘西方的’成份的话,如果我们会对他的作品做出判断,说他是超越了东方。那么在作品里面,加入了当代的‘西方的’成份以后,我们也会作出一个判断,那么它超越了东方。在这样一种作品里面,假如说,这两种成份都有的话,我们得出结论是:他的作品超越了东西方。”[1]由于是研讨会现场录入文字,后期似乎未经过修改,所以这段话读起来有些差强人意,但是其中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我们是可以领略到的,就是说这种评论方式可以套用除展望的雕塑以外的其他的艺术作品,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一种宏大叙事的评论模式,使普遍的艺术作品处于一套意义系统之内,其最大的伤害在于摧毁了艺术作品自身最根本的独立价值及其独特品质。这一套针对展望作品的批评文本会经常出现下面这样的一些词汇:现代主义、都市发展、传统人文、西方文明(欧美)、生存危机、人文价值、理想自然、工业文明等等。面对这些词汇与术语,我们就会发现,大量的批评文本实际上在从事一项置换游戏。正如桑塔格所说,“就是去对现象进行重新陈述,实际上是去为其找到一个对等物。”[2]这里所说的对等物恰恰就是上述出现的那些词汇,是一个不同于艺术作品本身的“意义”的影子世界。它源自于“对内容说的这种过分强调带来了一个后果,即对阐释的持续不断、永无止境的投入。”[3]所以,处于这种批评范畴内的艺术作品,无论何时都会显现出一种另有所指,或者另有含义的依附状态。这种依附状态是针对于艺术作品的“价值”对文本“意义”的依赖。所以桑塔格认为:“作品的价值肯定存在于别处,而不是其‘意义’中。”[4]这里的“别处”正是我们即将展开的一个切入点。

如果此刻要在这里避开上文所说的评论套路,对展望的作品进行全新的理解的话,那么眼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之前的对于作品惯用的“意义”系统进行整体的悬置,回到作品本身,恢复艺术作品本身的明晰性和独立性。这种强调艺术作品作为独立存在“物”的观点,在桑塔格看来是一种“透明”感,“如今,透明是艺术也是批评中最高、最具有解放性的价值。透明指体验事物自身的那种明晰,或体验事物之本来面目的那种明晰。”[5]因为,如果我们不避开对作品自身所强加的意义内容的痴迷,我们就会不可避免的使作品及自身在观看作品时遭受到观念的污染,并且这种杂质会阻隔对于作品自身的那种体验。桑塔格一直坚持艺术自律法则,认为“被作为艺术作品来看待的艺术作品是一种体验,不是一个声明或对某个问题的一个回答。艺术不仅仅是关于某物;它自身就是某物。一件艺术作品就是世界中的一个物,而不只是关于世界的一个文本或评论。”[6]上文所提到的别处也正是和这种对于艺术作品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与感受力相关的,是艺术作品自身所提供的纯粹的、不可替代的审美体验。一旦我们尽可能的控制和缩减对于艺术作品“意义”内容的探求,艺术作品本身的形态、质地就会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作品的可感性以及其作为艺术作品的明晰性就会恢复和提升。所以,此刻我们观看展望的艺术作品时,我们不需要去努力的发现其作品的内容所指及意义,恰恰相反,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去看、去感受、去欣赏作品本身。

正如我们上文所说,如果我们面对展望的艺术作品时做到了脱离意义的重力,回归到艺术作品本身,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去看、去感受、去欣赏艺术作品本身呢?这里需要一种新的能力,也是桑塔格核心的美学思想新感受力。这种感受力指的是受众在观看艺术作品及生活周遭的一种能力,它有赖于艺术作品自身的形式、风格、表现力的程度,是否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是否能恢复和适应受众的直觉体验。因此,感受力与作品本身不可分割,恢复受众的感受力,就必须恢复作品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是作品从形式到风格再到迸发出“力”的过程。不是任何作品都具有这种“力”的,只有具有这种感受力的艺术才能够让人切身体验,恰恰是那些平庸的艺术才不断的为意义的世界所牵制,这也是我目前选择展望作品作为案例分析的原因。

 

二、“我的宇宙”的坎普趣味

“我的宇宙”是20111126日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一个非常大型的展览,展望将他的不锈钢岩石以极其震撼的方式呈现在UCCA空间。正是这个展览使我发现了展望作品中的坎普趣味,这种坎普趣味也恰恰是面向作品本身及观者感受力,摆脱意义范畴的美学体验,符合了桑塔格对于作品作者即艺术家的创作要求,“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即创作一些其外表如此统一和明晰、其来势如此快疾、其所指如此直截了当以至于只能是……其自身的艺术作品,来躲开阐释者。”[7]那么,什么是桑塔格眼中的坎普趣味呢?它是唯美主义在现代社会的拓展和延伸,一种现代的审美方式和新的文化趣味。“它是把世界看作审美现象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即坎普的方式,不是就美感而言,而是就运用技巧和风格化的程度而言。”[8]所以说,我们可以得知坎普趣味的艺术作品首先包含着两个因素:技巧的运用和风格化。首先,坎普需要技巧因素,在桑塔格看来,这规定了坎普的物品不能出自自然界,因为自然界的物质不存在什么技巧(这里的技巧不仅是人工性的,而且是超出普通人工性技巧,乡村的一些产品就属于低级的人工制品),所以,“大多数坎普之物都是城市的(但它们通常具有一种与田园牧歌风格类似的宁静感或质朴感。大量的坎普令人想到燕卜逊的那句短语:‘城市田园牧歌’)”[9]其次坎普是一种以风格表达出来的世界观。在桑塔格眼中,这种风格是一种特别的风格,这种风格要求坎普趣味的艺术作品“对夸张之物、对‘非本来’(off)之物的热爱,是对处于非本身状态的事物的热爱。”[10]回顾展望以往的不锈钢假山石作品,本身就散发着“城市田园牧歌”的感觉。在《新素园石谱》中,展望写到制作不锈钢假山石的步骤:选石、选材、下料、拓印、锤锻、焊接、打磨、抛光。在展望的理念中,被选的石头可以是自然界任何一块石头,但是我们知道,此时所选的石头的状态就决定了成品的不锈钢假山石的状态。所以,回顾展望的大多数不锈钢假山石作品,我们发现,他所选择的石头的状态普遍是被称为太湖石或者文人石,这样的选择一方面为了作品审美考虑,另一方或许也存在着一些类似文化策略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古人在园林和庭院中摆放假山石,为了能够以小观大,从自然天成的石头中,观出大山大水。这本身就是一个生活中模拟、感悟、回归自然的行为,而在现代社会里,展望通过将自然界的真石转换成现代工业材料制成的不锈钢石,但整个状态和真石是没有不同的。艺术家将其摆放在城市之中,其性质是和古人类似的,属于现代人的造境行为,而材料的改变,极具镜面效果的不锈钢是艺术家使用现代材料对非本来之物及非本来状态的表达,这种表达在于通过非本来之物的展现,一个光滑亮丽到极致的不锈钢假山石改变了受众传统经验中面对石头的感觉,此时受众不仅能观“石”,并且光滑的镜面效果同时也达到了观己的效果。伴随着石头纹路的蜿蜒,它所反射出的一切都处于似我非我、似境非境的状态之中。但是,正如上文所说,对于石头的选择的理念,在现实的操作上是存在问题的。只有到了“我的宇宙”时(“太空计划”的陨石也是算的),才真正的做到石头的“选择”,因为无论展望选择的巨石看起来有多么美观,一声爆炸后,那种先前的策略性内容必定不会存在,这就意味着通过爆炸,石头本身所依附的那种文人精神或传统精神完全被摧毁了,内容的彻底消减,受众就会更加关注其爆炸这种极端的形式,以及爆炸后石头的形式,进而在纯审美的层面上体验世界,“它体现了‘风格’对‘内容’、‘美学’对‘道德’的胜利,体现了‘反讽’对‘悲剧’的胜利。”[11]展望使作品一方面呈清了自己在文化策略的嫌疑,成功逃离了“阐释者”的对等物般的置换游戏,最主要的是实现了材料选择上的民主性。这种“对一切物品等量齐观”,是坎普感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桑塔格给出了一个王尔德的例子,“当王尔德表示他志在‘配得上’他的青花瓷器或声称一个球形门把手能与一幅油画一样令人称赞……当他宣称领结、别在钮孔里的花、椅子的重要性时,他已经是在提前实践坎普的民主精神。”[12]

所以,当我们在展览现场看到通过爆炸这种偶然的、随机的、极端的方式选取的石头被制成不锈钢的成品后,我们已经完全的投入到对于石头本身内容的观看之中,再也没有什么附加的智性内容来干扰我们的艺术体验了。

这里对《我的宇宙》展览做下基本介绍。“展望在山东费县将一块巨石在空中爆破,并用每秒2000帧的高速摄影机从6个几何面将这一瞬间完全记录下来。在后期制作中,他将几毫秒的时间慢速剪辑成3分钟,这6个角度的高清影像将会投映在UCCA大展厅的巨幅银幕上,从而观众可以从各个角度清晰地看到每一块岩石被爆破的过程和轨迹。另外,展望用不锈钢材质将爆炸出的7000多块碎石片复制并悬浮在展厅空间,还原出惊天动地的刹那,这些不锈钢石块的表面同时反射着大爆炸的画面,从而创造出一个无尽的想象空间,宇宙的诞生。”[13]

从这段话中,我们基本了解到展望《我的宇宙》作品的详细信息,首先,作品在技术上的运用上是非同一般的,一些媒体的报道之中,我们得知项目的整个摄影团队非常高端,一天的拍摄费用就是几十万,同时将爆炸造成的7000多块碎石复制成不锈钢材质的石头,这本身就是一种铺张和极端。桑塔格认为,“坎普的标志是那种铺张精神”。并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种铺张。“坎普是一个身穿由三百万片羽毛织成的上装四处游荡的女人。坎普是卡罗·克里维利的绘画,画中的砖石结构上缀有真正的珠宝,画着栩栩如生的昆虫和裂缝……

而拍摄的6个不同角度的几毫秒的爆炸时间被慢速剪成3分钟,并通过6个不同的角度,高清播放出来,使观者前所未有的如此清晰和平静的欣赏一个完整的爆炸过程,而不受任何外界干扰,这意味着爆炸对于观者来讲已经不是一个现实,而是一种景观,它的形式与质地,被一种连贯的、狂热的展示了出来,而这一切正是源自一种不可遏制的、也无法控制的感受力,对于观者,它也是激情四射、非比寻常的。观者面对这种感受力完全是一种“质朴的、全然自觉”的状态。

《我的宇宙》还具备坎普趣味的关键之处在于,它是“废黜严肃”的。用桑塔格的话说,“坎普是玩笑性的,是反严肃的。更确切的说,坎普与‘严肃’建立起了一种新的、更为复杂的关系。人们可以以严肃的方式对待轻浮之事,也可以以轻浮的方式对待严肃之事。”[14]在展望接受采访时,他说:“上天给了我们每一个人想象的权利(这里的想象也是一种感受、体验),而普遍的人却放弃了这种权利,就像把宇宙的诞生交给科学家一样,人的诞生交给生物学家或人类学家一样,我之所以做这件作品,就是为了表达,作为一个普通的艺术家,我也有权利、也能去想象‘宇宙’(打引号表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宇宙,这也是坎普看待事物的方式,放在引号之中)的,所有人都有这个权利和能力,需要做的是挖掘和运用想象力,去体验这个世界。”这里展望超越了原本在科学家那里正儿八经的宇宙诞生之事,用一种理想的技巧、戏剧性的表达了出来,这种戏剧性所展现的是“不动声色的、超然世外的体验”。这种表达,虽然存在某种宏大的东西,但恰恰是这种体验上的宏大才超越了智性意义上的好与坏、高与低、真与假的固有标准,清除了阻断受众与作品相接的文化障碍,用更加民主的、更加包容的、更加愉悦的方式来激发和培养观众的感受力,这也是面对网络时代中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消费文化空前繁荣及文化过剩对民众精神麻木的一种积极的美学态度。

 

参考书目:

《反对阐释》:【美】苏珊·桑塔格著,程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6月第1版;

《新素园石谱》:展望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5月第1版;

《介入性的“雕塑”展望研讨会》,北京中国美术馆,2008



[1]介入性的“雕塑”展望艺术研讨会,p29

[2]《反对阐释》,【美】,苏珊·桑塔格著,程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6月第一版,p8

[3] 同上,P5

[4]同上,p10

[5]同上,p14

[6]同上,p22

[7]同上,p12

[8]同上,p303

[9]同上,p305

[10]同上,p305

[11]同上,p315

[12]同上,p317-318

[13]《我的宇宙》展览宣传内容

[14]《反对阐释》,【美】,苏珊·桑塔格著,程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6月第1版,P316

[沙发:1楼] guest 2012-12-21 12:52:04
展望和坎普鸟关系
[板凳:2楼] guest 2012-12-21 13:05:21

danqli:怎么那么像国内的美术史作业

 

新生丁丁:作为艺术家,能收到最心怡的评论是:A博学的观众微笑了,写下一个精确而开放的句子…B年轻观众凝思作品一件一件,整个上午,,明明知道作者就在展厅,却坚持沉默不语…C法国高帅富一改平时的冷艳,边看边感叹,最终冲过去牵起作者的手,深情凝视她的眼睛,亲吻那双满是灰尘的手…

 

艺术家展望: 我并不认识这位评论家,他的文章替我解释了一个我自己说不清的问题,就是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让观众跨过文化藩篱来感受我的作品,我用“我的宇宙”证明普世文化是可以从民族中走出的,个人也是可以从中诞生的,关键是如何在寂寞与潜心的琢磨中耐心的等待哪一刻的出现

[地板:3楼] guest 2012-12-21 22:31:13
文章写的不错,但展望的作品从来都是舞台道具制作,洗不干净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