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布里埃尔•莱斯特:没有电影的电影院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1   浏览数:2055   最后更新:2012/12/16 23:09:02 by guest
[楼主] 灰常灰 2012-12-15 21:59:31

文: 静竹 来源: hiart.cn 

 

加布里埃尔•莱斯特肖像

莱斯特今年40岁,刚参加了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正稳步迈入创作的黄金年代。在荷兰出生、长大的莱斯特,骨子里有着日耳曼语系国家特有的严谨,同时又十分热情健谈,所以总在长篇大论的末尾加上一句“因此,我的回答是……”来把握中心,总结大意。这也许与他多年来进行文字创作有关。 
 

不玩音乐的导演不是好艺术家 

 

加布里埃尔•莱斯特(Gabriel Lester)的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比利时人,却在荷兰出生,从小就讲三种语言。“如果你从小就知道自己跟别人不同,你就会很想看看世界上的各种不同,然后向他人展示这些不同——最后,你就会想做一个艺术家。”莱斯特青年时期花了很长时间寻找人生目标,他早期做过音乐,写过剧本,导演过电影,在此期间上学、辍学旅行、再上学、再休学。1999年,在荷兰皇家艺术村项目进修期间,他创作了自己第一件装置作品《怎么行动》,模拟电影院场景,有随情节变化的配乐、声音、光线,有坐在椅子上欣赏的观众,却独独缺了普遍意义上的“电影”本身。这件作品“是关于‘故事’,但不是故事;关于‘空间’,但不是建筑;关于‘生活’,但不是关于生活”。莱斯特强调,自己的作品中,“故事”这个概念很重要:“我觉得重要的是要暗示观众,使观众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属于自己的画面,属于自己的概念。简单地告诉别人我怎么想没有意义,我希望使他们通过我的作品明白他们自己。” 

创作《怎么行动》后同年,莱斯特与阿姆斯特丹的Fon Welters画廊合作,正式开始他的艺术家生涯。最初,他是因为不想拍摄商业电影,要摆脱作为电影导演来自资金的束缚,而开始进行艺术创作。但,当作为一个艺术家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后,他又开始被“来得比灵感快”的展览邀请束缚。莱斯特精力十分充沛,同时准备若干展览、双年展,继续写文章,有时导演电影,参加联合国代表大厅、银行、酒店等各类公共项目,游走在世界各地。 

几年前,莱斯特因妻子的工作需要随她到上海居住,并在多年好友许宇开设新画廊后,与他的Leo Xu Projects合作。他虽然羞涩,但直白地告诉我们:“我来上海是因为爱情。” 

音乐、电影、文字、剧本,从少年时期,莱斯特就在尝试用各种媒介构建不同的语言。来到中国后,这位艺术家发现,许多中国人都不知道著名的荷兰启蒙运动哲学家斯宾诺莎。“在欧洲每个人都知道他,”这位在荷兰长大的艺术家告诉我。这般确凿虽然是出于对本国文化的自信,略嫌武断,但确实如他所言:“各地方的人都一样,但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历史,因此交流方式不同”。 

 

对话的开篇 

 

以丛林中的装置 作品“转变”亮相卡塞尔文献展后,莱斯特在上海民生美术馆举行了他在中国的第一个个展《洛克西》,在许宇的建议下展出了三件作品:《怎么行动》、《潜能的身体表达》和《阿卡迪亚的忧郁症》。 

莱斯特的作品常与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有关,试图打破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刻板印象。《潜能的身体表达》一作,墙上映出缤纷的人、车、建筑,热热闹闹的场景却由机械转动的铁片产生。许多影视作品中,用电影院中映在观众脸上的灯光和背景声音的变化表示在“看电影”,但莱斯特用《怎么行动》抽离了“灯光声音变化”与“看电影”之间的象征关系。在这件作品中,光影变化只是单纯的光影变化而已。同样,第一次看到《阿卡迪亚的忧郁症》一作照片的人,看到窗帘飘动,会自然地想到“风”。但实际上掀起布幔的不是风,而是艺术家特意使用的织物硬化剂。莱斯特的作品迫使观众放空既定认知,用发现的目光看待每一个貌似日常的元素。 

为了避免交流错位,这次民生美术馆中展览的三件作品都不涉及过多地域性背景知识,而是注重激发人性共通的感官体验。“这三件作品都可以以很深刻、哲学的方式解读,同时也可以以娱乐的方式观看。一个小孩,或者一个95岁的老哲学家都可以找到有趣的点。比如,你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要谈论彼此都理解的话题;等互相熟悉之后,了解了对方的语言习惯,就可以进行更复杂的交流。所以,这几件许宇选择的作品,可以作为我和中国之间对话的一个很好的开篇。” 

[沙发:1楼] guest 2012-12-16 23:09:02
挺一般的艺术家,但被许俞的画廊一做,那就更差了。最主要的是这个艺术家的那种小气和对小局部的迷恋遇上许俞画廊的那种末日小资味儿之后完全的被放大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