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工作室:夏维尔·卫昂——原始的现代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0   浏览数:2360   最后更新:2012/11/16 11:03:19 by 宁静海
[楼主] 宁静海 2012-11-16 11:03:19

来源:艺术银行 作者: 吴昊

 

夏维尔·卫昂作为今天法国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夏维尔·卫昂在2009年继杰夫·昆斯(Jeff Koons)之后在凡尔赛宫举办了个人展览,成为第一个进入凡尔赛宫的法国当代艺术家。在里昂和波尔多,他的公共雕塑成了城市的新地标。目前,他的作品正在伦敦郊外的Hatflie庄园展出,今年12月,华盛顿的Phillips Collection也会举办他的个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他的作品Le Carosse曾来到中国,在世博轴旁展出。1963年出生于里昂的夏维尔?卫昂从事过广告美工,也做过独立广播,开过夜店,最终成为国际知名的艺术家。近几年,他专注于雕塑创作,同时,他的艺术实践涉及到几乎所有艺术领域:绘画、装置、摄影、电影、音乐、行为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他被认为是一个“制作展览”的艺术家。他习惯于“制作”一个展览,把一个展览看成一件作品,他的展览上,观众看到的不再是一件件独立的作品,而是一个整体。每件作品的位置、相互间的尺寸关系、观看的路线,以及作品与展览场所之间的关系都是经他的思考和设计的。他创造了“Archeo-Modernisme/原始-现代主义”这个概念,以此来概括了他的作品。并在这个基础上,将现代性、科技、建筑、观念等一切课题联系到一起。

展览《建筑的音调》作品之一 


今天,夏维尔·卫昂在全世界与3家画廊合作,巴黎/香港的Galerie Perrotin画廊、斯德哥尔摩的Andrehn-Schiptjenko画廊,以及新近合作的首尔的313 Art Project画廊。

《马》The horse 2009年


这个由Kazimir Malevich提出的概念将他的至上主义哲学拓展到了三维的建筑领域。以“Architectones”作为展览的题目,是夏维尔·卫昂用他自己的方式向这位给他深刻影响的艺术家致敬。 同时, 这个系列也在向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们致敬。在洛杉矶,夏维尔·卫昂选择了与Richard Neutra(1892-1970)

夏维尔·卫昂和家人在今年夏天的时候搬到了洛杉矶最具标志性的房子——Richard Neutra的VDL Reseach House。这栋位于洛杉矶银湖大道的房子建于1932年,由奥地利裔建筑师Richard Neutra设计,建成后建筑师和他的家人一直在这栋完美体现了功能主义和极简主义的房子里生活。1963年,房子经历了一场大火,Richard Neutra和同为建筑师的二儿子Dion用了两年时间将其重建。在夏维尔看来,在这所房子里住上几个星期是非常重要的,能使他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建筑,理解这位从欧洲来到美国西海岸的建筑师。 巧合的是, 夏维尔·卫昂和妻子有3个孩子,与当年Neutra家的情况相同,一个艺术家的家庭在另一个建筑师家庭曾经生活的房子里进行了新的创作。

在银湖大道上的入口处,观众远远就可以看到Richard Neutra的侧面剪影。一组金色的泛着阳光的金属球被吊在客厅的天花板上,随着这些球慢慢转动,观众可以“看”到洛杉矶夏日的微风。房子的最高端有一面用金属做的旗子。夏维尔还制作了两辆老爷车和一艘船的雕塑,其中一辆是Blue Flame(1970年创造陆地速度纪录的火箭车)。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作品和这栋房子体现着同一种思想——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浓厚兴趣使夏维尔·卫昂和Richard Neutra产生了联系,这也是夏维尔选择这栋房子的原因。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夏维尔提到了1970年。Neutra在这一年去世,这一年也是Blue Flame创造当时陆地速度纪录的年份。这些现代主义符号被有意识地选择、组合到一起,在这样的一栋房子里进行展示。

在Pierre Koenig位于好莱坞山的Case Study House No.21里,夏维尔的展览计划发展成了一个在晚上进行的行为表演。夏维尔称这栋房子是他最喜欢的建筑,他被极简主义的美感所震撼。夏维尔用白色的烟渐渐充满这个房子,使这栋以玻璃为主的透明建筑变得不透明,泳池里的水渐渐变成黑色——他将这栋建筑变成了一件极简主义的雕塑作品,一件没有比例和功能的观念作品。

《马车》Le Carrosse 2009年


Architectones计划下一站是在2013年的春天到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952年设计的马赛公寓大楼(Cité radieuse de Marseille)创作,接下来是Claude Parent和Paul Virilio在内维尔设计的圣伯纳黛特教堂(St Bernadette du Banlay Church),以及莫斯科的梅尼可夫之屋(Melnikov House)。

夏维尔·卫昂的创作中会出现很多艺术史的概念,也会跟科技和科学有关。在创作中,他大量使用照片,也尝试过摄影创作。在摄影变成一种普遍行为之后,他的摄影风格更接近于上世纪3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比如曼·雷Man Ray)。他把自己看成是这种艺术实践的延续。他在凡尔赛宫展出的雕塑《马车》采用了一种解构的方式来表现马车的速度和颠簸,灵感就来自于Marey和Muybridage的连续摄影技术。

现代的科技和工艺也是夏维尔的灵感来源,他曾经用纯手工工艺复制了一辆福特车,用这样一种方式来重现这个现代流水线工艺的工业符号(福特主义是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这是一件能够驾驶的作品,夏维尔用这样一件具有双重属性的艺术作品来质疑当代社会的运行方式。

《纪念碑》 Le Monunment 2011年


夏维尔·卫昂十分在意观众的观察方式,“我试着去猜测观众看完作品之后的印象”。观察方式在他的展览中是最重要的。在凡尔赛宫的展览中,《裸女》选用了十分低调的展示方式,而相反,《喷泉》却穿透了整个凡尔赛宫的花园。在展示《东京雕像》时,夏维尔邀请观众在雕塑的底座上坐一会儿,这样雕塑的功能会因此改变,即从一件观赏性的作品变成一个具有功能性的物体,同时当观众坐在雕塑上的时候,“雕像”从视觉上就不存在了。

艺术银行VS夏维尔·卫昂
艺术银行=ART BANK  夏维尔·卫昂= XV

ART BANK:您夏天的假期怎么样?不错吧?
XV:(笑)其实算不上真正的假期,我还是在工作,不过住在Richard Neutra的房子里,在那里创作,举办自己的展览,这个经历的确很不错。这个计划还会继续,接下来是马赛和Nevers,还有莫斯科??

ARTBANK:为什么会选择跟建筑联系在一起的项目?
XV:我们一直都在一个空间里,建筑或者没有建筑的。对我来说,这个空间给我的回应很重要。比如在Richard Neutra的VDL这个计划里,我感受到这个空间给我带来的快感,我要做的是创作出完全符合这个空间的作品,给观众一个关于这个建筑的视角。

ARTBANK:说到这个问题,您要给出的是一个符合建筑本身的视角,还是一个更当代的视角?
XV: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一直尝试跟这些建筑、场所对话,但有一些对话是很难的。VDL是一个离我们比较近的例子。但比如凡尔赛宫,是一个历史建筑,当你和历史对话的时候,一定有一部分是丢失的,只能以今天的人的角度去感受。凡尔赛宫最让我震撼的是那里的花园,这个花园可以看成是当时的“大地艺术”,你站在花园里可以感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延续,自然的力量。但也因为如此,从那以后,我更喜欢小一点的空间,时间上更接近现在的空间,比如画廊或者美术馆,可以更好地进行掌控。

ARTBANK:您曾经说您不是为了展览才做作品,不是为了做而做。这是不是意味着您在展览中有很强的独立性?这个时候策展人的角色是怎样的?您如何与策展人合作?
XV:我很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过这不代表别人说的我都同意(笑)。有的时候甚至是为了从别人的建议那里得到相反的想法。至于策展人的角色,应该是艺术史学家,能够给展览以思想,而不是简单地把作品凑到一起。

ARTBANK:您的雕塑作品是不是受到了极简主义影响?您还希望通过作品表现什么?
XV:当然,极简主义美学对我影响很大,但不仅仅是这样。同时,我希望通过作品传达一种观念,比如《红犀牛》这件作品跟真实的犀牛一样大,涂有红色的法拉利漆。当你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头犀牛,是红色的”,这时这个作品呈现的视觉和你头脑里的概念是重合的。我尽可能地把形状简化,《红犀牛》和《鲨鱼》都是这样,我要的是一个同质化的形象。单一的颜色也很重要,能强化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使作品变成一个已知或者已存在的物体的“普通的剪影”。红色法拉利漆的光波让这件犀牛“剪影”看上去在运动,像一辆华丽的车。

ARTBANK:您怎么看待目前的艺术市场?您是否经常跟画廊和藏家进行交流?
XV:我会偶尔和藏家交流,我自己也做收藏,但是很少讨论我自己的作品。市场不需要我太操心,我和很专业的画廊合作,画廊会负责市场和展览的营销,这些我都不用操心,专心创作就够了。我现在在全世界与3家画廊合作,其中Galerie Perrotin在香港也开了自己新的画廊,2013年,我们会在香港做一个展览。

ARTBANK:您对中国的艺术是否了解?对中国的印象如何?
XV:对中国艺术我了解得不多。但是我从一个中国艺术家朋友那里了解到, 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下子向西方艺术开放的,也就是说,从印象派到杜尚,到安迪·沃霍尔,打包进入到中国。这是一个很刺激的事情,这个现代化的过程不同于西方,我想,那个阶段一定很有意思。我很早就去过中国,只能说真的太不一样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中国的速度。这样一种速度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在欧洲需要半年完成的一件作品,在中国几个星期就做好了。让我想起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然,我很清楚这不具有可比性。这种现代化的过程让我很震撼。不过,中国目前可能还不够重视人的手工价值,相比而言,手工匠的手工远远不如材料的价值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