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出发:15位艺术家的15个表达”——联展[现场]
发起人:artspy  回复数:1   浏览数:1999   最后更新:2012/09/06 23:12:14 by guest
[楼主] artspy 2012-09-06 11:59:46

展览日期:2012-9-5 至 2012-9-11
开幕酒会:2012年9月5日下午14:00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
协办单位:广州市华艺廊艺术品有限公司
展览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策 展 人:王萌
艺 术 家:孟禄丁 张方白 马路 刘刚 李炎修 韩中人 王琰 王玉平 申玲 尹齐 张永旭 夏俊娜 蒋丛忆 陈曦 孙原

新闻稿:

回望20世纪最后20年到今天的艺术进程,新时期以来的艺术实践至少从两个方面对中国本土的艺术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一是全面引入了新型文化质料,即西方自印象派以来现当代艺术的实践经验,在“自发状态”中被中国的艺术家们所使用,并在当代的美术学院和艺术生态迅速成规模扩散,在知识层面基本实现了与西方世界的“接轨”与“同步”;其二是从逻辑的层面,作为这次大规模艺术思潮的结果,中国艺术界所引入的不仅仅是西方现代艺术以来的“碎片化”流派和风格,而是西方艺术史的“整体文化秩序”,这只“看不见的手”牵引了中国当代艺术随后的创作进程,在一定层面上启发也限制了它的思维模式。

从传入机制看,这种在西方现代艺术启动下发生的中国当代艺术模式,不是源自20世纪初船坚炮利般“西方的冲击”,而是一种“与国际接轨”、走向未来、探索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转型这一本土“主动自发”的强烈愿望。从效用上看,这种“引入式现代化”的文化启动模式的确是便捷的,它可以借鉴其他文明的现代经验(质料与逻辑)作为牵引在短时间内快速上轨,将本土文化飞速导向现代化轨道。作为拉动和牵引艺术前行的动力系统,这种不同于本土既有样式的新艺术一度以“现代艺术”、“前卫艺术”、“实验艺术”和“先锋艺术”等“形态”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语境中如同一艘不断变形的“时间潜水艇”,在穿行中逐渐演变为“中国当代艺术”这个目前通行的价值叙事系统。可以说,“从现代出发”构成了我们在新的世纪回望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一个观察视角。

如果全面从学术阐释的角度,“从现代出发”这个概念具有多重的含义,在本次展览的具体的语境中,它首先提示当代艺术自身的变革谱系与来历,重视“现代主义精神”中的合理部分对于当下艺术创作的积极意义,比如自我批判的学术品性,充满斗志、严肃探索的艺术理想,防止当代艺术滑向庸俗。另一方面,“从现代出发”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不必盲目遵从西方艺术的文化逻辑,应该立足自身的文化现实去推进艺术进程,建立自身的“文化秩序”。

本次展览力求透过15位从“现代”起步的艺术家30多年创作的尝试、诉求和脉络,一方面通过对这些个案的研究直取1980年代的直接经验,同时也试图从这个多元化的构架中营造一个进入和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在一个“公共性”的展示平台中来建立学术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从形态上看,他们的作品基本涵盖在“抽象”、“表现”和“观念”的框架内,体现为艺术史风格和样式渗透式的组合和互动。通过展示出的这个切片,本次展览着重聚焦探讨“语言能力”和“精神力度”,以此切入到历史和当下的现实中,去梳理和反省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路径和理想。






[沙发:1楼] guest 2012-09-06 23:12:14
土的掉渣的作品也就配在国家机构展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