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源个展《也可以是》
策展人:汪建伟
开幕时间:2012年9月4日,星期二,16:00
展览时间:2012年9月5日至10月7日,11:00-16:00
地点:Art-Ba-Ba流动空间
暂时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武威路18号10号楼1楼
开幕时间:2012年9月5日,星期三,17:00-20:00
展览时间:2012年9月6日至10月15日
地点:艾可画廊 主空间 | 上海莫干山路50号1号楼2楼
《死已经死了》
文:汪建伟
秦思源总是谨慎的徘徊在尚不明确的地带,他始终拒绝事先有一个具体的观念作为自己随后工作的理由。这种谨慎加尚不明确将我们拖入到一个险境,在这个危险地带,我们必须很仓促的对什么说“不”,而允许什么成为“是”。
我的文字也丝毫没有让我脱离险境,因为我只是旁观者之一,而在我视线所及,有更多的目光——“所有人”构成了对秦思源的围观,我们共处可以描述他的平等。
我的陈述如下:
1,不能活的画?
对于秦思源,他对于废画的行动无道德考虑。但是它们(废画)是从什么时候,被以什么方式宣布为废?即不能成为作品,不能成为可以继续活的的理由?关于活,生物学的理由是终止生命迹象,或者更准确的描述(医学)是妊娠终止,这些不能活的机体被发现了有先天性缺陷?我们并不想在此追问缺陷的原因(近亲繁殖,还是基因变异?)我们关切的仍是:是什么成为了终止活的原因,是什么测量工具检测到了它们处于非正常的位置,而必须被处理掉?也许此时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从这个“不能让它活着”的事件中逆向的了解到“活着”的标准和理由,而在此之前,我们止于解释,而不是发现。我们发现了“终止”本身的意识形态,一个隐匿的关于物的生产与价值评估机制,它们被控制在由不同的凝视而产生的管理者手中,并以自我监管的方式运行,自我预警与自我终止。
由此废画——这个物便提供了一个关键时刻的证据,接纳与抵制的记录,而这个特殊时间的历史成为了秦思源的“基本材料”,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秦思源的工作使这些物处于另一环境之中,事物才被赋予了在“这个”环境中的责任,开始履行它们新的职责。
它们(废画)仍然活着?秦思源应该感恩于对于这些仍然活着的有机体的饲育者(他的材料提供者——艺术家),因为他们“之前的”劳动使这些物仍旧散发着活的气息和“独特的”性格,而只是寄居在这些物身上的寄生物(知识)死了,就像杜尚将小便池摆在展台上,小便池——那个物一直平静的活着,而只是厕所和尿液的死亡一样,这些画仍然活着,对画的思想死掉了。
2,两张入场券.落选
落选沙龙的“障眼法”,使秦思源有了双重身份——组织者、参与者,由此,他获得了一个暧昧的入场方式,在这个环境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