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蒙·恩特威斯尔(Redmond Entwistle):Walk-Through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0   浏览数:1622   最后更新:2012/07/05 10:59:38 by 艺术眼artspy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2-07-05 10:59:38

雷德蒙·恩特威斯尔(Redmond Entwistle):Walk-Through

作者:Henry Little(陈颖编译)  2012-7-4    来源:artspy艺术眼

Redmond Entwistle,Walk-Through,2012

雷德蒙·恩特威斯尔(Redmond Entwistle)的新电影《Walk-Through》是纪录片与虚构的重建的结合,它对当代艺术教育以及迈克尔·阿什(Michael Asher)在上世纪70年代洛杉矶加州艺术学院进行的“后工作室课程”的特殊影响本身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迈克尔·阿什(Michael Asher)是上世纪60年和70年代时概念艺术领域中一个权威、影响深远且严重被低估了的人物,他为加州艺术学院的艺术生们发展起了目前传奇般的“crit”(或者说是“批评性讨论课程”)。这样的课程包含了对由学生的同龄人创作的作品进行的漫长讨论——这有点像是对当某件作品进入到公共领域时就坚定地判断它所收获得的东西进行的缩影。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这种近乎于乌托邦式的教学模式(在其中,老师“屈尊身份”来担任讨论的领导者)的现实状况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场面:朋友讨好地恭维彼此的作品,对手则表现出激烈的反对情绪。

Redmond Entwistle,Walk-Through,2012

《Walk-Through》具备雷德蒙·恩特威斯尔(Redmond Entwistle)广泛的艺术项目的典型特征——从它对回忆的主观质量以及对地点与记忆之间的关系的兴趣来说——同时也是迈克尔·阿什(Michael Asher)式的理论与实践的范本。

作为一位艺术家,迈克尔·阿什(Michael Asher)尤其热衷于机构干预和批判。2008年他在圣塔莫妮卡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个展就包括了恢复来自他之前那些展览的举办场地中的立柱墙。这些完全由金属框架组成的墙创造出了一种来自于画廊展览历史的金属残留物的感觉。这种将展览空间看作是一个可改变的、艺术与艺术家能在其中进行“表演”的舞台的偏好对于加州艺术学院的结构(与理论)框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宽敞的开阔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无限地重新装配为新的房间,加州艺术学院的校园就是一份关于这种新的教学与实践模式的有意声明——这种模式认同将批评、重构和评估看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认同将机构看作是为这个过程准备的舞台和场地。

Redmond Entwistle,Walk-Through,2012

雷德蒙·恩特威斯尔(Redmond Entwistle)的影片从风格上来说就是对迈克尔·阿什(Michael Asher)的作品、人生观所做的一次探索和致敬,它将教育机构——尤其是加州艺术学院——认同为不仅是校园及其建筑物的有形限制,更应该是孕育了有创作天分的人才的舞台(这些人必须被给予精心和艰难的批评)。它同时还强调了一次向着将个人、集体与机构的自反性看作是这段时期艺术品创作的重大策略的重要转变。

Redmond Entwistle,Walk-Through,2012

Redmond Entwistle,Walk-Through,2012

Redmond Entwistle,Walk-Through,2012

Redmond Entwistle,Walk-Through,2012

Redmond Entwistle,Walk-Through,201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