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作品要大——石青谈“作品”与“植物园”及其他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8   浏览数:9902   最后更新:2012/06/03 14:03:25 by guest
[楼主] 点蚊香 2012-05-30 10:44:34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刘潇

 

香格纳H空间被石青改建成了一座植物园:各种形态的纪念碑高耸其间,蚊子和昆虫在草丛中快乐的飞来飞去;有人牵进来一条宠物狗,有人绊倒一盆金钱草,有人和高高在上的透明玻璃纪念碑来一张到此一游式的合影,有人认为草丛里三面体的建筑是一个舞台,可是石青说:那是一座被改造的纪念碑。

石青过去的作品也穿插在各个展厅的块状安排之间,艺术家本人告诉ARTINFO,这些都是直接从他的工作室搬来的,展厅里没有“作品”(artwork)——这是石青的展品与展示制度之间的一条缝隙,有的东西,比作品要大。

 

ARTINFO:你是如何想到要用马克思的著作“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作为自己个展的标题?

 

石青:时髦(笑)。当时看了一本美国学者马歇尔·伯曼的书《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Marshall Berman),题目就是借用了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这句话,觉得挺适合我的个展的;其实这次作品的背景,更多是从现代主义建筑的这条线索来的,这来自于我的一个怀疑:今天的艺术史被清理过了,谈及上个世纪初这个年代,只有达达、杜尚、超现实等等,而当时这些和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艺术运动完全没有提及,或被作为媒介类型归到设计里去了。

 

这段历史的文化实践确实是更多由建筑师设计师这样的角色完成的,但不能仅仅用媒介形式的眼光去看,这太窄化了,他们的工作涉及的都是艺术与社会联系的大命题;艺术史倒有些刻意避重就轻,相比之下,和这种激进的思潮相比,达达这样的反抗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文化运动都显得过于小清新了。他们的工作中,包含艺术的任务,艺术与新兴共同体的关系,工业文明带来的社会分工和异化对艺术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清晰而有强度,这些反而在很多艺术家的工作中就被削弱了,不那么饱满了。

 

ARTINFO:在展厅里,你的安排是块状的,构造出一些小路,人们可以穿行其间;而且你在植物从中搭建起来的“建筑”似乎是某种纪念碑。

 

石青:没错,这些也可以叫做史诗建筑,比如利西茨基的“云中悬铁”被称为社会主义的凯旋门,当时苏联的至上主义构成主义运动的很多人出走欧洲,他们中的一批人直接影响了包豪斯,而且这个时间前后,欧洲很多艺术团体也在做平行的工作,是“更大”的东西,而不仅仅是 “作品”,有些激进的思路甚至要取消艺术家,或者把艺术家和工程师角色合并,我们看到,艺术在近代历史上曾经到达过这么一个高点,之后就一直在“后退”,向个人倾斜,向作品倾斜,向商品倾斜,格罗伊斯提到过,当时的东西现在不过是退回来迁就西方现有的艺术系统。马克思说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当时是指资本主义,今天回头来看,当时曾经离乌托邦那么近的东西也一样,也成废墟了。

 

ARTINFO:展厅里除了纪念碑之外,还有许多很怪异的词语,例如Distijl等等,能说说这些都是什么吗?

 

石青:展厅的这些词语是当时一些激进的艺术团体和所涉及的艺术理念,看得懂看不懂都无所谓,因为现在没人用了,都成了“死词”,是词语的废墟,当然把这些翻出来,并不是为了去再现历史,而是借这些放在今天的语境里去比对,同时把我们的工作放在历史语境去考察;展览中还有一个设计:就是把个人的实践历史放入这个大历史,把近年的工作线索摆出来放进展厅,包括“无产阶级花鸟观”正是这样的性质,我把中国花鸟看成是世俗化的乌托邦模型:一种跟现实世界拉开距离的,寄托价值的又略显病态的理想模式。

 

ARTINFO:非常有趣,尤其是最近,欧美的学者正在不断的回溯到“启蒙”与现代性的问题,各种展览和活动也频繁的讨论着类似的危机。

 

石青:艺术家的工作,很多时候就是把过去的老问题在拿回来再重新说,松动原有的普遍关系,阿兰·巴丢也提过那种追求“新奇特”的效果,不过是为资本主义景观装置添砖加瓦锦上添花而已,当然建立新的普遍关系的前提,是要进入过去的上下文之中,所以艺术家至少要具备一种历史辩证的眼光。

这次展览也涉及到作品观看和界定的这些老问题,我把工作室的半成品实验品甚至材料本身,带入展厅这个限定性很强的语境里,那么它是不是一个作品?照理在展示空间任何物都是展品,都是作品,现成物裹挟语境和观念也是作品,哪怕在工作室它们只是一堆废弃物,我想把展示的问题重新拿出来说。还有种作品不好理解的说法,我想这是一个观看的问题:艺术家同行看作品,检查同行作业,一般会进入“后台”观看,如果我们把展厅比喻成一个舞台的话,艺术家更关注的是你的组织和方法,好像很少提及作品意义的这类话题;但更多的观众是习惯正面观看的,我把这个叫体制性观看,是舞台的正面,企图去寻找现象下的深层意义,而且最好是来自艺术家或机构的权威解读。我理解这是艺术观看制度问题,艺术家和机构也身在其中,脱不了干系。我认为解决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培养观众看“后台”的习惯;另一种是直接把舞台做成“后台”,而且只有“后台”。

 

ARTINFO:在你呈现的话题、纪念碑和未完成的话语里,似乎让人感觉到了废墟的存在,可是你用的植物却又有生命感。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

 

石青:我一直在用“植物园”来对比今天的当代艺术体制:某种被过度规划的生态,被分类洁癖化了的系统,一方面也许是西方谱系学的根源,另一方面也许是来自资本主义的商品分类策略,而且类型化也符合媒体的运行。之前我做过一个作品叫“植物共和国”,但那个作品没有一点植物,主要是讲我的“植物园”这个概念,植物可以被规划,但却无法控制其生长,提出了“野生”这个概念;另外这些植物,在这个展览中被作为遮蔽和挤占作品位置的“背景”设置,或者说整个展览现场全都是“背景”,没有“作品”。

 

ARTINFO:我了解到,你对装置的看法是认为装置是为了营造。你是如何界定这个的呢?

 

石青:“场”的提法应该来自观看角度,传统雕塑式的物体,是空间的视觉中心,取代着原来摆放神器的位置,“场”更多是一种进入的概念,观看者才是中心,这是物理空间上的理解;对于创作方法来讲,“场”是要把想法放在一个更大的语境里才是,而且是一种实践的语境,格罗伊也提过“工作身体”和“劳动身体”的概念,我理解“艺术劳动”是一种实践推进的工作方式,观念和想法不是终点,画好图纸交给工人去做就好了,而是一个起点,材料、空间、工艺,各种细节都会推进和发展创作本身,通常还会修正或颠覆,所以不仅仅只是身体劳作,而是和理论者的写作类似的工作。

 

石青简介: 

1969年出生在中国内蒙古,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其作品创作涉及装置、影像和表演等多种形式,更多时候是这些媒体的综合运用,或者以艺术项目和事件的形式呈现;石青的创作处于一种跳跃性的、不易归类的复杂系统之中,无论是媒介语言、艺术体制还是认知的方法系统,从最早的心理学行为仪式,到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政治冲突,以及社会主义文化遗产的继承,一段时期内游牧式的工作方法使其进入真实的地理空间去创作,近期的方向更多集中于日常生活政治和艺术生产关系等领域;在进行个人实践的同时,石青也参与到多个艺术家的自我组织项目之中,如后感性、联合现场以及桃浦大楼等,与其他艺术家一起在展览制度建设、现场艺术和艺术家 自治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推进。

“石青: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上海香格纳H空间,展期2012年5月26日至6月30日。

 

 

[沙发:1楼] guest 2012-05-30 13:57:01

 来源:hiart 文: 顾函

 

石青将盆栽植物穿插在已经废弃的建筑模型与死去的词组之间 
 
5月26日,香格纳画廊H空间推出石青个展“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展览围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的这句名言展开,并用精心编排好的无数细节迎接观众对这个名字的质疑。整个展览没有按照传统的方式,逐个摆放作品,而是由无数的盆栽植物、纸盒、单词、建筑模型组成。这些从形式上无法联系的物体却组成了这个展览完整气场,如果你坚信去展厅是为了阅读完整的作品,那这个“坚固的信念,会在这个展厅里烟消云散”。 

展览题目源自艺术家最近正在阅读的一本书《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个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学者伯曼。这本书的名字引自马克思的这个名言,而探讨的也正是石青一直关注的“现代性”的问题。所以这个拗口的名字就成了这个展览的引子,石青正是希望“这个引子能引出这个展览所带出的问题。”

展览看上去杂乱,其实里面的线索非常清楚。展览展出的诸多建筑模型,如前苏联、包豪斯、荷兰风格派等体现当时理想的模型,并且都是当时没有建成的建筑模型。同时艺术家还精心挑选了当时政治上激进的小组的名字和词组,这些当年的关键词由于时代原因,现在基本已经废弃不用,也成了死去的词。艺术家还放置了很多年前自己作品的半成品和废品在展厅中。这些因素都有一个共同点,曾经有过理想,但现在已经死去。把这些死去的梦想穿插在一起的就是大量的盆栽植物,这些植物既构成了这些死去之物的背景景观,同时在这些凋零的梦想中茁壮生长。

整个展览的用意和指向性都非常清楚,并且调理清晰。石青认为大众对艺术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对物体迷恋的“恋物”阶段。包括艺术作品的各种分类法都是便于资本进入艺术后的管理和销售。而实际上资本进入艺术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带动了艺术在一定层面上的影响,但同时也会牵制到艺术的发展方向。作为艺术家,对现在的环境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如果艺术家简单迎合资本的需要,在市场细分的条目里进行类型创作,那对整个艺术行业的发展只会起到反作用。而这个问题,也正是中国高速往资本主义发展时,面临的最大问题。

 

 

 

[板凳:2楼] guest 2012-05-31 10:46:01
典型的理论中毒
[地板:3楼] guest 2012-05-31 23:10:23
无论理论结构有多严密,还是没什么感觉。很难共鸣。石青的艺术不提供任何感性的观看与审美,跟美学无关,跟知识系有关。而他的艺术,其实连图解都做不到。但他确实证实了自己勤恳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建构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只能说他是一个很独立很类型化的艺术家。艺术与否不再重要,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世界意识观架构和完善才是更重要的东西。
[4楼] guest 2012-06-01 11:46:58
很独立不见得,很类型化是事实
[5楼] guest 2012-06-01 11:53:55
审美,理论,态度,结构,类型,没有先后,就看怎么形成新的力量,组织的再严密,理论再高级,没有贡献.只能成为注脚.这样的创作倒是让国内一些海龟的西方理论癖有地方发泄,
这样的展览的问题是一直在说我有态度,但是拿不出来具体的态度.
[6楼] guest 2012-06-01 15:08:23
楼上说的对。
[7楼] guest 2012-06-03 14:00:32



理论癖打酱油路过。。。
[8楼] guest 2012-06-03 14:03:25
阿特爸爸与时俱进了,开始不骂人了,骂人都不带脏字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