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归》—海波访谈
发起人:lecodeproject  回复数:0   浏览数:1537   最后更新:2012/04/10 12:20:00 by lecodeproject
[楼主] lecodeproject 2012-04-10 12:20:00

在见海波之前,我很确信地假设他出生在农村,因为深切地感受到他对那里的熟悉和亲近;海波出生成长在城市,童年随着母亲经常回娘家,住在那里,对成年后的海波来说,那一直是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童年的经历影响海波的一生,所以创作实现的是幻觉般的回归,它对艺术家的生存意义是首要的,是自我的治愈。

海波的作品中有种神秘的仪式感,黑白是主调,也有诗意和辉煌,他的作品是情感性的,有忧郁,困惑,迷失,怀念,凄美,深远的意境,他想用风景和人表达这些情感和心理活动,在宁静的即将消失的风景中夹杂着焦虑和赞美。

海波以本能面对创作,无论是离开多年的大学教师的职位来到北京,或是安静地呆在那个童年熟悉的小村庄,一呆就是六七年,还是最近漂流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他在追寻一种聊以自慰的幻觉,对于他来说,那更为真实;相反地,我们生活中认为真实的部分,在他看来是很虚幻的,它无法激起想象和热忱,窒闷而无趣。当幻觉是身体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必须。

农村,农人是海波一个阶段的主题。他的镜头里有对那片土地的深切情感,普通的生命同样有尊严,有美,有灵性;海波在一个历史的镜头中,甚至是超越时空的视觉里,给他们一个位置,投入深沉的情感和敬意,这个过程需要守候心底的真善,没有偏见,需要贴近自我的根。通过摄影,海波赋色“平凡”以诗意,敬意,辉煌,甚至是永恒感。他细心涂写这些图画,延缓时空的效率,在定格的空间里抚摸消逝的瞬间,这是一个通向自由的过程。

海波感叹于时间的力量,人是鲜活的风景,却也像四季的土地,盛衰更替,动静相泯;他从小无拘无束地生长,喜欢自由,受不了任何约束的生活。海波从小喜欢涂画,大学学习版画,也画过多年的油画,他对绘画很有情感,但他更喜欢摄影的简单,直接,却也可以承载丰富的内容。艺术家内在形式只有找到与他相近的媒介,才能更为准确有效地传达,海波的心性与摄影更为相近,而呈现的视角与形式又是油画性的,这是他的摄影作品很有意思的地方之一。

海波希望他的作品通过视觉简单地面对观众,他不希望给他们预设很多解释,每个人的经验通过作品与艺术家做直接的碰触,就可以了,观众不必有艺术家本有的负担。海波面对创作有复杂的缘由和过程,更多是一种私人化的体验,但无疑这里面的层次,思考,感受和实现是很丰富的,禁得住慢慢品味。海波尊重观众的想象,并以此为创作带给他的附加快乐。他希望人一直可以有想象的能力,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日渐稀有。如果你在他的作品面前,激发了很自我的经验与感受,艺术家会很高兴这样的想象邂逅,这也是他做艺术除了满足自我之外的社会意义。梦想没有对错,阐释也没有对错,梦想本身就是快乐的。

中国三十多年的当代艺术教育也是舶来的,观念艺术和社会审美曾经给第一代艺术家带来了成功,也带来了困扰。海波同样长久地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他放弃用观念来做艺术,而是用自己的本性做艺术,这样更自然,更符合一个东方人的心性,完全没有必要按照一个西方既有的道路去走,其实这个道路背后有思维的惯性或是天性,中国艺术家不一定采用自己不擅长或不近天性的方式去创作艺术。长久地观察和等待作品的出现,这是海波创作的方式;对肖像和图景产生深入的体验和思考,才能产生有深度的作品。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营养系统和通道。童年对于海波还说,是魂牵梦绕的。农村或乡土,对于海波的创作,是个表象,他的表达超出这个图景;海波下个阶段的创作将会出现不同的地域图景和人物,但贯穿其中的幻觉还会是一致的。海波放下了那个熟悉的场景,在新的土地上实现一种自由感,享受幻觉。
www.lecode.co www.weibo.com/lecode象罔艺术计划是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访谈项目。 LeCODE is an interivew and case study projec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