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衣》—林天苗访谈
发起人:lecodeproject  回复数:1   浏览数:1777   最后更新:2012/03/14 11:09:15 by guest
[楼主] lecodeproject 2012-02-26 19:27:15


林天苗的艺术有冒险的快感,面对未知的敬畏和兴奋,对于未知,对她来说更像华丽的冒险,好奇心的延展。



她的作品呈现难得的直接与犀利,艺术家对于复杂的精神性有深切的关注。绵密的丝线传递出或绞扰或萧索的处境,是一种连接和延展的能量,它对应着欲望,生的本能,执著的惯性。球体类似细胞,是生命的单位,同时具有肉身和精神的视觉投射,有时会让人想起肿瘤,内在地激发出厌恶和些许恐惧。



缠绕对应着困境,类似于“作茧自缚”的成语。她的作品也对应着生死的方向。白色时常很妖娆,也很苍白,是一种虚无的生命力,彩色是社会环境的视觉经验。面对广义的死亡,即通向寂灭的极地,那里有美,有升华,而不是单纯的恐惧。



林天苗喜欢材料,她找寻到与她内心产生共鸣的介质,线,布,针,枝条等等,尊重它们,发现它们,深入材料的内在丰富层面,透彻地理解把握,从容地实现形式的游戏,或扩大,或缩小,或颠覆材料既有的属性,从而玩得痛快,让观者也看得痛快,久久玩味。



对于材料的倾向喜好,是不是一种惯性?我们姑且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艺术家只有找到与自我共生的形式和材料,能量和灵魂才得以注入材料,成为鲜活的存在。艺术家个人的经验在这里是不可替代的,它会适当地转化为审美体验,并成为创作的原始素材和推动能量,因此创作与艺术家的生命生活不可分割。艺术家面对一个自我的创造,成就一个反观自我的可能。而当观众面对一个有生命,有灵性的作品时,无法不被触动。



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精神性,黏结我们的肉身,艺术家需要静观这个独特性,并试图用创越语言的方式把它展现出来,这个过程是理解的过程,也造就了通向自由和救赎的可能性。观众在作品中,交接的经验产生共鸣;有漏而来的人,面对一场人间喜剧,苍凉地立在寂寥的尘埃中。跟着艺术进行一场生命的旅程,更加贴近自我,并多了些释放的快感,直面的勇气和力量。



人类的文明,从母系氏族社会之后,便是男权的社会,这是一个客观的生态。作为女性艺术家,当她生活的时代,个体性还处于集体性的附属地位之时(当然这对男性艺术家同样是负累,年轻艺术家也有),林天苗的创作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身份问题:我是谁?我是女性?需要被证明吗?我需不需要顾及别人怎么看待我的身份?艺术家慢慢放下了这个包袱,自然地挥发出自己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是超越性别的。我如何看待自己?答案是:平等地面对自己,并放在首要的位置,实现自由而独特的视角,并实现它,肯定它,这是林天苗根本的艺术态度。



艺术为“术”,这里面有茫茫的冥想,有莽然的张力,有宗教般的仪式感,有形式的音乐,有生命的戏剧。林天苗的艺术,是绕指柔的公案,竟有棒喝的力量。
www.lecode.co www.weibo.com/lecode象罔艺术计划是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访谈项目。 LeCODE is an interivew and case study projec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