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真實的:雷安德,厄里區視覺脫序的震撼體驗
发起人:眼镜兄  回复数:0   浏览数:2404   最后更新:2012/01/11 14:49:07 by 眼镜兄
[楼主] 眼镜兄 2012-01-11 14:49:07
拉丁美洲專輯(II)一切都是真實的:雷安德,厄里區視覺脫序的震撼體驗
-转台北艺术论坛电子报
文  / 陳韋晴

「幻想最神奇之處就是幻想並不存在,一切都是真實的。」- 超現實主義大師安德烈.布里東(Andre Breton)


1973年出生於享有「南美巴黎」美譽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當代拉丁美洲藝術家雷安德,厄里區(Leandro Erlich)名列眾多國際雙年展策展人的口袋名單,以未滿40歲之齡活躍於全球各大雙年展與美術館,代表阿根廷國家館參展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時年僅28歲,2000年至2008年期間,受邀參與12個雙年展,如:惠特尼、伊斯坦堡、哈瓦那、上海、釜山、聖保羅、日本越後妻有: 大地藝術三年祭、新加坡、利物浦、香奈兒流動藝術與紐奧良(Prospect 1, New Orleans)等大展作。 品廣受全球各大美術館典藏,如:泰德美術館、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布宜諾斯艾利斯現代美術館、休士頓美術館以及眾多歐美藏家珍藏。

他擅長在易變與不穩定的界線之間創造空間,以無視物理定律、混淆人類正常視覺印象而著名。他的裝置作品取之於現實生活物件原樣,任何每日隨處可見、每日生活著、每日存在著的事物,都是創作題材。用簡易的視覺錯亂技巧,輕易地在真實物件與現實狀態下製造怪異現象,挑戰觀者對日常體驗的錯覺。他主張一個簡單的改變(如「上是下、內是外」的對應理論)就已足夠顛覆常態印象,亦瓦解與揭露世人偽造的現實,簡易的說:就是將一個簡單的原理,用具體的方式表現,如此而已。在通過這極端反常的界限間,有意圖的直接破壞觀賞者「絕對肯定」與「根深蒂固的既有印象」。他的創作深受阿根廷文學始祖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啟發,而最能挑戰視覺感官的電影藝術亦影響甚巨,他的創作脈絡中可見驚悚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西班牙超現實主義電影之父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ñel)、大衛.林區(David Lynch)等人對超現實主義、視覺幻象、魔幻寫實、生理與心理人性反應等探討面向的投射。他作品的識別性與電影藝術同理:創造出一個電影場景與舞台,觀眾就是該劇的流動演員。


《游泳池》(Swimming Pool, 2008)於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展示之景,攝影:Matthew Septimus
© Leandro ErlichCourtesy: Sean Kelly Gallery, New York


他的創作架構在邀請觀眾「進入」與「互動」的裝置場景,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素材,如建築結構、鏡面反射、錄像投影等創造現實世界,作品充斥著「表面上」看來完整(完全不妨礙與群眾的互動關係),但仍然沒有「充實」的感覺,留下一處缺陷、空虛、令人困惑的意境;在與作品互動關係中,甚至還有攻擊觀賞者視覺感官的強迫性(當然,這必須等到觀賞者意識到真實與虛幻的錯覺後,才會出現的感官體驗)。被國際藝壇公認的傑出作品《游泳池》(Swimming Pool, 1999),曾展示於威尼斯雙年展、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P.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並成為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Kanazawa 21 Seiki Bijutsukan)鎮館之作。《游泳池》是個區分上下兩層的視覺騙局之作,以建構面拆解:平面樓層包含甲板、梯子和下水管道設施等,如同真實游泳池造景;地下樓層是個約2米5高、供人正常活動的空間,兩層之間僅靠一片巨大的透明壓克力板區隔,上層佈滿約10公分高的清水,而出水口的馬達機械不斷製造水面波動,營造泳池中水波盪漾的真實意象。以視覺面拆解:當泳池下方有群眾時,上方觀者看到「有人穿著衣物並正常呼吸地行走在泳池底下」的超現實的景象,當視覺惶恐被好奇取代之後,就是上下層不斷追逐的遊戲了。在上、下方皆有人「存在」的條件下,這件作品的真正意圖才能落實(若泳池下方無人,游泳池平凡無奇的物件,容易讓人「視為平常」的忽略)。此作先營造人類正常視覺出現「超現實迷惑」現象對應自主意識中的印象,視覺傳輸至腦中後分析邏輯的可能性,進而產生短暫的判斷錯誤;當觀賞者在揭破迷思之後,尋找錯誤的好奇心驅動一場循環不斷的集體欺騙行為,形成「人越多、越有趣」、「無人則無趣」的裝置。呼應布里東(Andre Breton)在《超現實主義宣言,1924》中所提及:「形象是心靈的純粹產物,它無法產生於比較之中,只能從兩個多少有些差距的實體放在一起時才會出現。」



《樓梯間》(The Staircase, 2005)將形體常規打破,原本該用「俯視」觀看的角度,豎立成「平行」視角,造成一種暫時失去平衡感或空間感的經歷。(圖片:Sean Kelly Gallery提供)

路易斯.布紐爾《自由的幻影》(The Phantom of Liberty, 1974)電影中,對於「失蹤」的小女孩艾莉塔,儘管小女孩說著:「我在這裡!」,警方與家長均對她的存在視而不見,甚至以「問你話時再說話」來敷衍,直至14個月後才「找到」她,隱喻世人因為對原則、規矩的執著,蒙蔽了真實現況,與厄里區的創作意涵同理;他並非要將「事實」再度重現,而是要將蒙蔽事實的「視角」顯露出來。2005年創作的《樓梯間》(The Staircase)將形體常規(樓梯間狀態)打破,將原本該用「俯視」觀看的角度,豎立成「平行」視角。創作靈感源自希區考克經典巨片《迷魂記》(Vertigo,英文原意為暈眩)中患有懼高症的男主角,對下望向樓梯的剎那片段,電影中製造的暈眩感如實的呈現在此作中,讓觀眾體驗到一種暫時失去平衡感或空間感的臨場經歷。

「做夢是奇怪的,照鏡子同樣奇怪;那裏面,普通、陳舊的日常生活節目,會包含著反影所精心製造的一個虛幻而深刻的世界。」(擷取自《鏡子》,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

厄里區的創作造成觀眾產生視覺脫序的震撼體驗,對於現代人習慣以「凡事皆有固定、不變的意義與價值」的看法觀察世界,他提出「違背自主意識的原則又與潛意識結構發生關係」的兩個彼此牽制的邏輯;他的創作思惟圍繞在「在地文化」與「公眾互動」上,目的在強化和當地社會發生關係後,激發出容易親近的城市語言。作品《Batiment, 2004》的創作理念以及參與2006年日本《越後妻有: 大地藝術三年祭》(Echigo-Tsumari Art Triennial)中創作的《妻有之家》(Tsumari's House)相似。為建立當地文化普遍既有印象的共識,建構「在地化」的平面建築模型(在巴黎展示時,以法式洋房呈現;日本則是日式經典老宅形式),以45度角同建物尺寸等大的鏡面反射平面模型,在鏡面上反射出「看似」立體效果的景觀,在模型上四處攀爬的群眾成為城鄉裡的新景觀。他表示:「我認為對於當地人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去參與互動一件與自己房屋相似的藝術品,而不是某些理想中的事物。」【註1】


《Bâtiment》,2004,以45度角同建物尺寸等大的鏡面反射平面模型,在鏡面上反射出「看似」立體效果的景觀。(攝影:Leandro Erlich Studio, Sean Kelly Gallery提供)

為振興受卡崔娜颶風(Katrina)破壞的紐澳良城市經濟,紐澳良雙年展(Prospect 1, New Orleans)於2008年產生,厄里區的《Window and Ladder-Too Late for Help》裝置在Lower Ninth Ward地區,呈現感傷、空靈、迷幻、毀滅與超現實的多重情緒與感受。此作除了表達他自身對該地區文化被毀滅性的連根拔除的哀傷之外,亦延續他所有作品:「呈現一個不可能的狀態」【註2】;一把梯子緊靠在房屋殘存下來的窗戶上,那扇宛如原處於二樓的窗戶,帶著被傷害的記憶高處、懸掛著,提供逃亡與施救的梯子呈現無人向前營救的無力。此作視覺印象強烈,容易聯想到達利超現實主義技法的運用,厄里區以「紀念遺失」提出對該地文化局部消失的省思。


《Window and Ladder-Too Late for Help》,2008年參與紐澳良雙年展。(Prospect 1, New Orleans)(攝影:Clara Cullen, Sean Kelly Gallery提供)

出生於建築世家,他的創作受到力學與物理基本原理影響,對於一個空間的建造,父母親提出實際的建築結構方式,卻讓他反向思考:若我把空間微調變形,那生理觀感會產生何反應? 這樣的思考邏輯造就他成為藝術家而非建築師【註3】。2011年個展《Two Different Tomorrows》構思自他與代理畫廊(Sean Kelly Gallery)的一次交談中展開,陳述他旅居亞洲期間,對於不同時區的迷惘(他位處於亞洲的「明天」與畫廊位處於紐約的「明天」不同的時區差別),引發他探討時間與空間的移動議題。他以公眾設施「電梯」為題,在拆解物件的硬體使用功能後,強調現代人在密閉式電梯中敘事的軟性潛能。迷惑邏輯和違反物理原理的「電梯」系列,大規模的裝置費時5周佈展,呈現四個不同場景:6座相連對應的迷宮電梯(如同6宮格形式)形成的反射隧道;一座卡在地板樓層間的電梯,利用鏡面反射形成「不可能」的地下空間;一扇不斷開合的電梯門,如同任意門一般提供另一世界的出口,紀錄東京百貨公司中來往的電梯乘客。



《電梯迷宮》(ElevatorMaze),2011,6宮格形式相連對應的電梯與電梯之間,其實是沒有鏡面,卻造成視覺瞬間錯視的暈眩感。(圖片:Sean Kelly Gallery提供)

其中最大型的裝置為15米長的升降機井狀通道,與作品《樓梯間》同理,將「俯視」豎立成「平行」觀看角度,讓群眾在穿越垂直的通道中,感受暈眩與密閉空間壓迫的急促迷網。他的創作試圖將控制與支配現實的理性主導權抽離,違反物理原則、壓縮空間關係、打擊一般思考習慣,留給觀眾一個滿腹疑問、弔詭、不完整的結局;而群眾的奇妙體驗與經歷,才是他所期待的「完整」。



《電梯升降通道》(ElevatorShaft), 2011(圖片:Sean Kelly Gallery提供)

萊安德,厄里克官方網站www.leandroerlich.com

■ 註釋

1 摘自Artkrush.com(http://www.artkrush.com/175606)編輯Paul Laster與Leandro Erlich的專訪內容,October 29, 2008。

2 同前註

3摘自筆者與尚.凱利畫廊總監Maureen Bray女士於《Two Different Tomorrows》展期間訪談,November 10, 201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