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自有老头的力量 转
发起人:刚率  回复数:1   浏览数:1415   最后更新:2006/04/14 06:55:30 by
[楼主] 刚率 2006-04-14 06:54:49
老头自有老头的力量




南方周末   2006-04-13 16:33:42



  
  □郝舫
  
  “滚石”来到中国,似乎更像是文化事件而不是音乐事件,一场平常不过的商业演出,引来了不同平常的关注。
  众多的摇滚乐迷,也可能是“滚石”在中国的真正聆听者,对高昂的票价发出了众口一词的声讨,并由此对“滚石”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捎带着予以质疑。的确,高昂的票价、明显面向老外的市场和销售举措,让多数摇滚乐爱好者很受伤。
  多年来,摇滚乐在中国被阶级和身份定位锁死,摇滚爱好者给摇滚乐定的成分是贫下中农,似乎一谈市场、一谈票房、一谈钱,就意味着背叛。只不过,与被同样的原因质疑的“披头士”一样,“滚石”早就不再为此困惑,在新闻发布会上用“享受生活”来敷衍与钱有关的提问,只是他们无数花招中的一个。身为亿万富豪照样以摇滚为号召,重要的是,还照样有人买账,并不是“滚石”做错了什么,而是在消费社会里,工商业和众人合作的结果。
  历数几十年来被视为反叛的文化现象,比如抽烟、男人长发、女人短发、比基尼、爵士乐、摇滚、朋克、文身、涂鸦、滑板、同性恋、破衣服、鸡冠头、素食……有哪一样后来不被变成赚钱手段?又有哪一样因为被指责和痛骂而真正回到它的创造者手中?有人选择脱离体制,有人发明新的叛逆,也就一定有人选择继续市场。不买天价票,是一种再正当不过的选择。但当“滚石”继续他们的市场游戏时,他们也不过就是做出了他们自己的决定,这是一种职业选择,不买账的人可以去听别的,继续买账的人应该要求的,也无非是他们是否还有符合消费期待的专业精神和效果。
  从这一点上说,“滚石”从没让人失望。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惊世骇俗,而是用严谨的职业态度来对待一切;他们尽心戏耍,不过是在规则之内。在《滚石》对哥几个的访谈中,你能清楚看见他们对大规模巡演的厌烦心情,但是一旦决定继续巡演,他们每个排练夜都严格推进,把至少100首已经唱过无数次的歌曲再排练无数遍。每个人都可想而知,对查理·沃茨这样一个刚从癌症手术中康复的、并不缺钱花的64岁老人来说,回到这种强度的排练,回到舞台,更大的意义不是收入,而是因为事关职业尊严和专业态度。
  说到专业,不要谈音乐本身,你只要对比一下中国最大牌的演唱会的现场屏幕切换,就知道“滚石”演唱会导播的专业。在如此快捷的节奏中,他基本上没漏掉任何高潮,基本上让摄像跟住了每个动作,你期待有特写的时候,它一定会给,不管是独奏时基思·理查兹的手腕,还是激动时米克·贾格尔的手势。那不可能是一两天磨合的结果,那是无数次枯燥训练和严谨的专业态度的结果。
  从演唱会后台的餐具数量,或是演出结束后轰鸣的大拖车声音,你就也会了解,这场演唱会的票价,根本不是“滚石”乐队的成员可以决定的,它只是一次庞大的市场活动中的一个具体的环节。因为所谓专业,也意味着只有能力和精力做自己职责之内的工作。
  另一个对“滚石”最可笑的指责,是说他们都是些老头,已经同摇滚无关。可是恕我直言,真的没有几个62岁的老头能保持像贾格尔那么瘦的屁股,而且能把那屁股扭得那么摇滚而一点都不做作。而且老头们的戏耍艺术日益成熟。他们不止一次面对有些歌曲的禁播禁演,可是就像这次演唱会表现出来的那样,他们可以在事前轻松地感谢有关部门对青少年的关心,也让充气娃娃穿上衣服,让舌头上的美女消失不见,但是音乐中该有的暗示、欢愉和嘲讽全部都在,而且台下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心知肚明。对比一下歌单就会发现,有些歌不让唱,反而让“滚石”的火力更加集中,招牌菜照样十足,这就是老头和积累的优势。
  其实,该问的不是老头们经历过什么样的荒唐,而是老头们用什么样的意志从那些荒唐中幸存而且从容。很多时候,看人意志是否坚强,不是把他扔到极度匮乏的地方,而是让他直面极度丰富的景况。这帮老头在名声、金钱、美色、毒品都唾手可得的情形下,还能继续折腾,没像他们当年一起混的同行们那样死掉或垮掉,并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一种生存搏斗后该得的奖励。像罗尼·伍德谈到的那样,他也怀念酒精毒品女人的从前,每天都在抵抗诱惑,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滚石”必须继续。
  在《滚石》杂志对滚石乐队的访谈中读到,当查理·沃茨得癌症的消息传到米克·贾格尔和基思·理查兹那里时,这哥俩正好在写新歌,他们俩对望了一眼,意识到最初的伙伴可能就剩下两人了,就商量在各自的分工上再加码,继续新歌的创作。这不是冷漠,更不是无情,而是老头们在阅尽人间春色后的淡定。得癌症的老头回来后,也只是说声“皮肉伤,小菜”,然后继续他镇定的鼓声。这同样是摇滚,人生摇滚,音乐给了它力量,它也给了音乐力量。
[沙发:1楼] 刚率 2006-04-14 06:55:30
石头滚到中国?没那么简单!




南方周末   2006-04-13 16:33:41



  
  石头滚进中国,花了超过3年时间。这场主要针对外国人的“中国演唱会”,为我们带来更多音乐之外的思考。
  石头滚到中国?没那么简单!
  
  □本报记者 张英 □实习生 宋涵
  


贾格尔与崔健同台演出  Guy Salvadore 摄


  “还不敢相信和滚石同台演出是真的。”直到4月10日,崔健还在回味3天前那场演出。“前奏响起来,我就感觉在做梦一样,而且是个美好的梦,太激动了!我希望能够唱中文的,但没有机会,就只好唱英文了。”
  崔健是在滚石中国演唱会开始前一天才得到确认,知道自己终于可以与滚石乐队同台演出了。如果不是SARS,他本来会在3年前的4月4日晚为滚石乐队的中国演唱会做暖场演出。
  
  滚石还需要宣传吗?
  2003年3月,滚石北京演唱会主办方“新纪元文化”董事长陈纪新与香港演出商一起,以SARS肆虐为由,做出取消滚石中国演唱会的决定时,心里反而有几分如释重负的感觉。
  2002年冬天,陈纪新得知滚石希望在亚洲区的演出里,能够增加中国一站。运作那次巡回演出的英国公司也考虑过来中国演出,但发现在内地办演出太难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拿到同意演出的批文。
  陈纪新马上开始和滚石乐队的经纪公司联系,表示愿意承办其在中国的演出。这个提议让双方一拍即合。“因为我们此前刚刚做了‘三高’紫禁城演唱会。他们愿意和我们合作,但要求我们在没有拿到政府许可前,不能披露任何的信息。”
  当时,滚石乐队认为自己在全世界积累了几十年的声誉了,不用做宣传。而当时的票价,“最高达到6000元。”
  到2003年的演唱会开始前一个月,门票只售出不到一半。
  等拿到政府许可,滚石乐队同意进行宣传时,“新纪元文化”却发现这次的宣传不好搞。2003年3月6日,几家主办协办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滚石乐队将在北京、上海进行两场演出”,崔健将作为暖场嘉宾。这个发布会吸引了来自280多家国内外新闻媒体的300多位记者。
  请崔健是陈纪新的主意。“崔键在报纸上说过他的三个梦想,其中一个就是和滚石同台演出。”
  媒体的报道,把请崔健参与演出的后遗症显现了出来。陈纪新回忆说,“从知道崔健会参与演出开始,上面对滚石演出的态度就开始谨慎了。本来他们对滚石不太了解,崔健一进来,他们就知道:哦,是那种摇滚。所以他们有点紧张。”
  此后,北京市的报纸对那次滚石乐队的演出集体“闭嘴”。
  
  “偶发事件保险”
  当年筹办演出时,有过在文化部市场司演出处多年工作经验的陈纪新知道,如果直接报商业演出,滚石乐队肯定通不过。当时,同类的演出,“即使有蒙混过关的,也是打着‘乡村音乐’的旗号通过、进来的。但以‘滚石’这么大的名气,它不可能成功。”
  陈纪新找到了一个方法:做慈善义演。这种方法,在中国的演出领域并不罕见。一直很少出现在北京演出舞台上的崔健,1990年1月28日就曾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过“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为第11届亚运会集资义演”。
  穿针引线几回合下来,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所属的“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出面邀请滚石乐队来中国为残疾人艺术事业进行义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同时,为配合2003年的“创意英国”的文化交流项目,英国驻华大使馆表示愿意支持滚石乐队的中国行。
  “我们就避开争议的东西,抓住滚石是‘全世界的流行音乐经典’这一共识来做工作。”陈纪新回忆说。
  有关部门最后同意滚石在中国的演出,理由是社会意义远远大于艺术本身,但要求滚石演出的所有歌曲,必须在中国内地出版过的唱片集中挑选。另外,决不能让演出现场有失控的危险。
  随着4月4日演出日期的临近,出票情况却没有任何好转。因为这场演出披的是慈善演出外衣,“新纪元文化”在商业赞助上也遇到了大问题。
  就在陈纪新已经做好了赔钱的准备的时候,SARS“挽救”了这场注定要失败的演出。
  “滚石乐队非常遗憾,他们做梦都想到中国来。”陈纪新回忆说。
  由于按照滚石方面要求,演出事先投保了“偶发事件保险”,“北京新纪元”从保险公司获得了250万元的保险理赔款,足以弥补他们在演出前的支出。
  
  “他们的不成功使得我们成功”
  今年操办滚石上海演唱会的是英国艾玛(Emma)娱乐公司,与2003年的演唱会主办者没有关系。艾玛总裁乔纳森·恩·科瑞说,正是2003年的那次未成功的演出,使得这次滚石上海的演唱会得以成功。
  科瑞的秘书瑞娜介绍,此次滚石乐队的演出筹办过程非常顺利,虽然前期谈判长达9个月,但去年11月和乐队经纪人达成协议后,只花了1个月,就拿到了演出许可证。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外资公司不得直接在国内操办文艺演出。上海乐评人孙孟晋表示,本次滚石演唱会的许可是由上海某演出公司申报、由艾玛公司在背后直接操盘的。
  因为对在中国乐迷中是否有市场不放心,主办方一开始就把经营和推广的重点放在外国人身上。在商业赞助上,本次演出得到了两家外资银行的支持;在门票销售上,3000元最贵的内场门票绝大部分卖给了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
  拥有8500个座位的上海大舞台这次的门票划分为300、600、1000、1800和3000五个价位。对于这个票价安排,瑞娜表示一点都不贵,“这次票价已经充分考虑到内地的国情以及歌迷的承受能力了,滚石方面也很满意这个定价政策。”
  由于外国人是市场推广的重点,艾玛娱乐公司把几乎所有的采访机会都给了《纽约时报》、BBC等西方媒体,惟一例外的是中央电视台。滚石的经纪公司希望中央电视台能拍摄一部乐队到上海的纪录片,央视以此为条件,经过讨价还价获得了半小时的专访机会。
  演出当天,8500个座位全部坐满。演出开始前,还有大量的买不到票的观众在场外游荡,围着“黄牛”讨价还价。从现场的实际情况看,外国观众人数远超过中国观众,具体比例,不同的媒体上分别有80%、90%乃至95%的不同说法。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