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沙漠——库布其当代艺术展
发起人:小脚丫丫  回复数:2   浏览数:2510   最后更新:2012/01/06 17:43:28 by guest
[楼主] 小脚丫丫 2011-12-31 15:28:19


文化·沙漠——库布其当代艺术展 - 海报


文化·沙漠
——库布其当代艺术展

出 品 人:王文彪
策 展 人:张海涛
展览统筹:赵 越/张海燕

艺 术 家:蔡东东/陈燕子/陈敬忠/陈秋池/范利江/高 风/华继明/胡志伟/黄 黎/黄 彦/贾 靖/ 刘海舟/刘港顺/刘光光/刘旭东/李满金/李秀芳/李世公/彭 湃/宋鬼聿/唐建英/吴德武/吴以强/万太丰/邢 波/徐弘滨/许静宇/杨文胜/杨小藩/杨小兵/余 慧/伊小东/周 丽/周 源/朱维彬/赵燕峰/张建俊/张郁葱/张海鹰/张春迎/张小龙/张 巍/张超级/ 张 耒

展览时间:2012年1月8日-2012年3月28日
展览地点:库布其当代艺术馆(七星湖沙漠酒店)

主 办:亿利资源集团/亿泽公益基金
承 办:北京合众和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宋庄艺术合作社
协 办:七星湖沙漠酒店/北京昂泰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合作机构:合众和CCART/艺术档案网


文化·沙漠
——文化移植项目:库布其当代艺术展

文/张海涛

前几天“沙漠之王”王文彪先生来宋庄考察后,在与栗宪庭老师交谈的过程中他感慨说:“宋庄艺术区总感觉缺点什么?”栗老师说:“缺少的是艺术作品流通出去的中间环节!缺三个级别的艺术市场环节。”在这次对话中王先生的感受给我们两个信息:一个是其实他已经意识到缺的这个环节,另外王先生在思考用怎样的方式来把宋庄现成的文化资源移植到库布其沙漠中,甚至更多的“文化沙漠”地区,而形成文化普及和市场的双赢。这也是栗老师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栗老师的三级市场模式(高端拍卖、中级代理和低端平价市场)和艺术区生态建设,也是想让普通的老百姓有能力消费作品的同时改变大众审美观念,并解决艺术家的生活问题,最终让当代艺术生态的死水活起来,得到良性发展。中国的现实背景从八十年前的文化为政治服务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文化为经济服务转型,很多地区从环境和文化都越来越沙漠化,这里的艺术与大众的沟通其实也是文化沙漠的治理问题,艺术三级市场和艺术群落生态建设是治理文化沙漠的一种方式。这样的艺术展览移植在商业开发后的鄂尔多斯,艺术家都将成为一个个的“植树人”。艺术不应该是艺术圈子化的名利场,对于大众的影响是艺术功用的价值体现,然而是间接和漫长的,而艺术模式对于现实社会的功用却是直接见效的途径,因此近几年我们一直在为良性艺术生态的建构努力。

一、展览的意义
展览前我和大家讨论中将“文化·沙漠”作为展览的主题,其寓意双关:一是我们在沙漠中做展览,想建立一个有文化的沙漠;另外我们也想揭示现实中文化沙漠化现象,主题“文化·沙漠”加中间“·”也是体现展览双重的语境,而非单一理解展览的意图。作为展览我们依然要考虑它的艺术的价值,展览的类型有很多种,但是展览的意图是判断展览价值的标准,每个展览必须在展览目的中体现价值,这次展览的意义从以上的文字中已经有了很好的体现。通常展览类型有梳理回顾性展览、也有提案启示性展览,还有一类展览是表明策划人的态度和建构良性生态环境的展览,这次展览是第三种类型:即与环境生态关联 ,也具有文化移植的特征。这次展览在艺术家作品中我们也选择了一些和自然物态及生存环境保护有关的作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展览建立这种勾通模式,整体而直接的影响社会。回顾栗老师和我近几年一起做的展览:08年“生活在宋庄(四)——宋庄及周边艺术群落田野调查展”、09年“群落!群落!”展、2010年不确定的可能性——798及周边艺术群落青年作品展、“烈日西藏——西藏当代艺术展”到今年的“八零后艺术档案”,这些展览更多从人类学、社会学和生态学视角关注群体生态并且积极植入社会发展。展览里群体社会现象的意义重于每个艺术家的作品意义,把艺术作品个体纳入大的艺术群体之中,让整个群体生态“活”起来,给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建立一个实际生存的平台。这样的展览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精英小众的生态圈,而是把群体艺术的时空差异做为背景。栗老师常说“让艺术圈的这潭死水流动起来,大浪淘沙需要在这潭活水中才能淘出金子,”我们做的事先是把艺术的浪花掀起来。当然这个群体中艺术家的作品选择需和这个群体有紧密的联系,每个个体也推动群体的发展,这类生态展整体的直接性和社会性更强。

二、文化沙漠和环境沙漠化的背景
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世纪内中国最重要的历史转型期,文革后的知识分子以伤痕文艺、大灵魂来补给和呼唤我们的情感;90年代年扩大改革开放后下海、下岗潮流中社会上的人们以经济、消费为中心,艺术家则以政治波普、玩世、艳俗的艺术表达了一个政治意识消解向消费转型的生存感受;2000年后艺术个性化的冲动更多的转化为理性的人类学社群和群落生态建构,这时人类应该逐步站在同一的起跑线上,应对共同面对的生存危机。上两个世纪西方大国的崛起依靠的是侵略、工业化和商业化,对于人类精神文化危机的忽视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向前走思想向后走的悖论化,使世界的自然和心理环境遭到破坏,人的自私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资本的现实利润和效率的追求,使目前精神文化降到了低谷。
我们生活在人造科技空前发展的时期,人们对生活的物质需求越来越高。回首西方大国崛起的几个因素中,除了经济市场化、体制制度、素质教育之外与殖民侵略、科技人工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关系,这样的革命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文化,然而也带来了利润垄断、利益民主、伦理关系、世界格局的不平衡,生态环境、文化沙漠化的危机也越来越严重。但是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也不可能刹车,那样就意味着挨打、动荡和受到种族歧视,同时失去便捷生活所带来的欲望而恶性循环。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对世界的认知不用质疑,本文暂且不做介绍,然而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和环境的失衡,冲击着人们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不是国家经济强大了世界就会良性发展,重复利润和机器的冰冷使这样人类不会长久,人的文化出了问题,人类所在的生存环境都会发生变化,精神空了,人也就没了。精神危机使世界文化和环境越来越沙漠化,世界越来越需要植树的人来防沙治沙。

结语:
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地理环境的沙漠化与文化沙漠化的形势同样的严竣。建国期间到文革结束,文化受到一元化政治模式的影响,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极端的消费物质化和文化意识形态化都会制造文化沙漠和环境沙漠。同时文化沙漠化也会带来地理上的环境沙漠化,这时我们只有靠文化来治理沙漠,而不仅仅是亡羊补牢。艺术做为文化的重要支撑部分,起着治理沙漠化的重要作用。艺术家也有责任参与其中成为“植树的人”。我们知道库布其沙漠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这次展览主办方亿利资源集团治理沙漠二十余年,举办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出了自己努力和贡献。中国的现实背景中很多地区从环境和文化都越来越沙漠化,文化沙漠的治理和环境沙漠的治理同样艰辛和漫长。这次“文化·沙漠——文化移植项目:库布其当代艺术展”即是我们试图治理“沙漠”的一个良好的开始。

2011年11月14日于宋庄美术馆


部分参展艺术家作品


冥岛3-1 45x55x35cm 黄彦


光的入侵 蔡东东


盒子-亚克力 丝网 植物 刘旭东


中国立场 150x160cm 报纸综合 2011年 吴以强


云彩NO·12 130cm×13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陈燕子


历史·历史·无主之判110x450cm 油画 2010年 宋鬼聿


日常景观 Daily Landscape180x250cm 2011 张小龙


临时演员2011 100x130cm 张巍


人间正道是沧桑5 布面丙烯炭笔铅笔 120x150cm 2009年 李满金


迷失 100x100cm 黄黎


蕊拉丝钉变体一 皮系列3号 60X50CM 2008 赵燕峰


古生物系列 高风


神曲之二 180x230cm 布面油画 范利江


线象二 1.100x200cm 油画 2011年 朱维彬


现场系列 布面油画 张海鹰


奶牛 160cm x130cm 贾靖


文本之absent 油画 Oil on Canvas,180x125cm 2010 彭湃


一切权力归想象 160x200cm 布面油画 2010 刘港顺


小解放 120×160 2010 刘光光


WW 材料-金属,织物92×123×33cm 许静宇


来源: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览发布 > [库布其]文化·沙漠——库布其当代艺术展
http://www.artda.cn/www/13/2011-12/6222.html
[沙发:1楼] guest 2012-01-03 11:51:03
文化沙漠化比环境沙漠化更可怕!
[板凳:2楼] guest 2012-01-06 17:43:28
牛逼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