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展出作品的“展览”
发起人:ba-ba-ba  回复数:0   浏览数:1923   最后更新:2011/12/26 10:03:00 by ba-ba-ba
[楼主] ba-ba-ba 2011-12-26 10:03:00
作者: 严潇潇 来源:艺讯中国



几近空室的第二展厅,沿墙淡淡刻印着艺术家回复给策展人的文字

但凡艺术从业人员(包括艺术家、画廊与机构工作者、批评家、媒体等等),大都会有各自对不同艺术家的认识、以及对艺术生态整体、部分上的印象,而在这种对他人的观点的构建中,艺术展览本身或仅占一小部分。那么其他元素是如何作用于我们对展览、对作品的观看的?

泰康空间的跨年展直截了当地以“展览”为题,反观的实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展览体制。当前反思艺术体系、展览体制的项目不在少数,而泰康的展览则直接将观看者对艺术展览的预设与期待作为切入点,并邀请艺术家加入到这一严肃的涉及其自身角色的“游戏”中:38位艺术家受邀以快递形式给泰康空间发去与他们最近生活相关、却又并非创作的物件,甚至只有少数几位艺术家亲临最终的布展现场;此外策展人还向他们提出了问题:“最近除创作之外最有兴趣的一件事情或物是什么?最近状态如何?”他们的答案(多数简洁,时而诙谐、时而平淡)最终以淡墨刻印于展厅墙上,与另一展厅中那些并未注明所有者的物件形成了某种呼应。

与此同时,观者在踏入展厅前,除了一串耳熟能详的艺术家名单外也几近一无所知。当下,艺术家名单成为展览的卖点已不稀罕,而这名单如何在观者身临其境前绘就一幅想象的图景?令人回味的是,在泰康空间“展览”现场艺术家们送展的(有些不知所云的)物件前——这些物件大多有着相当私人化的意义——,观众们甚至要比观看作品更有耐心、更饶有趣味。刻印着艺术家回复文字的展厅几近空室,开幕当日成了孩子们的玩乐场所,空间上的留白、以及署名文字与无标签物件之间的张力,都是“展览”所刻意为之的。
策展方案中称之为“没有作品”的展览,反而令人更关注“作品”在此、以及在惯常中的内涵与外延。在一个创作形式、媒材都越发多元化的今天,经由艺术家之手的“物件”如何被纳入或被排除出作品的范畴,作为个体的艺术家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与其作品在展示中的面貌的关系几何,乃至艺术家如何面对即将如作品一般被展示的生活物件,都以某种实验性问卷调查的形式出现在这一“展览”的规划中。艺术家在其中从生命经验个体的整体上获得考量,而观者的预设同时也接受着考验。泰康空间曾以颇具体量的“51平方”项目赢得关注,此番更加大胆、更加体现发散性策展思维的“展览”,若是能有继续深入、后续的思考见诸文字或其它载体(包括展览),则也能避免落入某种灵机一动的随意性。



宋冬和他的女儿



“展览”小展厅全景图



艾未未带来的烟灰缸和烟蒂



曹斐的物品“尿不湿”



陈晓云展示的“刀”



观众围绕着艺术家带来的物品当中



观众在“展览”现场



观众在“展览”现场



空旷的展厅墙上是艺术家们的回复



刘韡展示的物品



马秋莎展示的“药片”



其他艺术家带来的物品



墙上的文字是近日艺术家最感兴趣的事物



宋冬为宝贝女儿喷的墙面大小的照片



闫冰的物品



艺术家汪建伟(左)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闫冰在“展览”现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