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场域中的所有参与者创造了艺术品这一物质存在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1929   最后更新:2011/12/16 14:06:16 by 理论车间
[楼主] 理论车间 2011-12-16 14:06:16
来源:理论车间博客

1-策展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快速职业化,逐渐在当代艺术界划出一块新的批评性(new criticality),策展本身成为一个潜在的批评空间:批评提前到作品形成和展出之前了。策展是一种先期批评?

策展人的角色这时开始延伸,他同时成为中介者、生产者、界面和新批评家(neo-critic)(Gillick, 2005:74)。画廊、艺术中心和展览上的宣传文本,如今也是真正的艺术理论了。

2-不论它取什么形式,展览总是很意识形态的。群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成为艺术家“发言”的主要渠道。当代艺术自身陷于多重利益和多元文化的纠结之中。群展是要将各艺术家个人的个人意图公共化,是艺术家自己想要影响艺术的分配和接受,主动向大众媒体出击。

如今,展览是当代艺术被中介、经验和历史化的主要途径了。

展览会不会越来越成为国际时装品牌的发布板,过去是一季一次,现在增加到一月一次?

3-在布迪厄对于艺术生产的论述中,策展人(curator,inter alia)被认为能给艺术制作和艺术家身上添加文化意义和价值。他认为,是艺术场域中的所有参与者创造了艺术品这一物质存在,在其中,各路艺术家、各色批评家、收藏家、中介人、策展人等等为艺术而活或靠艺术来活的人,都参与了对艺术品的创作。当事涉世界观的强加或艺术观的强加时,他们之间的斗争,会达到你死我活。通过这些斗争,他们共同参与了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价值的生产(布迪厄《艺术的规则》,1993:261)。

4-但却是策展人最后成为文化代理者。他是来替其余的人中介的。他做的是意识工业(阿多诺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