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幻灭的国“家”
发起人:shirley_88  回复数:1   浏览数:1885   最后更新:2011/12/09 14:27:25 by shirley_88
[楼主] shirley_88 2011-12-09 14:25:02
来源:今艺术 文/高子衿

「梦想」幻灭的国 「家」
事件始末∣一场超级昂贵的政治秀


《梦想家》剧照。(图片来源:文建会)

耗资2.29亿的摇滚舞台音乐剧《梦想家》,是為了庆祝中华民国百年国庆,使用建国百年特别预算(共17.88亿元,因预算编列相关规定,因而编列於表演艺术科,為建国百年相关活动专案使用,非专為表演艺术使用),由导演赖声川,主要音乐创作者陈志远所共同推出的国庆晚会节目,一共在台北市中正纪念堂广场与台中市圆满户外剧场演出两个场次。演出结束后,剧场工作者鸿鸿随即针对内容表示「艺术不是不能碰政治,也不是不能表达清楚的立场,只是不宜自我矮化成為政治的粉饰。」而台湾大学戏剧系教授纪蔚然也投书指出,「耗资两亿的《梦想家》着实不堪卒睹」,今年甫获国家文艺奖的声乐家曾道雄更是感嘆,「製作歌剧耗资颇大,但别说2.15亿,也别说只是两个晚上,只要它的一半费用,让我一辈子演歌剧,演到死,我都用不完!」

随后民进党针对经费运用方式提出质疑,要求公布支出细目,但遭到日前已卸任的文建会前主委盛治仁的反驳,指称此為「抄家灭族式的斗争」,认為民进党对於《梦想家》的种种指控与事实不符,是因為选举而刻意抹黑,并投书媒体要「四问蔡英文」,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陈其迈旋即也针对為何从听奥、花博、到梦想家几乎都是「赖声川们」得标等疑点来 「四问盛治仁」。11月17日,部分艺文界人士不满盛治仁模糊焦点,希望文化公共议题不要沦為狭隘的蓝绿斗争,故而成立文化元年基金会筹备处,透过网路发动连署「艺文界对台湾文化政策的九大要求」,其中包括要盛治仁下台和要求政府兑现将文化预算提升至总预算的4%,一小时内涌入60组团体与个人参与。18日上午盛治仁考量《梦想家》一案,艺文界恐有不平之声,会造成后续工作推动的困难,故在各方压力下宣布请辞,行政院随后也核准,而发起连署活动的艺文界代表则强调,另外八项诉求更為重要,要求改革文化政策的行动将不会停止。

缺乏监督机制的标案

《梦想家》全剧有171人参与演出,剧长135分鐘,一共分创意、服装、道具、特效等13个标案,分别由13个业者得标,其中创意设计规划标由表演工作坊得标,得标金额3,900万元。支持者以2005年来台演出、在台花费的总製作成本接近《梦想家》的音乐剧《歌剧魅影》来比较,认為《梦想家》具有百老匯水準,意即是花费2.29亿為合理支出,有趣的是,恰恰用来说明其具有国外一流音乐剧水準的设备—六轨自动控制舞台,的确是百老匯常见系统,但是在两齣音乐剧的内容上,无论是剧本或是演员演出水準,《梦想家》真的适合与其相提并论吗?若从商业角度来说,近似的花费,《歌剧魅影》来台却一共演出了64场,票房收入超过四亿,而《梦想家》只是二个晚上的演出,每场各6,000人的座位,即便含括公关赠票和未售出的票券,以每张票价100元计算,最多也只有120万进帐。更不用说多位具有资深舞台设计经验的剧场从业人员均认為,耗费5,600万的自动控制舞台,「究竟其必要性為何?最终呈现是否达其该有效益?梦想家只演两场,难道不能使用电动车等其他方案代替?」

百老匯等级舞台机关、自国外进口3.5万流明的投影机,手笔是台湾首见,当然我们也可理解赖声川欲「提升台湾剧场技术」的殷殷期盼,然而,在音乐剧最核心的剧本内容被多位表艺界前辈批评的一无是处的同时,致使我们无法得知这场晚会表演究竟是纯粹以商业考量,企图使用高贵华丽的视觉效果卖点赚取票房?还是要以政府的辅助,製作出一齣可以代表台湾的巨作?因而我们无法不这麼质疑:现在社会要负担这些设备成本的必要性到底在哪?而眾人对於赖声川的批评重点,也并非在於干涉其创作形式、内容,或是对於高阶式设备的使用,反而恰恰是如同他所说,期待他可以好好做出一齣「能够影响世界的台湾剧场」,也就是说,若 《梦想家》的剧情结构不那麼薄弱、脱离事实或是洒狗血,说不定此剧的争议还不会像今天延烧的如此之大。而这种对於文化的想像,着重硬体先行於内容,以及文化政策以大型庆典活动掛帅的思维,从在建国百年专案中有300多个计画,但是光一个晚会就佔了12.8%的比例,亦可见一斑。

更不用提音乐剧另一群核心角色—演员,在充满「梦想」的《梦想家》中是如何被对待的。表演者中共有60名学生和8名舞蹈系指导教师来自国立台湾体育学院(台中),一共密集训练一个月,期间还两度包游览车北上彩排,事后却只领到1万多元的排练费或1万元的顾问费,68名师生辛苦换得68万餘元,换算只佔整个 《梦想家》标案的0.3%,远不如大型音乐剧如 《歌剧魅影》演出费佔成本的四成。所有的种种,最终只让《梦想家》沦落至以一齣超级昂贵的政治秀收场,而这般处理文化事务的手法,也莫怪艺文界无法认同如此 「过生日」的说法了。
[沙发:1楼] shirley_88 2011-12-09 14:27:25
来源:今艺术 文/胡永芬

给未来的机会

上月2日在《谁怕艾未未?》新书发表会,讨论后段及於开始漫烧的话题《梦想家》,我有感而抒发:面对中国政权对於人权的迫害、对於公共知识分子毫不遮掩的打压,这虽然令人痛心悲伤,但反顾、对照台湾自己文化治理与文化政策的现况,我竟却油然生出一种实在是很荒诞的羡慕感:至少,中国的艺术家面对的是一堵实体而且迫近的高墙—极权政权,可以直接对垒相抗,虽然残酷,却适足以激盪、生发出更為卓越而优秀的理念,甚至是艺术。

依此来看,我想,《梦想家》其实是个好事。

长期以来,我们面对执政者以政治目的凌驾於文化发展之上的思维,遂行為各种政治目的资源操作之劣跡,虽然大家从常识判断就知道:明明既不合情、又不合理,只是藉由越是长期执政越為嫻熟的行政官僚技巧,依然可以尽情滑顺地上下其手,虽有痕跡,不留把柄,虽然人民的眼睛看得到,但是挥拳下去却似一片海市蜃楼,扑个一空而无以着力。

《梦想家》之所以是个好事,就是因為执政者长期地手风太顺,太过放心,以致过於大意而明目张胆,终於从隐形斗篷下洩出衣角,「你打不到!你打不到!」海市蜃楼化的魔术终於破功,不小心现了实体身形,处处把柄证据,公民竭声怒吼挥出的这一拳,终於有机会打到肉上了!

执政者对於文建会首长这个位置,长期以来择取人选的思考角度要不是酬庸,再不然作為性别平衡比例上的分子,更多是政治功能任命,对於最重要的条件,诸如:文化视野的高度、文化专业的深度、文化品味的厚度,不只不被考量,很可能在执政者眼中这几个字等同乱码……

《梦想家》在此作為最后一根稻草,除了内行外行都觉得无法想像之浮夸的製作鉅款以外,本身已具备了「绝佳」的裸露型条件:直接可以从工程会网站查到的《梦想家》相关决标公告,虽然只有金额跟得标者,完全没有明细,不过其中有一个非常特异的现象是:13个标案中有11个标案的承包者,是在演出前一个多月前得标!其中还有五个标案从得标到签约到演出,不到30天!不是说非常非常的浩大艰难吗?不是说这是台湾前所未有的器材与技术,甚至还需要跟国外高额购买专利技术的智财费吗?如果,我们可以相信这齣戏的硬体与技术如此困难,那麼,就完全无法相信所有厂商可以在得标后仅11到58天之内做完。又如果,这麼短时间,所有不可能的任务却全都做到了,那麼常识告诉我们:公开招标动作只是个骗人的形式,所有的承包厂商都已经由文建会私相授受地内定了。

《梦想家》具足了烟火式、节庆式、惟政治服务的功能性优先、艺术成就的品质评价殿后、一个趋避监督的黑机关图利特定厂商、裡应外合操作假招标、真包案……可以说所有的规都犯了。透过这次文化元年基金会筹备处(「基金会」之名实為派乐地式parody,拟讽政府正在流行趋避监督的「基金会」模式)试图将台湾长期以来与文化治理相关的各种问题铺陈梳理开来,冀望争取更多趋近餘零门槛的公共、公开辩论的平台与空间,或许,我们真的能给未来一个机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