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玩弄“法国理论”概念是不会没出息的?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2   浏览数:2445   最后更新:2011/12/04 15:47:32 by guest
[楼主] 理论车间 2011-12-02 15:15:54
来源:理论车间博客

囿于美国大学文科的教学方式,法国理论在那里都是采用Workshop的形式,教师成为学生和理论之间的中介,讨论的是所提出的知识点的当代相关性,这样的格式下,就能够建立起比在欧洲大学里更亲密的师生共同探讨关系。美国的学术机构相比是更注重生产出更顺从的阅读。美国大学的教师身上更能体现那一“权力的棱镜”。美国教授的更多的课堂权威,是不利于法国理论的宣传和传播的。法国理论在美国更多地是为专家服务的。

这真的是同在当今的中国很相似:美国大学的文科师生也总是挑出法国理论里的只言片语,天女散花那样到处当味精来吊味,结果是没几个人真的读过法国理论的麻烦文本,而里面的术语,倒是在本科生的小论文里也流行得很火了。这是灾难吗?

法国理论之解释学大佬利科曾用“参照域(champ dela reference)”这个说法来给我们宽心:这种生硬的理论术语拼凑,最终会在“直义的废墟”上,解放出一种“很激进的去参照一种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之外、还不能直接说出的方面的力量(《时间与叙述》,门槛出版社,1983年,150-151页)。”他认为,乱用理论词汇的学生,实际上是将这些理论词汇隐喻化了,而后者会给他们打开一个很大的本体世界:这使学生或运动积极分子的世界里充满理论指称,使他们的世界也成为一个“被各种文本打开的开放的指称的集合”,他们所生活的空间由此而不是环境,而是释义的世界了。也就是说,美国的法国理论读者们并不幼稚,并不坚持文本与世界之间的自然差异,而是在主动造就两个界面之间的互孕(l‘impregnation reciproque)。这种隐喻化和互孕,在几十年后,会形成很奇特的理论化石,成为一种全新的未来传统。
[沙发:1楼] guest 2011-12-04 14:26:14

第一段大谈法美大学教学特点,可作者去都没去过法美大学,只在英国威尔士大学英语系读了几个月,连学位都拿不到。这不是很好笑?
[板凳:2楼] guest 2011-12-04 15:47:31
楼上难道是方舟子老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