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中国】测试物- 宋元元个展
发起人:platformchina  回复数:26   浏览数:11101   最后更新:2012/02/19 10:57:22 by guest
[楼主] platformchina 2011-11-23 12:11:51
 

文/包子宋元元的个展的名字是测试物,它就测试物。更确切地说,透过艺术家私人旅程的视觉记录,一种试图理解世上一切事物的努力转化为油彩,在画布上被一视同仁的描写和研究。甚至绘画本身,也同样被测试着:艺术家使用的笔触和貌似无意的油彩痕迹一直提醒我们,画中之物并非此物,而只是一个表意符号;我们能看到的真正之物唯有油彩在画布上的痕迹。 

在描写整个场景的作品里,艺术家透过物品的并置关系,创造出难以置信或不可存在的现实感,以打破场景的和谐。比如在《Good》中有两只人腿代替椅子的腿;《第二自然》则彻底破坏了物质和空间的连续性;绘画中的桌面,在画面中间被复制且彼此相交宋元元在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中,对异常图像的当代美感很感兴趣,很代表性地两张作品是这个展览的名字的来源一张作品是,房间的场景内摆着两个木头的锯马,另一张则摆着一大件波状的不明物品。墙上挂着半个画框,地面的局部则像是画框下有某种透明的东西将之举起。沙发上的黑色色快像油彩又像沙发上挂着的布。装置以外都没有明显存在的意图。 

其他作品针对独立于整体脉络并仅存在绘画中的物品。它们不是飘在一片色彩中间,就是在空洞的房间内。这提出无法回答的问题:画中的物品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被画出来?这个物品还在吗?还是只存在记忆中?这个物品曾经存在过吗?还是只在艺术家的想象中存在过?艺术家对绘画的物品性的兴趣也在其他作品出现。例如:引用委拉斯贵兹的作品对宋元元来说是一个很强烈的比照。在委拉斯贵兹的杰作“Las Meninas”中,他把观众当成油画主题的一部分。就像委拉斯贵兹把观众和绘画中的主题放在同一个层次,宋元元也把绘画、观众和一切都放在同一层次。 

艺术家使用语言挑战我们的理解。有时直率,有时则是个人评论,然而我们并不真正清楚艺术家写下来的文字具体是指什么。它们可能是绘画的主题,又可能是绘画本身,更有可能是完全无关的事情。“Good”(好)可能意味着任何事物,例如:绘画本身、绘画的概念、绘画中的黄色、观众(因为正在看这张画)、艺术家(因为把这张画画出来)等。写下来的字的美丽在于它不带任何感情。也有可能艺术家认为“Good”的内容是很不好的事情,所以讽刺地写了一个“Good”。这张作品的内容来自萨达姆的死刑场地。 

只有我们决定一个东西或者事情是浪漫的情况下,它才被认定为是浪漫。如果大众对于浪漫都有不同的概念,那么大众能不能对什么是一把椅子也有不同的概念?有些椅子,虽然过去不是椅子,将来也不一定还会是椅子,但很明显现在是椅子。然而也有处于灰色地带的椅子:椅子和沙发之间的椅子、椅子和凳子之间的椅子、椅子和板凳之间的椅子。如果一把椅子是不能坐的,它还能算是一把椅子吗?语言是人类为帮助我们形容和理解万物而制造的。可是如果说出一个东西是一把椅子,只能让我们知道那个东西是一个通常只坐一人,一般有四只椅腿外加一个椅背的座位。光说这个东西是一把椅子,不会告诉我们任何关于它的大小、材料、颜色、味道、或者质感。 

在一系列关于测试物的绘画中,选择人作为主题也很有意思。人、人的身体部位、肖像画、人体雕塑,艺术家一视同仁地对待人和物,甚至有些画中他似乎将人当做物品。有时被测试的物品只存在它和描写出来的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物品似乎只是附带的。有时物品完全没有被描绘,而只是通过一个凝视或者动作被暗示。绘画真正的主题不一定是他表面上的主题,甚至于有时完全不在画面上。这样同仁对待人和物,艺术家暗示我们对人和人际关系一样需要重新测试。因此我们也需要像物品一样重新参考人的物质和感知的价值。 

重要的不是艺术家通过创造这些作品想说些什么,也不是他创造它们的时候在想些什么,而是他通过绘画的过程在做什么。他以不赞美也不嘲笑的方式讲出当代的美感。他几乎不提供任何关于他绘画的主题想法。他正在研究和测试他周围的一切。他进入绘画语言里,开始对物品有新的理解。他把物品放在各种不同的脉络,把它们从脉络中分出来,研究什么是美,研究什么有价值和什么完全失去价值。

新闻稿
展览时间20111126- 2012219
开幕时间20111126日下午三点

展览地点:站台中国B空间
  

此次宋元元“测试物”的展览,带来不同以往的全新作品,这些作品表现出更为娴熟的绘画技巧。对绘画空间的改造,以及对大场景中局部细节的关注显得更为有把握。

测试物,意在探讨空间中物的存在,物与物的关系,物与空间的关系,宋元元关注的并不是一个生活已久并带有生活气息的家庭场景,而是一场活动结束后的混乱场面,或是正在布置中的家庭。他的绘画抽离了人的在场,留下的是人的痕迹,这种痕迹极为异样乃至荒谬,并使得物与物之间产生强烈的戏剧张力。这些物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与故事,演绎一场荒谬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宋元元又时而将影像中添加文字元素,语言的介入使得画面具有可阅读性,但这个可读也可能是一种思想的陷阱,意在打乱观者的惯性思维、和对绘画习以为常的普遍认知。
 
 

Platform China is excited to present “Examining Objects”, a solo exhibition of new works by Song Yuanyuan.   
In a departure from his experimentation with non-traditional canvas stretching and framing techniques, Song Yuanyuan continues to examine objects within the confines of a traditional oil painting format. Depicted in spaces awkwardly ambiguous whether they ar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r destruction, there is a certain discord between the objects that challenges the viewer to reconsider a multitude of relationship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bjects, the objects and the painting, the objects and the viewer, and the viewer and the painting.  The idea the object is broken down, disregarded, and newly approached with no preconceived notions about what an object is or what it should be, extending the examination to concepts of space, people, existence through implication, and the painting themselves. The artist’s use of text in some of the works, appearing sometimes as blunt statements of what the objects are, sometimes as a more personal commentary, exists in a an obscure space between providing insight and disrupting the viewer’s perception of the work.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现者、观察者和参与者
[沙发:1楼] guest 2011-11-24 12:21:00
去看看
[板凳:2楼] platformchina 2011-11-27 12:47:26





楔形结构,布面油画,210cmX160cm,2011




人体雕像,布面油画,80cmX60cm,2011






开阔透视,布面油画,100cmX80cm,2011


境界,布面油画,60cmX50cm,2011


无题,布面油画,116cmX91cm,2011


Fun,布面油画,60cmX50cm,2011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现者、观察者和参与者
[地板:3楼] guest 2011-11-27 13:35:49
兴伟魔咒
[4楼] platformchina 2011-11-27 18:01:49

浮夸物,布面油画,200cmX300cm,2011

 


复兴,布面油画,360cmX250cm,2011






蓝橙多面体,布面油画,200cmX160cm,2011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现者、观察者和参与者
[5楼] platformchina 2011-11-27 18:14:14


 
基础对话,布面油画,160cmX130cm,2011


 

机关,布面油画,60cmX50cm,2011


 
 
Carrying,布面油画,100cmX80cm,2011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现者、观察者和参与者
[6楼] platformchina 2011-11-27 18:20:05
 


浪漫满屋,布面油画,250cmX180cm,2011

 

 
good,布面油画,210cmX160cm, 2011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现者、观察者和参与者
[7楼] platformchina 2011-11-27 18:30:04





反对,布面油画,200 x 160cm,2011


第二自然,布面油画,200cmX300cm, 2011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现者、观察者和参与者
[8楼] guest 2011-11-27 21:34:04

[9楼] guest 2011-11-27 22:15:25
画得不错,尽管几乎每张画都是不同程度上有王兴伟,李大方,亲戚的影子,但是加以时日,总是能够走出自己的风格的.
[10楼] guest 2011-11-29 01:33:17
楼上的意思是买他一张画,其他三个人就都买了是吗
[11楼] platformchina 2011-11-29 15:19:45





测试物2,布面油画,180cmX250cm,2011




测试物1,布面油画,180cmX250cm,2011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现者、观察者和参与者
[12楼] guest 2011-11-30 15:41:05

[13楼] guest 2011-12-06 10:46:48
变化的挺多的,这两年
[14楼] guest 2011-12-06 10:50:58
不错的
[15楼] guest 2011-12-08 23:16:00
不错的展览,可以看出艺术家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没意思的有点意思.
[16楼] guest 2011-12-14 11:29:13
没的说,就是画得好.
[17楼] guest 2011-12-15 05:17:05
;;;;;;;;;;
[18楼] guest 2011-12-31 00:35:56
看来还有进步的空间,期待。。。。
[19楼] guest 2012-01-08 13:33:28
关于宋元元个展《测试物》的访谈 --- “本能动物”的恋物癖
文:李明

导语:宋元元的工作室里有两把看起来很陈旧的椅子,“那是我姥爷做的,估计我永远都不会扔”。这句话让我们的对话直接导向了恋物的话题,在对现成物的不断描绘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感觉和方向。

绘画有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绘画到底用来干吗?是画完了就摆在家里面自己看,还是摆在一个公共的场合让大家消费?这是很难权衡,也是我根本把握不了的。在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东西到底是对着谁画的,画的时候想的是什么问题,这还是挺重要的。
——宋元元

宋元元是一个“本能动物”——这句话没有丝毫贬义,不过这倒不是因为他粗犷的外形得出的结论。当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就是因为他的一个本能选择——考人体速写的时候,因为位置的关系,模特的腿被挡住了,他就把只画到腿的全身速写交了卷,只是因为文化课成绩好才勉强进了摄影系。因为不了解摄影,上课的时候就“在家瞎画”,鲁美毕业之后反而又开始特别喜欢摄影。真正开始画画是从2007年开始,从素描开始画,到2008年才开始有了“作品”。
画如其人,不光是行为上的本能,从宋元元的画面上也可以获得这样的感受。明显得有些过分的笔触肆无忌惮地在画面上游走,现成物兀自“杵”在画面上。也许是因为这几年玩摄影的经验,宋元元的创作体系一开始就不是从绘画的理论体系中产生的,就像相机的镜头一样与对象狭路相逢,他绕过了绵长的绘画方式演变而直奔主题,从最原始的地方提了一个问题:绘画是什么?在他的画面上,绘画应该是剔除了叙事、抒情等等之后留下的那部分。宋元元用“粗劣”形容自己的作品,并且喜欢这种感受。
这种“粗劣”表现为直接,画法直接,感觉直接,甚至画笔都不能用新的,“要弄得稍微破点才用”,因为新笔的手感不对。另一方面,“粗劣”也和他描绘的对象有关,被使用过的物品是他反复描绘的对象,宋元元承认自己有恋物癖,“我特别喜欢捡破烂”,这有可能是兴趣,但兴趣是兴趣,画它们,只是因为想让自己离他理解的绘画更近一点。


Hi艺术=Hi
宋元元=宋

绘画的纯粹

Hi:你是一个恋物的人吗?
宋:对,我特别喜欢捡破烂。原始的东西挺好的,我觉得现代的人都喜欢高科技的东西而不喜欢原始的。
Hi:所以你画面上的物品和这个兴趣有关?
宋:倒不是因为这个。我觉得物会造成画面的气氛,这种气氛有可能消解了人的概念,但是它们又和人有一定的关系。物比较不会产生歧义,如果画面上出现人物,大家就会从这个人的角色和身份的角度去理解,我觉得那太叙事了。比如凳子也是没有变化的,但如果人坐在凳子上,大家就会评价这个人是孤独的,就会说你人的孤独的状态画得挺好,这个时候语境就变了,实际上我不太想表达孤独什么的,因为那是文学性的东西,我觉得绘画还是应该纯粹一点。

消解图像

Hi:我对你还是有印象是从实物的画框和图像结合在一起的那批作品,为什么把画框切割成那些角度?
宋:那不是切割,只是画框偶然出来的形状。我选的是那些废料,那种原始的感觉挺好,我就收藏了。
Hi:那为什么把这些放在画面里?
宋:画框并不是随便用的,它们源自古典绘画,本身与作品就存在一种对话。只是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很多宝贵或者深刻的东西被滥用了。它们已经死了,没办法装饰这个社会的任何东西。我觉得自己的画挺粗冽的,应该用我的画来装饰那个框或者是用框来装饰我的画,这样可能会产生一种对话。我特别喜欢那种金色的框,尤其是金色的框配上一个特别二的山寨画得时候,就感觉文化被架在上面了,挺可怜的。
Hi:那批作品的图像大部分是什么样的?
宋:那些图像都不是我自己拍的,我想用一个二手的图像,不是美学的作品,也不是摄影语言的东西,那个图像的内容就是特别无聊的东西,任何的含义都没有的,就是一个物体。我想把图像的东西消解掉的,回到绘画里面。
Hi:那批作品持续到什么时候?
宋:现在不想再做了。我怕泛滥,做得太多就会形成一个特定的符号,套用一个路子一直往下走。那样的生产也没有问题,但我觉得没有意义了,就像一些药物一样,用一遍就乏了。


不叙事不抒情

Hi:其实你很少固定在一个特定的题材上反复画?
宋:我特别怕自己的很多东西都固定在一个点上,我就是想画一些没有意义、没有符号的东西,比如骷髅。它有符号性,但是怎么用绘画把这些符号消减掉,这是我要做的事,就像把骷髅变成一张画面上的骷髅,不是一个单纯的骷髅的符号。符号太强烈就会回到图像或是另外的东西上去。我觉得绘画有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绘画到底用来干吗?是画完了就摆在家里面自己看,还是摆在一个公共的场合让大家消费?这是很难权衡,也是我根本把握不了的。在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东西到底是对着谁画的,画的时候想的是什么问题,这还是挺重要。很多人都说画画为了卖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还有一个最本质的原因,大家画画的时候都是对着画布,对着自己的内心。画画的人都是喜欢画的,喜欢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Hi:问一个蠢问题,摄影系毕业的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宋:最起码不会让我的画变成摄影。
Hi:变成摄影的意思就是变成照片?
宋:这个意思可能是大家都用图像的方式去解读绘画,而不探讨绘画的时候,绘画肯定是会死的。现在为什么说绘画会死?因为大家都不从绘画的角度去看那张画,我们从来没有用绘画解读另一种类型的作品,比如不会用绘画的眼光去看录像,但我们都是用录像、装置、行为或者哲学的东西去看绘画。所以绘画必然是会死的。
Hi:如果不是图像,那你的作品追求的是什么?
宋:绘画的本体。
Hi:你觉得“绘画的本体”是什么?
宋:说不好,我不知道绘画的本体是什么,有一些东西是没办法说的,比如精神性的东西。叙述性、故事性、图像性这些东西我觉得还是少用,我基本不叙事也不抒情。
[20楼] guest 2012-01-10 09:08:30
没什么价值
[21楼] guest 2012-01-12 12:09:16

[22楼] guest 2012-01-12 14:28:28
不错的展览。支持!
[23楼] guest 2012-01-12 14:32:40
发展空间很大啊!
[24楼] guest 2012-01-14 14:02:25
相当真诚的对谈,我更爱你了~元元
[25楼] guest 2012-02-19 10:55:55
今天去看了展览总体感觉还是不错,
[26楼] guest 2012-02-19 10:57:2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