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作品,没有展览
发起人:shirley_88  回复数:0   浏览数:1672   最后更新:2011/11/01 13:02:56 by shirley_88
[楼主] shirley_88 2011-11-01 13:02:56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顾一指

一个朋友在看了上海民生美术馆正在进行的“中国影像艺术20年”展览后,在微博上写道:“一直以为这个展览是中国录像艺术的20年,一进展厅得知是影像艺术,怀揣着对这一宏大命题的幻想,开始虔诚地膜拜这一位位应是伟大得不能再伟大的大师,和一件件应是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作品。结果,有伟大也有更多伪大,影像艺术被简单划分为录像和动画。”

  这样的说法,对这个展本身来说也许有些不敬,但这毕竟是从展览本身出发,得到的最直接的观感,当然可以成立。

  在看这个展之前,我也听到对它的各种评价,好坏都有。那就去现场看看吧……我在展览现场的部分区域来回走了好几圈,在某些作品前停留,有些失望于展览本身线索的凌乱。影像艺术本身的语言发展至今在中国都还算不上成熟,在上世纪80年代,拥有摄像机的人群少之又少,于艺术家而言,使用摄像机创作作品所带来的新鲜和刺激,首先在于他们想要区别于“电影”(故事片)的努力,影像艺术完全只是改变创作材料(从画布走了出来)的一个手法,几乎所有艺术家都是从电影中汲取着技术手段然后再从电影中进行分离。这是一个基本现实,当时他们还处于一个技术的学习时期。那么,从影像语言诉求的角度进行编排,显然会成为对一个个影像艺术家个案的编排而不是对历史语序的整理(因为还没有历史语序),很遗憾,展览本身正是呈现出了这么一种气场:有好的作品,有好的艺术家,可是,“只有作品、没有展览”。

  艺术家当然是无辜的,一个群展,艺术家只是策展人手中的一块块砖瓦。这是一所有问题的房子,堆砌感强、线索串联混乱、部分作品突兀,是这个展的最大问题所在。但是,在展厅的布置上,它又确确实实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个个作品“串”起来,极具时间逻辑性。按理说以时间为序安排的回顾展,是最安全的一种布展方式,那线索的凌乱感、作品的堆砌感,又是怎么来的呢?

  原因其实很浅显,时间上的关联,不等于艺术作品内部的发展具有关联性。“影像艺术20年”中大部分艺术家,都是自己在摸索着自己的影像语言,而他们分别从不同路径各自行走并且还没有交集的时候,他们之间语言的关联度是很弱的。到今天为止,中国影像艺术仍然还只处在只有个案没有线索的时期。我们也可以从时间上算个账:涵盖着中国影像艺术的中国当代艺术,如果从“星星美展”算起,迄今不过才30年出头,如果从“85”思潮算起,那连30年都不到,这其中还包含着当代艺术最初胚胎式的试探、萌芽……可以很肯定地说,中国的当代艺术,至今还在襁褓中乱踢乱蹬呢,连个小屁孩都算不上,它的历史怎么书写?处于它内涵中的影像艺术,又怎么书写?

  艺术史的书写,从理论上讲当然不一定非要到了可以盖棺定论的年岁才能落笔、才能公示。学术性的研究、回顾,是与艺术发展一起贯穿在时代进程中的,但这是种研究策略,在襁褓期间,它更好的去处是在艺术家的工作室,是在批评家的笔下案头,是在策展人的研究手记中……它有很多地方可去,就是别去美术馆的展厅。我们可以打个粗浅的比方:在小孩成长时,我们可以给他拍照,可以写成长日记,也可以拍DV……但如果要为襁褓中的孩子写下“王小明的头5年”这种题目,还要出版,这不是一个太过自恋的笑话吗?不客气地说,这一类展览,过早地用艺术史的方式进入展厅,难免会有伪学术的嫌疑,进而让人猜测其展览背后的动机。

  现在许多艺术机构在做展览的时候,展外之意日渐增多。与此同时,展览的操作成本却在降低,一个展览只要如期开幕,它就成立了,至于学术诉求、展览导向,那是必须说但不一定要做的事。从去年开始,艺术市场这个巨大的产业链在中国也渐渐成型,融资、选作品(艺术家)、购买、沉淀、露脸做展、宣传、出货、回笼资金,每一个环节都互相支撑。什么叫完美?从起步到最后一步顺利地完成一个循环,这就叫完美。

  当我们从尤伦斯入驻中国进行中国当代艺术回顾的书写开始,经历了他完美出货退出中国的过程,就被迫得到了诸多弦外之音的经验,相比之下,一个展览的好与不好,与艺术市场的产业链相比,尤其是国家又提出了振兴文化产业的口号,展览多些展外之意,又算得了什么呢?毕竟,要让文化人像菜场卖白菜一样吆喝着推销文化推销艺术,多少会有些斯文扫地,艺术也会掉价。当“中国影像艺术20年”中的某些热点作品与尤伦斯夫妇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时候,那些被训练出来的敏感就不由得开始起作用,那么,出现这么一个“只有作品、没有展览”的展览,仔细一想,也都在情理之中了。

  (作者系美术馆从业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