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期间在瑷玲基金展位---未来的机构
发起人:杰克  回复数:0   浏览数:1654   最后更新:2011/08/30 18:01:37 by 杰克
[楼主] 杰克 2011-08-30 18:01:37
未来的机构—上海艺博会瑷玲基金会展位



图为艺术家杨俊作品

策展人:比利安娜
主办:瑷玲基金会
参与者:蔡影茜、賴香伶、邱黯雄与未知博物馆、李牧、刘鼎和卢迎华、汉斯·尤利斯· 奥布里斯特、阳江组、Michael Lee, 陆平原、David Elliot ,Monika Szewczyk,胡向前、Jun Yang, Joao Ribas…

展将于上海艺博会期间在瑷玲基金展位呈现

未来机构展将于9月7日-9月10日上海艺博会期间在瑷玲基金展位呈现。

概要:邀请全球各地艺术家、策展人、文化工作者集思广益,针对“未来的机构”这一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70年代早期,哈罗德·塞曼(Harald Szeeman)成立了精神移民工作代理处和痴迷博物馆。他从70年代早期开始推出的每一个展都被称为“精神移民工作”,为了将“痴迷博物馆实现可能的视觉化”。
根据塞曼的说法,他唯一感兴趣的博物馆是存在于他自己头脑中的博物馆:一个想象的、超脱尘俗的实体,实际展览只能通过意会的方式传达一种乌托邦式存在。他坚称这是一种关于痴迷的博物馆:“当感受不到任何痴迷的时候,我再无理由继续逗留。”

“未来的机构”展由比利安娜·思瑞克与华人艺术中心策划,是本届曼彻斯特亚洲三年展系列项目,旨在提出新的机构模式和艺术家创作模式,以期对本土和全球层面的艺术基础建设、会话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为“未来的机构”建立文献,我们希望不仅在此次参加英国曼城展览的艺术家之中、也在更广泛的专业艺术圈内激发更多的回响与讨论。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机构?未来我们希望建立什么样的机构模式?

中国国内艺术界的结构在过去10年间经历巨变,而且,变化的脚步仍未停歇。许多原先作为展示空间的艺术中心开始寻求重塑自我定位,因为单纯作为展示场地已无法适应各种创作实验的需求。在新的艺术环境中,有些艺术机构的转型以失败告终,逐渐消失在艺术版图上。策展人往往选择投身画廊事业谋求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我们所身处的文化大环境也日趋保守。艺术家体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家和策展人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哪些选择?在转型期间,机构可以采取哪些定位?
在全球范围内,文化艺术所面临的变化和挑战从经费削减到政府的保守态度,不一而足。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提出一种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机构模式。
有没有面向未来的模式范例?

关于“未来的机构”展
“未来的机构”展由比利安娜·思瑞克与华人艺术中心策划,是本届曼彻斯特亚洲三年展系列展览项目,旨在提出新的机构模式和艺术家创作模式,以期对本土和全球层面的艺术基础建设、会话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展览将呈现在本土一线从事创作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他们致力于定义新的机构模式和艺术创作方式。这些模式和方式不仅在本土层面发挥着积极的效果,同时也对促进全球对话做出贡献并向传统艺术生产模式提出挑战。过去十年中亚洲本土艺术社区经历巨变,这些个人与团体希望能够为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及时的解答,以一种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方式唤醒人们对于艺术及其社会角色的信仰。与此同时,他们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控制规模、保持实践独立性的重要性。这一点正是所有参展艺术家和团体的一项共同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选择创作来厘清存在意义,在当前的新环境下不断探寻新的行动战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