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未来艺术档案(绪论)
发起人:小脚丫丫  回复数:2   浏览数:2256   最后更新:2011/09/16 12:53:07 by guest
[楼主] 小脚丫丫 2011-08-18 11:43:01

《未来艺术档案——人造自然艺术趋向与潜默思想的回归》封面


《未来艺术档案——人造自然艺术趋向与潜默思想的回归》 张海涛/著

书 名:《未来艺术档案——人造自然艺术趋向与潜默思想的回归》
作 者:张海涛
出 版 方:金城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年3月第1版
字 数:370千字
书 号:ISBN 978-7-5155-0292-2
定 价:68.00元


张海涛:未来艺术档案(绪论)
——人造自然艺术趋向与潜默思想的回归


近几年我一直在寻求当代艺术系谱化研究体系,如梳理、文献、类型、归纳、系谱、档案。2006年和几个朋友一起做了一本书刊《类型》和“类型”展;2007年上半年我策划了一届有三个分主题(权充、暧昧、潜默)的主题文献展;2007年下半年则归纳入档的形式,我策划了两次影像档案展,创办艺术档案网;2009年又策划 “未来索引:自然·不自然”—— 青年策展人邀请展。这几年做的事情不论类型、主题文献还是档案系谱,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对现在与“未来”艺术现象的预设、归类、梳理、比较和分析,避免拼盘与乱炖,在当代艺术多元面貌中寻找朴素的价值规律,关注艺术思潮走向,从而最终得到历史的沉淀。

近几年没有主题或泛主题的展览、书籍太多,多数展览没有学术指向,被商业和糊涂气氛笼罩,有类型、有主题的书籍和展览就显得难能可贵。

本书以档案框架进行案例分析,档案即分类存放的文件、材料等,同时具有根据实际情况查询、提取、传送、宣传的特点,案例是档案中重要组成部分,有方案事例的意思,即记事案卷、提出计划、办法等文件,合乎某种条件的事例,如论文中的论据,说明文中的举例子。案例分析是对档案中案例进行预设、剖析、论证,而非简单的过去案例列举。案例的论证目的是为了寻求有意义的东西,使主题、论点、档案得以成立并且具有价值和发展的可能性。

未来案例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现象的提案分析,论证;也是现在还在萌发状态,未来可能实现并成为趋势的现象的提案,未来案例学则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学科,也是一种论证方式。现在案例的萌芽和边缘状态可能在未来发展成为趋向和主流现象,现在萌发就是未来的可能,书集结构由远至近,由后往前的时间倒叙手法介绍,关注未来、警示现在。以案例的事实、虚拟论证未来、预知未来,从而着手现在。由未来判断现在,由未来启示现在。案例,这个词具有未来和现在的综合特征:“案”,有方案、计划之意,也有现在实例、事例特征。未来案例是一个选题相悖的混合体,以未来观现在,以现在预知未来,避免一种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的眼界。未来艺术案例,从词面本身来看也是一个多元时效的混合体。本书不仅仅是对当代先锋艺术案例的梳理,更多的是寻求艺术以后发展的可能性,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可能性,以未来的视角观当代艺术,打开另一种视角,从而区别于一般的过去式的艺术史纲。

全书作者拟出了十几个艺术案例进行分析,有些案例是作者以前策划的展览的实证,有些案例是作者即将策划的提案分析,另有部分案例是作者对参考文献的梳理。

本书从不同角度将艺术案例分为以下几类:

一、从时效上分

未来艺术案例和现在艺术案例的相互渗透

未来档案学是对未来有潜力的国内外艺术趋向的提案分析,打破了我们以往案例学的过去式分析、封存,对未来艺术形态论证、虚拟方案前景的预设,寻求可能与发展。如:人工仿真艺术、数字信息艺术、生化变异艺术、物理转换艺术、虚设艺术、嗅觉艺术等,未来案例学是对新媒介、新感觉的潜规则的探索。

现在艺术案例是对当下生存案例的论证区别于传统历史的描述,敏锐触及当下生存的困惑和感受,预知未来的发生与发展。

如:潜默、权充、暧昧、傻瓜、新快·拍艺术等

潜默艺术,作品关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当下及未来人群的体现和新的诠释,作品倾向禅静、朴素、淡、不动声色的语言及心灵感受。

权充艺术关注挪用、仿制、修改原像转换为具有当代及未来语境的作品,可能引发版权及原创性的争议。

暧昧艺术作品则向倾向对当下暧昧的生存体验的思考,当代及未来人与人不确定、态度不明的心理状态和关系。

.....

二、从思想逻辑上分

人本案例分析和科学案例分析及其融合

人本案例,是以人为本的理论案例,其特点是把人作为思想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人此时此刻在本身的生存状态和感受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思想问题,如潜默、暧昧、事件等艺术案例。

科学案例,是以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其思想理论,把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认识根源归结为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其思想根基是逻辑实证和主观经验案例。如:中国傻瓜、超(自)然艺术案例、嗅觉艺术案例。然而科学案例与人文案例更多的不是孤立的存在,更多的是相互的融合与交差研究,只是思想和形态偏重不同,同时它也引申出第三种案例特点。

三、方法论案例、感觉论案例及相互渗透

方法论案例:是作品媒介语言的表现方式进行对作品或展览、评论的案例研究。

如:权充艺术案例、新快拍影像、观念纪录、嗅觉艺术、数字虚拟艺术

感觉论案例:是通过语言媒体、选题作品透露出的感觉和状态为主要研究和分析案例的方向。

如:暧昧艺术案例、潜默艺术案例、中国傻瓜、超(自)然艺术案例

文艺思想(包括艺术)持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艺术两个基本要素的变化,即不同时代语言媒介的变化,另一个要素即不同时代提供给艺术家不同的生存感受(两者也可能单独发展和支撑)。艺术从出现至今,媒介的变化从未停止过脚步,从古代原始岩画直到素描、油彩、摄影、行为艺术、电影、装置及多媒体艺术(遥在艺术、电子艺术、录像艺术、电子艺术、网络艺术、传真艺术、喷绘艺术……)相信不久的未来必然还有新的媒介出现,并伴随着媒介新的时代感受和语言样式同样变化着,再者每个时代又有让我们触动的生存感受和文化针对性,艺术必然不会枯竭,除非人类灭亡。

四、按未来趋向及东西方文化特征分

1.超(自)然趋向案例


即在科技媒介为手段,对自然化生存状态的介入,进行物理转换、生化变异、人工生命仿真、数字虚拟、虚设艺术、新媒体地景艺术研究和改造。

超(自)然艺术关键词:超自然艺术、后人类、新时空、远程通讯艺术、不确定、双刃剑效应、新道德·新思维·新空间、机械自动化、人工仿真艺术、虚拟、生化艺术、基因艺术嗅觉艺术、人工生命社会、多媒体艺术、非理性世界模式、当代科技艺术

生物工程和计算机科技的进步引发的“超自然”现象随之改变着人类的行为与观念。弗洛伊德自然的“心理人”模式正在逐渐被新的模式所取代。遗传重组的潜势正在迅速推进人类超越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说,进入人工改造的大胆领域。自然与超自然思想矛盾正向我们这个时代发起挑战,这个时代即将成为旧人类尾端和后人类开始的交界的时期。人类科技的“双刃剑”效应人人皆知,高科技的进步带动着“全球化”进程,随着电子媒介的一体化,人们日益感到“全球性”的表象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高科技的仿真人造、虚拟未来、基因突变、克隆整形、远程通信同时性等给人类带来了高效的感官满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精神的异化和生存环境的改变,这些超自然的虚假的现实和未来,成了人们普遍的价值寻求点,使人们熟悉的地域性文化和精神面临意义和价值虚无的危机。它们的不确定也带给人们信仰缺失、精神空虚。我们也知道,不久的将来,技术的进步将迫使我们发展新的道德,我们的将来需要建立一种新的道德结构,这一新的道德结构将给人们提供可进行繁多选择的框架。生命的限度将不再是确定的,我们必须有一种新的道德想象去适应它,这便是让我们困惑的感觉。艺术家的职责不仅仅是解决自己的困惑,在后人类时代,艺术家的职责也包括给未来的时代提出新的问题。

如:超自然案例、中国傻瓜。

2.潜默艺术案例:朴素自然思想的回归

即对人工化、技术化心理的反弹,倾向对于自然原动力、生命思考、时间观、物化、自然心境这些永恒话题的研究,如潜默案例、物态艺术案例。

而在当今社会我们倡导潜默思想,只是对当下经济消费时代所引发的人的异化的一种精神补济。同时也是当下人在浮躁及不确定的时代,以禅静心境和态度对时代理性的介入,即使是批判也以平常心表达不平凡的感受。无为不是不做事,无欲也不是没有理想,不修之修也不是不修持,不知之知并不是真的初级的无知,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朴素”“不染”的心境。潜默可能比“正”的方法表现表象的流血更具有力量。我一直提起“软”伤害也就是时常提起运用“软”来解决问题,就如太极的潜力量。以静制动,柔中有刚,更多有健心防身之功,而潜默也是健心防心,并具不动声色的批判力量。

在这个欲望与压力并存的年代,历史深度越来越平面化,欲望与现实的矛盾并存,信仰、信誉的缺失与不确定,都滋生了浮躁与精神的茫然:心慌、紧张、恐惧、抑郁、易烦易躁、工作效率下降。心理疾病普遍,潜默静心亦成为新的心灵需求,犹如我们城市人们对田园的渴求,休闲、旅游、瑜珈、心理医疗必会成为精神需求,这也是对哗众取宠的浮华艺术的反思。

潜默艺术关键词:静默、禅、自然、朴素、不张扬、无为、似乎无表现、无知之知、不修之修、无欲、不动声色、静、神秘不可说、无、“软”、淡、非个性、负的方法

新快·拍关键词:异样快拍、涂鸦式、日记式、即兴、快拍摄影、自然朴素、真实而非修饰、快餐式观念、不经意、摄影错误、选择

中国傻瓜关键词:傻瓜效应、以物观人、科技全自动、大智若愚、主体零散、人的抽离、价值正负意义、我物故我在、省时省力、持久不可变通

权充艺术关键词:选择、拿来主义、挪用、剽窃、抄袭、知识产权、反个性、无知之知、似乎无表现、原创性、似乎无意义、自动转换、复制、仿制、拷贝、篡改、盗版

暧昧艺术关键词:不确定、模糊说不清、态度不明、持续纠缠不清、软伤害、正负1度的摇摆、伪善而似乎平静、立场不坚定、混沌、负的方法、和泥、歧义的、模棱两可、多元

自然物态艺术关键词:与生态、时态的关系、自然规律、自然原动力、朴素、无修饰、非人工化、物观、感伤、顺其自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人与物的关系、永恒话题、淡、物的必要、道法自然、潜默、静默

本书以第九章科技相悖论为转折点,在潜默、暧昧、傻瓜、权充、童化、新快拍各章中都潜隐着朴素自然思想的回归。

作者一直在探索选题的文化针对性,而非无指向的泛艺术案例和概念,这些选题、方案或案例也在寻求着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支点,即将艺术放在历史沉淀中,媒介语言的探索和敏锐的生存感觉的把握,这些语言媒介和生存感觉是区别于以往的时代又是区别于国外西方的文化针对性,新媒体与东方思想结合将给传统观念带来活力,并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寻求中国艺术话语权。其中国特有的生存气息和关注点是书中作者选题的发散点,对历史重新诠释、转换或赋予新感觉。以对未来的预设来警示人类今天的行动。作者以策展人的视角,借历史、未来说今天,借西方说中国。书中有敏感、困惑的案例,也有不动声色潜默案例,有西方案例也有中国案例。东西方案例的对照穿插,也是本书的特点之一,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启示,同时保持清新的东方精神,书籍命题为未来艺术案例,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期待,着眼中国艺术的未来、现在、历史。当代艺术而非数学课题,只存在绝对的答案,往往我们只需把握艺术的价值规律,放眼关注不同的艺术形态和感觉,不以自己的爱好、偏见和片面的视角强调一种话语,甚至是相悖的争议话题,也可能具有价值或力量。同样,更要放眼艺术之外的历史和现实情境,其实艺术的背后更加重要。


张海涛
2008年4月6日
2011年稍作修改


书的目录

绪论

第一篇 “未来索引:自然·不自然”

第一章 “未来索引:自然·不自然”展

第二篇 后人类:超(自)然艺术趋向

第二章 新媒体艺术

第三章 生化变异艺术

第四章 物理转换艺术

第五章 数字虚拟艺术

第六章 人工仿真艺术

第七章 当代嗅觉艺术

第八章 虚设艺术

第三篇:科技相悖论

第九章 科技相悖论(悖艺术)

第十章 当代潜默艺术

第十一章 当代权充艺术

第十二章 当代暧昧艺术

第十三章 新·快拍影像

第十四章 当代童化艺术现象

第十五章 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

第十六章 艺术群落生态调查报告

第十七章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简况

主要参考资料




艺术简历
张海涛,1976年生,湖北宜昌人
1994—1999年于湖北工学院、西安美院学习
艺术档案网主编,宋庄美术馆策展人
1999年至今居住于北京


策划展览

2011
2011年 参与策划“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
2011年 参与“策划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
2011年 参与策划宋庄系列学术讲座
2011年 第六届北京独立电影展/实验短片单元
2011年 八零后艺术档案(一)

2010
2010年 “天干物躁”苏非舒物主义诗歌现场-宋庄站
2010年 2010年首届“新媒体艺术与高等教育”学术论坛
2010年 宋庄学术讲坛
2010年 异数 39°—— 当代艺术展
2010年 “烈日西藏”西藏当代艺术展
2010年 自动!全自动!——卓凡人工装置展
2010年 微/生/物——陈友桐个展
2010年 折射洗脑——谭力勤数码精印与装置个展
2010年 第一届798多媒体艺术节——人造“风景”新媒体艺术主题展
2010年 自然?——龙德轩当代艺术展
2010年 “潜默”当代艺术展,德国
2010年 2010影像档案展——《场》《域》《情感》《自然·不自然》《聚·忆》新锐
2010年 不确定的可能性——798及周边艺术群落青年作品展

2009
2009年 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林菁菁个展
2009年 第五届宋庄艺术节·青年策展人邀请展——“未来索引:自然·不自然”
2009年 “傻瓜效应”多媒体装置展
2009年 生活在宋庄(四)——宋庄及周边艺术家群落田野调查展

2008
2008年 第三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短片单元
2008年 当代嗅觉艺术展——嗅觉·感觉
2008年“高压线下”音乐·影像·诗歌现场
2008年 新快·拍图片展

2007
2007年 07影像档案展[798],798艺术区OPEN艺术中心
2007年 07影像档案展[宋庄]
2007年 首届主题文献展 ——权充IV·暧昧Ⅲ·潜默

2006
2006年 当代权充艺术展Ⅲ
2006年 当代权充艺术展Ⅱ

2005
2005年 暧昧:不确定性表达展
2005年 暧昧·昧暧艺术展

2004
2004年 当代权充艺术展
2004年 参与策划“人间烟火”


发表评论文章:《中国权冲(充)艺术——选择、复制、篡改》、《暧昧·不确定性表达》、《关于暧昧·权充艺术的访谈》、《潜默·静默(潜默艺术)》、《新快·拍影像》、《后人类:超(自)然艺术趋向—新伦理、新时空、新生命》、《人工生命艺术》、《新媒体艺术的语言表达元素》《人造情感》等。


展览画册:《类型》、《07影像档案展》《生活在宋庄(四)——宋庄及周边艺术家群落田野调查展》《第五届宋庄艺术节·青年策展人邀请展》《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林菁菁个展》《微/生/物——陈友桐个展》《2010影像档案展》《自动!全自动!——卓凡人工装置展》《“烈日西藏”西藏当代艺术展》《不确定的可能性——798及周边艺术群落青年作品展》《“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


已出版:《未来艺术档案——人造自然艺术趋向与潜默思想的回归》


即将出版
:《当代微生物艺术》、《新媒体艺术简史》、《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
[沙发:1楼] guest 2011-09-01 13:06:58
未来世界两大趋向:人造世界与自然世界,悖论也是趋向
[板凳:2楼] guest 2011-09-16 12:53:07
处女版,低调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