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的下场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1854   最后更新:2011/08/15 10:12:05 by 理论车间
[楼主] 理论车间 2011-08-15 10:12:05
来源:理论车间博客

昨晚讨论会上还有一个问题也算很生猛:批评家什么角色、怎么下场?下面补充回答。

1-作者都死了,批评家还有得活?他们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专门送同胞到煤气炉的那些犹太人,自己迟早也是要进去的,送得多了,也就不在乎那大结局了,自己进去时也感到是在送别人进去了。

2-死之前还是会好好挣扎一番的,像赖昌星。

那么,批评家也走私?Yes,yes, yes!这位提问的观众不是说了么,其实批评家是没什么原则的,只是临时急中生智,像法国人下班一样,胳膊下夹着一根长棍面包,就去批评作品了。所以,他的批评的指导原则,不是自己砌出和加固的,而是“走私”或现在淘宝上讲的代购进来的。古代的、外国的甚至未来的传统和原则,他们都拿来用了,就好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男女穿日本走私进来的旧衣服一样。

3-现在的情形是,“批评”已没有什么好做的了,所以,批评越来越成为批评家把作品当吊环来锻炼肌肉用的一种健身(体操)工具,否则就是画廊和拍卖行的企划了。

前一种批评我认为是唯一值还得一谈的东西了。

4-写批评,除了对于绝少数要把自己弄成权威的批评家外,已成了用作品来保持自己的肌肉、能量和人的身体气数的一种途径。简单说,批评在我们时代比任何时代都更像原创的写作了。

5-批评家写作,艺术家也写作,他们最后汇合于同一种写作里了。这就是艺术家现在如此惧怕“理论”的原因,我想。因为,“理论”看上去像是预先做好了的作品,一搬出来就是一大块,而艺术家发现自己如果面对理论,还得一点点写出来,这太可怕,所以,他们认为将“理论”搬进来不公平。所以,我对理论的定义是:将以前的写作当作剩饭一起煮到当前这锅米饭里。也有点像欧洲人做饭的芝士,哪里一放,都立成规模,“酿”在之前,“酵”在最初的了,一大块扛来,哪里放一点就都香、顶饱。

6-写作就是清新地、好像是第一次那样地去使用、集体使用、集体学习着去使用“字”。写作亵渎,因而原创。写作时,再不分批评和原创了。

7-批评和创作所以都是一些热身运动,从不同的路径冲向同一个目标:去开始写作。

8-批评家最终与艺术家不撞车。艺术家一弄成作品,作为作者就死了;批评家也是。死了后他们退入哪里了?退入诸众之中了。只有你我都批评也就是写作着,诸众处于写作状态时,艺术品才能真正得到“批评”。诸众的集体写作里,才有作品真正的展示空间?

9-批评家也许只是一个虚拟的言说位置,谁都可以在其中停留一会儿的,但谁也用不着整天呆里面,以权威来自居的。

10-也许应该让别的艺术家来做你的作品的批评家。一个艺术家是其他艺术家的批评家,其他艺术家也都是他的作品的批评家,正如我们说,在这个展示大于原创的时代里,也许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同时是自己和别人的策展人。

11-如此看,批评家也没有什么下场。只是这个言说位置越来越没有人来主动占据,大家都是将它当鼠标来用,用一会儿就丢开的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