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花了钱赶了路亲自去看的,就算它是原作;要人弄了送到我们面前才看的,一定只是复制品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1595   最后更新:2011/07/04 13:12:20 by 理论车间
[楼主] 理论车间 2011-07-04 13:12:20
来源:理论车间

1-格罗伊斯对本雅明的《复》中的关于“神韵(aura)”的解读,出乎我的意料。

他说,本雅明的原义应该是:神韵是随着复制术的到来而失去,而它本来也是随着复制术的到来而出现的!好诡异的辩证!它失去的原因,也正是它出现的原因!(《艺术权力》,60)。

2-本雅明说,完美的复制下,复制品与原作之间的物质区分就消失了。但格罗伊斯认为,哪怕是他看到了我们今天的克隆技术成就,本雅明也一定仍不会认为原作是没有神韵的,而是会认为,原作的神韵,是社会历史和机构加给它的,完全可以由策展人包办。格罗伊斯认为,本雅明说复制会取消复制品与原作的区分,只是想告诉我们,复制品与原作之间的区分,只是地形上的,与作品的物质状态没有关系。正是因为原作的特殊的场地,才使它能被铭写进艺术史,反过来,作品才成为独特。复制(对于本雅明来说还有引用)是将作品拖到了一个地形上完全是未定的场景和循环中。原作缺少本真性,不是因为它在物质上缺什么,而是因为它没有落脚点,因而无法被铭写到历史中。所以,本雅明在那一著名文本的后一段里写到,现代艺术品失去神韵,不是复制技术造成,而是现代消费大众的看的习惯造成。首先,消费大众希望物就在手边,能用手直接去触碰。然后是,这样的消费大众再也不想跑老远的地方去看艺术品,而是希望艺术品是通过网络送到他眼见,然后就给它一个瞟一眼的待遇。这种态度彻底杀灭了神韵(他用了“杀”和“毁”这两个字的)。

3-然后,格罗伊斯笔锋一转,竟据此推出这样一条结论:我们花了钱赶了路亲自去看的,就算它是原作;要人弄了送到我们面前才看的,一定只是复制品。是复制品还是原作,是由我们看的态度决定的!作品的神韵不是它自己因为复制而失去,而是因为我们要强制它跑到我们面前来被我们三心二意地看半秒,到了后也就只是赐它跪退,才被我们毁灭。所以,格罗伊斯认为,我们在波多莱尔之后反复在讲的关于神韵是如何失去的故事,全是意淫。神韵到今天,仍有观看的大众的态度来决定要和不要。当代策展仍能决定要不要给一个作品神韵。这正是现在策展大于创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4-兴冲冲要去找艺术品看的大众,就是flaneur;肯花钱去威尼斯看的,都是flaneur。这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构思,原意是希望各参展的民族国家都重新成为这样的flaneur:主动去遭遇艺术品面前的新诸众,而不是等市场艺术品和观众送到你面前来。Flaneur的工作就是亵渎地去照亮(profane illumination)艺术品和观众。深情地观看高于深刻地原创。先有粉丝,之后才出现偶像。这正如在大众媒体里,我们真的是比关心自己的离婚还更关心锋芝的离婚,为什么会这样?人人都成为人人的flaneur,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共产主义版本?

我们以前曾说到过,艺术家成灾,观众找不到了;而且,只有先成为一个好艺术家,一个人才能成为好观众。这句话细想下去,好像还大有深意,简直有艺术共产主义的意韵:人人都成为艺术家后,才会冒出好的观众,在此之前的观众,也都是些消费的大众;艺术家的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先使人人都成为艺术家(朗西埃说,艺术家的工作前提是与教师相反的:艺术家希望先人人平等,他才来开始工作;教师是先要证明人人不平等尤其与他不平等,他这才好来教),以便使人人都成为伟大的观众。伟大的观众这才会来救赎艺术,使艺术家再也用不着如此穷忙;到最后,几乎旧全体观众目送着最后一个艺术家光荣地也成了一个观众。人人都成为flaneur之后,共产主义社会就到来了。这就是艺术家要“亵渎地去照亮”之后能引申出来的的意思。

应该是艺术家“粉”他的观众先。“粉”就是flaneur这个字的动词形式。这届威尼斯实现了这种逆转么?

不错,这届双年展是用了本雅明的这个“亵渎地去照亮”的隐喻的,但是,它并没有充分地将我们上面说的本雅明的这个隐喻的意思挖出来。也许在这个隐喻的基础上,策展人应该更多地强调:你看,你看,全世界各地的伟大艺术家们都像驴友那样地赶到威尼斯,来到半是游客、半是朝圣者的观众集群身上找艺术来了;艺术家们不是带着具有神韵的作品来展给人看的,而是带了些物件过来,要在这个百年老店里,通过亵渎地去照亮,来策展出一些神韵给我们看,通过在观众的围观里下药、加咒,来从中展出些神韵给大家看。

5-在当代展示中,只有双年展本身是原作,放进其中的,都是文献,由待在观众的围观中被激活为作品,发出它们的神韵。

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艺术装置,是汇聚诸众的身体的地方。它成功与否是由下面这一点来决定:是进去的所有flaneur出来时却都成了消费的大众呢,还是进去时是消费的大众,出来时都摇身一变成为flaneur,甚至是获得新的身体和思想的集体力量的诸众了?

一个展览是靠着粉丝们来成就的。不是粉丝们来看艺术,而是艺术家要在已经到达的粉丝身上作法,弄出些“艺术”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