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桃浦大楼”的问答题
发起人:ba-ba-ba  回复数:13   浏览数:4299   最后更新:2011/07/05 01:47:00 by guest
[楼主] ba-ba-ba 2011-07-04 12:45:11
采访者:art-ba-ba
被访者:金锋、杨振中、石青、周啸虎、徐震
整理:art-ba-ba


问:“桃浦大楼”这个想法最初是谁提出来的?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1,2011年初,艺术家金锋和丁力发起了一场名为”未来的节日”的讨论活动.时间长达一年,涉及的艺术家和哲学老师50余位.因为未来的节日强调的是对当代艺术思维的交流和碰撞,组委会就特别感兴趣如何在这样的一种不断在争鸣的以言论为主的活动旁做一个平行的艺术实践活动. 在给这个活动取名的时候,大家觉得很多事件都是以地名来命名的,所以就用了“桃浦大楼”。

2.组委会想尝试一种相对脱离之前的单个展览的做法,提出作为整体项目的前提下邀请多个活动参与,多形式并存的方式整体呈现.

问:项目和展览有什么区别?

1.桃浦大楼的活动结构其实是一个整体活动,这个活动里包括了很多展览,而且每个展览由不同的人策划,都是不同的项目,参与到整个“桃浦大楼”活动里边。

2.项目的边界本身比展览要宽松。因为展览已经有了非常固定的一个模式,有概念,然后是作品。我们想能不能松动一些?能不能有新的可能性出来?所以用了“项目”这个词,而不用“展览”。还有一点:展览,不管有主题没主题,它都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桃浦大楼”不一样,它各种东西彼此发生,之间没有关系,是一个个项目自己去生发,项目策划人自己来管理。

3组委会原来希望能有更多不同形式的东西在楼里面发生.目前看来,可能需要慢慢的调整,看9月的时候能否做得更丰富充实一些.

问:这种形式是否和其他大型艺术节有类似的地方?很多大型艺术节也有戏剧、电影、文学、讨论什么的。桃浦大楼有什么不一样?

1首先是这个活动需不需要跟其他的艺术节有区别?
我们没有主动去考虑这个问题。它是基于“未来的节日”的讨论而生发出来的,这些组织者跟哲学老师讨论,彼此都有启发,促成了我们在做一个活动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感受放进去。

2.“桃浦大楼”这个名字完全不像展览,大家会觉得这个名字像乌托邦大楼或者公社这样一种气氛。所以,“桃浦大楼”肯定不是一次展览。但是从实际效果上来看,估计我们离那些大型艺术节也不是很远。组委会当初讨论“桃浦大楼”这个想法的时候就说,这注定是个失败的项目。因为我们虽然明确的说自己反对固有的艺术展示形态,但是是否能在实践中达到?

3,另外,“桃浦大楼”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先拿出态度,展览、图像是滞后的。而且7月份的活动只是一个开头,有很多变化还在8月,9月。这中间有些作品和展览都是不断在变化的.

4,贴出来的那些标语海报,表明了我们思考问题的一个方向。而作品有可能不是完全匹配,但没有关系,通过这种表态,能够把问题尖锐化。下一次再做的时候,能够把问题逐渐递进。而不是这个展览做完了,就完了。所以这个大楼是一个引擎,它不停的在转,始终处于一个进行时的状态。大家就是不停的在做,犯错、改错,或者也不去改这个错,让这个错去激发一个东西出来,然后再去面对它。这样它处于一个动态,可能更有意思。这跟一个展览有主题的那种方式不太一样,展览呈现完,就是一个固定的东西了。我们不希望它保持静止状态。

5,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管是大型艺术节还是以前的常规展览,没有像今天“桃浦大楼”这样是在一个滚动的思想中间、不确定的思想中间去做整个活动。

问:但是更开放会不会导致模糊?

1模糊才有可能性。清晰是个什么概念?清晰是它有一个很明确的对象做比对,现在我们把这个标准抽掉了,那肯定是模糊的。因为以前是有标准的,这样是好展览,那样是好作品,所以它很清晰。那个标准还存在,但是我们现在对那个标准怀疑了。

2模糊到一定时候中也会清晰的,所以还是可以自信的.

问:艺术家为什么要来做“桃浦大楼”这样一个东西?

1在上海当代艺术的历史里,始终有一个线索就是艺术家自治。这种工作方法是上海艺术家一直在延续的方法,现在还保持着,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活力,这是上海这个模式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这些艺术家在上海做了很多重要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不是孤立的。你每次在一个活动之后往前看的时候,会觉得这些人都是一路摸着石头过来的。也许桃浦大楼做完了,明年我们又会做什么呢?或者说作为一个集体性的策展、集体性的探索,又会做什么呢?这些都是建立在前面的经验上。

问:这种形式会不会导致就是:只要我参加进去就可以了,只要我加入这个形式就可以了,其他可以不考虑?

参与是有不同层面的,你仅仅是一个组织上的参与,你参加了这个活动,那是不够的。而更深度的参与是,我们共同对这个东西有一个批判,然后有个推进,这是更深层次的参与。

问:陆兴华作为一个哲学老师,带给艺术家什么启发?

当代艺术其实很缺少像陆兴华这样这样有胆色的,敢想敢说,作为一个艺术圈外的人士敢闯进来,敢犯错。艺术家之间的状况是:其实你看到了问题的症结,但是你不说,或者是绕着说。所以陆兴华这样一个人,从我们内部产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问:桃浦大楼这个项目,能给当代艺术带来什么?

1“桃浦大楼”的影响在后面会很明显,它对每个人的影响,包括对这个地区,甚至对很多艺术家们多多少少会有影响。因为它是个事情,人家已经这样去做了,你可以不认同它,但是它已经是个事实,也会成为一个历史,它不是那么没有用的,它是很有用的。

2“桃浦大楼”究竟有什么意义?很简单,今天很多的艺术就是:我做完作品,然后进入商业系统。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桃浦大楼”可能是商业系统和艺术家工作室之间的另外一个系统。它没那么明确的为什么、必要性,它可能就是你做完了,拿出来,集体主义也好、互相取暖也好、互相学习也好,有这么一个东西在那。

3希望明年后年大家把这个事情再继续做,为什么呢?不是说我们现在对这个系统很自信,而是现在当代文化系统没有这种东西,全是画廊、拍卖,所以必须冲上去。这一阶段的工作就是这样的。

4所以可能“桃浦大楼”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大家重新去想想什么是当代艺术,根源问题;第二,组织方式更加丰富了,我们这也是一种组织方式。

问:“桃浦大楼”既然面目很模糊,但是你们又有一个项目组,别人进来,你们用什么标准去审核呢?

首先是对人的判断,他一直在进行工作和我们有没有共鸣?这是一个标准。第二,看项目本身有没有意思。第三是有意去尝试一些我们没有接触过的艺术家,会有什么效果我们也不知道。
[沙发:1楼] guest 2011-07-04 12:50:57
有意义的活动,支持
[板凳:2楼] 何迟 2011-07-04 15:35:58
以标语和口号的方式还能说出什么来?越动听越要警惕。而肉麻之余的感叹是,自命不凡的知识精英的举动,居然和唱红歌现象惊人的同步了。可见数代人被此种方式格式化的程度,真到了无上甚深微妙的境地。
[地板:3楼] 何迟 2011-07-04 15:58:58
一个从开始就不具备自我质疑自我觉察状态的方式,顶多只是意识形态的,决不是艺术的。顶多是教师的,或者是学生气的,绝不是禅师的。
[4楼] guest 2011-07-04 15:59:28
理论和实践什么时候能结合真的不知道,所以边做边嘈嘈还是有用的
[5楼] guest 2011-07-04 16:29:19

[quote]引用第3楼何迟于2011-7-4 15:58:59发表的:
一个从开始就不具备自我质疑自我觉察状态的方式,顶多只是意识形态的,决不是艺术的。顶多是教师的,或者是学生气的,绝不是禅师的。...[/quote]

禅师,脑残,惨死

[6楼] 何迟 2011-07-04 19:55:50
举个例子:
“脑残是脑残者的口头禅,惨死是惨死者的歇后语。”
——这是个从一开始就具备自我质疑自我觉察状态的说话方式,所以可能还不是艺术的,但决不是意识形态的。可能还不是禅师的,但绝不是教师的,绝不是学生气的,因为这句话没有苦口婆心的教导对象或者自以为是的表现对象,没有为人着想的同情心,也没有企图伤人的侵略性。

[quote]引用第5楼guest于2011-7-4 16:29:20发表的:








[7楼] guest 2011-07-04 21:22:37
没有必要找一样的方向,自己玩的开心,玩的有彩头,什么都ok了,又不是最后升级成不败的神仙,何必要人心服口服.
[8楼] guest 2011-07-04 21:24:45
口号还不是艺术,只是态度,但我们还指望口号能是什么呢
[9楼] guest 2011-07-04 22:16:04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无数政治手段对人民的改造从整体上影响了所有人。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一种主权归属于国家的集体心理领地。在共产党统治下,每个个体的心理状态都从属于官方意识形态,即被国有化了。正如社会主义政权垮台使大片经济领域对私人占有敞开大门一样,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崩塌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集体情感帝国,供后人瓜分利用,以便生产出个人主义、资本主义的灵魂。对今天的艺术家来说,这意味着一个绝佳的机会,因为当他们进入这片集体经验领地时,能够立刻得到公众的理解。但其中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因为这种艺术上的私有化被证明是不完整的,背后依赖的仍然是一种共同性。
[10楼] guest 2011-07-04 22:43:40
9楼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不是太有道理了呢?因为这仍然是在“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惯性角度看到的。这个角度本身最有问题。
[11楼] guest 2011-07-04 23:06:27
10楼的同学,在下发现实在是有时候"艺术"是能够让我们瞬间没有道理可讲的.你认为呢
[12楼] guest 2011-07-04 23:27:06
11楼的同学,你讲的大概是某种高级体验吧,在下愚钝只能乱猜,不敢说有过什么体验,弄不好我只有羡慕嫉妒恨了
[13楼] guest 2011-07-05 01:47:00
12楼给11楼做了个稻草人,这个稻草人叫“高级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