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威尼斯中国馆隐喻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艰难处境
发起人:爽歪歪  回复数:1   浏览数:2238   最后更新:2011/05/23 17:04:53 by guest
[楼主] 爽歪歪 2011-05-23 11:35:5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俞可


批评家俞可

关于威尼斯中国馆的报告
——威尼斯的中国馆只是隐喻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中的艰难处境


呈文化部领导,各位专家: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关于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划方案候选。不过思考良久,仍然受困于中国馆的具体展出空间,其中更多的是让我想起,中国艺术在欧美强势文化中的弱势处境。因为作为威尼斯主题馆的末端:中国馆,是由一个油库和所谓的处女花园构成,它没有条件让中国艺术形成哪怕是最基本的空间布局,也无法让中国策展人或艺术家实现自己的文化想象。而这个空间,恐怕也是其它国家无法接受的展览场地。它的存在,仍然让我们想到一个缠绕着中国近当代文化历史中,挥之不去的单词:弱势处境。由此,迁移场馆或新建中国馆迫在眉睫,它远比展览方案更重要。因为它暗示着中国艺术在国际交流平台的尊严。 具体地看威尼斯中国馆 “油库”,在今天的视觉呈现中,根本就让策展人和艺术家无所作为,尤其对擅长于架上绘画、或者说架上绘画在当代艺术中占绝对比例的中国而言,就更没有提供任何表现的可能,就是影像、装置也没有什么空间可以施展。庞大错落的油罐和机器,不但让展览受限、让空间局促、让观众不安,同时锈蚀的颜色和无法使用的灯光,更割裂了艺术应该激发的遐想和对应。即便利用外光,也只能是某个局部的挖空心思,寻找可能。但还是无法让策展人实施其展览理念,而狭长的过道更使作品难以与公众互动、形成有效的观看距离。我想:即便是请世界最好的空间规划专家,也恐难以让艺术品跟这个废弃的油库构成相应成辉的关系,难怪它在成为中国馆之前一直废弃于此。

至于“处女花园”这个好听而无实用价值的公共空间,其本身就是一小块无人问津的绿地,它的存在更多是让走累的观众在此小憩。而多数参观者根本就不能在这里停留。况且,由于井盖的存在、户外气候影响等诸多限制。很难让中国文化在这里形成有交互的传播途径。更致命的是:从上届开始,主办国意大利调整至毗邻中国馆。以后,极大的场地和投入悬殊,就让中国馆显得更为寒碜。 回顾1993年中国艺术第一次走进威尼斯双年展这个世界艺术的重大格局历史时,仍使我们的组织者和艺术家心怀太多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恐是我们当代艺术集体的难言之隐,其中也是因为空间无法承受中国艺术家激昂的表达而让我们有点伤心落泪,以至于当时组织中国艺术家前往威尼斯的奥利瓦,十几年后再次来到上海代表意大利官方活动策划人时,93年所有与他产生关系的人均未到场,就足见一斑。为此事我还问过奥利瓦先生,是什么原因让他显得如此孤独时,他只是答非所问的搪塞了事。由此看来,第一次威尼斯双年展之行,所形成了隐喻,如梦魇一般的缠绕在中国艺术走向国际大展的行进道路上。

今天,我们终于从临时性的中国馆到固定的中国馆,开启了我们自己的国家空间,但作为国家形象的交流平台,由于这恶劣的场馆条件,从来没有让其它国家感受到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值得骄傲的本质。

有资料显示,从2003年因“非典”影响未能成形的威尼斯国家馆之旅共有3届,其中虽有好的评述,但与一个文化大国的艺术形象仍相去甚远,中国馆没能通过威尼斯双年展的亮相,彰显出一个大国文化已经具备的实力。其根本原因既不是中国策展人的水平,也不是艺术家当下的创作命题,问题就是所有威尼斯国家馆中最差的空间条件。使我不能理解的是,相对于中国的台湾馆、香港馆则优于主战场。中国的台湾馆位居最中心的圣马可广场,更有其突出的地理优势和宣传效应。香港馆在主题馆大门的对面,空间虽小,但也是观众的必经之地。由此看来,我们对文化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与我们竞争的大国有着太大的观念差距。

文化艺术在欧美国家的主流价值观里,占据相当的位置,文化艺术的强势也造就了欧美等国人的尊严。由于中国馆的简陋,无疑在全球化时代大大影响了中国人的对外文化形象,也导致了欧美以及其它国家对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判断与误读。事实是,我们不太看重的双年展,在欧美及其它国家则标志着一个民族对创造力和先进文化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良好素质的生活方式。所以以国家群落的威尼斯双年展,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及国民的关注。只有在一个好的、或者说较好的展示空间里,才会使两年一度中国国家馆真正意义上形成国家文化形象的空间。否则我们的双年展之旅努力肯定是徒劳而无益的。事实是只要去看过威尼斯双年展的华人(包括在威尼斯居住的华人),大家说起国家馆心里只是隐隐作痛。

而今天的事实是改变中国馆现有条件,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我们对双年展的模式及意义的隐形作用缺乏相应的研究。从上个世纪末到21世纪,艺术越来越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以及其它领域,而国与国之间的势力张显,更多的是通过这样的隐形博弈。纵向的看,60年代美国为了争取文化强势而进行的国家介入、90年代英国为了赢得欧洲文化大国地位而调整的国家文化策略……都对这两个大国在文化及相关产业中,得到了太多的好处。直至影响到中国今天的文化价值观,应该说,它应该让我们感到警惕。

我认为,只要涉及国际性的重大活动,政府应组织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推广规划,来造就中国文化艺术的全局推广,尽管就目前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在文化推广上虽有一些动作,但仍然由于机制的原因,对文化策略研究不足,不能使中国在世界文化宣传上争得相应的空间。其实,今天国与国之间实力的较量,不仅仅是经济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在文化扩张上努力,避免长久以来我们依靠外来文化的事实。尤其在全球相互竞争的文化舞台上,个人的力量和松散的民间组织无法承载起文化传播需求的今天,效仿英国、美国政府的文化扩张模式,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

所以,要真正要参加艺术的奥林匹亚威尼斯双年展,当务之急,就必须完善其组织结构和找寻新的场地,或买地建馆来解决中国馆长期的困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国家形象,也能为中国人新的文化体验提供施展的舞台,至于说到当前所谓不应存在的艰难处境,我想说的是:文化部门可整合相关外事部门,并联系当地侨领和友人一起想办法(在威尼斯的华人郑锡金就愿充当这样的角色)。尽快地与威尼斯当地官员及华人建立关系,一起来完成在艺术领域中的唯一国家馆工程。另外,国家馆,顾名思义就是国家也应拨出专项经费来铸造这一国家形象的工程。

此外,如果真的政府缺乏文化艺术资金,经历过2006年至今的中国艺术奇迹,中国艺术各个方面的融资能力已具相当规模,而中国艺术家及与艺术相关的人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不管是其个人报效祖国也好、还是国家对此实行税收减免政策也好,民间资金的筹集也肯定会有效地解决中国的建馆和迁移,只是需要有一个合法的机构来完善这一工作(前几年的金融危机,韩国也有类似的典范)。我想就目前而言,只要文化部介入,一切指日可待。

望文化部领导以及各位专家重视!

俞 可
2011年1月1日
[沙发:1楼] guest 2011-05-23 17:04:53
文化部的“专家”和“领导”是谁???都没名字吗?对这虚拟的人说话真有意思。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