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及批评家高度评价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方案
发起人:shirley_88  回复数:5   浏览数:2495   最后更新:2011/04/28 23:32:18 by guest
[楼主] shirley_88 2011-04-28 13:47:42
来源:艺术时间

摘要: 威尼斯双年展方案好极了!想法高妙,艺术家的选择也很好。将感觉、美和尤其是情感感受结合起来,这在当今艺术界中是非常重大的事情。这个方案与当代北美和法国对“感受理论”的兴趣非常接近:各种感官,它们之间的联 ...



詹姆斯•埃尔金斯(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E.C. Chadbourne讲席教授):

威尼斯双年展方案好极了!想法高妙,艺术家的选择也很好。将感觉、美和尤其是情感感受结合起来,这在当今艺术界中是非常重大的事情。这个方案与当代北美和法国对“感受理论”的兴趣非常接近:各种感官,它们之间的联合,它们产生的情感和心绪。

大卫•鲁宾(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当代艺术Charlotte C. Weber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三百年”美方专家代表):

彭锋,你做了一个对中国馆迷人的说明,而且对威尼斯特别合适,我相信威尼斯是西方香水生产的原发地之一。作为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也是欧洲从中国进口香草、香料和药物的首要通道,你所选择的主题,美与味,构思十分巧妙。每个入选的艺术家提出的想法都十分迷人。尤其吸引我的是“浮云”和“空香”两个装置,虽然“融雪”也同样引人注目。所有作品加在一起进行展示,以一系列富有刺激的相互交换的方式,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视觉与非视觉、感觉与观念的存在形式混合起来。我相信作为一个整体,作品将给每一个参观中国馆的观众提供一种光彩夺目的、甚至振奋人心的审美经验。

理查德•维恩(《美国艺术》杂志资深编辑):

彭锋最近被任命为即将举行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他提出了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策划案,有意要给国际观众介绍难以捉摸的“中国性”概念。他的“弥漫中国味”的展览,将展出五位艺术家的装置作品,每件作品散发的气味都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相关联。

从一方面来看,他的威尼斯方案提供了一个很强的文化回响,让我们想起五行(木火土金水),这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常被用到。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策略也很好地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中国馆位于军械库最后一个黑暗的工业空间,里面有一排排生锈的曾经用来储油的大桶,有时候也被称作油库,它还残留较弱但诡怪的石油气味,有时候还混合威尼斯夏天水沟里发出的腐臭气味。

对于这些令人难堪的条件,彭锋的方案从视觉和嗅觉上给出了机敏的回应。在草地上,蔡志松将安置外面用棉花包好的充满氦气的气球“云”,它们能发出风铃的声音和茶的芳香。在油库里面,唯一的女性参与者梁远苇将悬挂许多软管,从中滴出白酒,然后让酒进入循环系统反复使用。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将用巨大的水墨残荷连成一道走廊,他的论文《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的英文译文以一种类似雪花落下的方式被投射在墙上,并暂时在荷花上聚积,然后融化。走廊将保持凉爽的气温,并充满荷花香气。杨茂源将创作许多陶罐,其中一些可以免费赠送给观众。原弓用一套功率强大的加湿器,每两小时一次,循环制造充满香味的气雾。
[沙发:1楼] guest 2011-04-28 15:50:44
给了人家多少银子和车马费
[板凳:2楼] guest 2011-04-28 20:23:05
美国的吕澎来拉
[地板:3楼] guest 2011-04-28 20:30:29

这几个人,前两个是美国的彭峰,搞搞纸上谈兵的美学,从来未做过策展人,美国艺术杂志那人就是一个混混,恭喜你们又获傻逼洋人肯定了
[4楼] guest 2011-04-28 22:12:39
为了迎合“气味”,全他妈的图解。你们最好每个人在里面大一泡屎,把场馆变成厕所,才能更好体现“气味”。
[5楼] guest 2011-04-28 23:32:18
此人文章晦涩,这种晦涩不在于看问题的透彻而在于表达不太清晰,文法句式比较自我生造,缺乏基本的表达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