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哈德·莱特纳(Bernhard Leitner)个展近日开幕
发起人:shirley_88  回复数:0   浏览数:1540   最后更新:2011/04/28 13:09:57 by shirley_88
[楼主] shirley_88 2011-04-28 13:09:57
作者:陈颖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用膝盖可以比用小腿听得更清楚。”这句起初看起来荒诞可笑的话出自艺术家伯恩哈德·莱特纳(Bernhard Leitner)之口,它可以用莱特纳至今仍充满热情而又小心谨慎地追寻的一种嗜好来解释:对介于声音、空间以及身体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自从20世纪60年代晚期起,莱特纳就开始在建筑、雕塑以及音乐之间的领域进行创作,他将声音构想为一种能够形成空间的构造性物质和建筑元素。声音以不同的速度穿过一个空间,它们上升或下降,反复交互引起共鸣,在建筑的构造的静态限定中不断改变着空间的实体。这种特质空间在视觉上无法固定,也不能从外部加以调查,但这种能够听见的空间却能被人感受到整个实体。莱特纳所说的“有形的”声音并不仅仅是靠耳朵来感知的,还依靠人的整个身体,而身体每个部分所听到的东西也各不相同。莱特纳可以说是“声音装置”这种艺术形式的先驱,他将声音引入到装置空间中,使其能够通过声音显露出来。

莱特纳的个展“EARSPACEBODYSOUND”近日在Georg Kargl艺术中心开幕。展出作品从许多方面表现了一些十分独特并且富有挑战性的东西。莱特纳的作品几乎不受艺术市场的影响,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宇宙”和自己的思维空间,近几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


此次展览重点在于表现莱特纳探索声音、空间和身体之间的相互关联这个复杂的过程。展出作品包括一些早期的声音雕塑,例如“Tonanzug(Sound Suit,1975)”、“Tonliege(Sound Chair,1974/1983)” 以及“Tragraum(Portable Space,1976)”。它们都遵循了“发散性身体的现代原则”,达到了声音明显影响了整个植物神经系统的程度。莱特纳也因此站在了激浪派和偶生艺术的国际先锋派运动中,通过在艺术环境中融入人体而拓展了艺术的概念。参观者也变成了艺术进程中的个体代表,一种无法与艺术品分离的元素。诸如“Sound Suit”和“Portable Space”这样的作品允许这些个体的运动,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带着声音装置四处走动,与周围空间的位置及距离同时也能够通过反射和反馈积极地影响个人的空间体验。“Pulsierende Stille(Pulsating Silence,2004)”、“Vertikaler Raum(Vertical Space,1975)”以及“Klangspiegelgang(Sound Mirror Path,2011)” 这样的装置作品则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固定地点。














































返回页首